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苦粉孢牛肝菌可与黄山松形成外生菌根。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观察,分析了被苦粉孢牛肝菌菌丝作用前后的黄山岩石,研究了苦粉孢牛肝菌菌丝及其发酵液对黄山岩石的风化作用。结果表明,黄山岩石表面有明显的菌丝作用痕迹,如菌丝隧道及松散的岩石结构。含岩石的发酵液中多糖含量显著高于不含岩石的发酵液,多糖含量最高为对照组的1.44倍;含岩石与不含岩石的发酵液中有机酸(乳酸、乙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电子能谱扫描表明:苦粉孢牛肝菌菌丝发酵液作用黄山岩石后,岩石表面的Al、Si、K、Fe原子百分比分别从8.2、16.62、3.49、7.43降至0.38、1.75、0.1、0.03;接种苦粉孢牛肝菌活菌的发酵液中各离子含量也显著高于接种苦粉孢牛肝菌灭活菌种的发酵液(对照组),Fe3+、K+、Siws、Ca2+、Al3+、Pws浓度最高分别是对照组的39.95、8.37、15.97、12.53、13.71、10倍。结果揭示苦粉孢牛肝菌菌丝及其发酵液可...  相似文献   
2.
3.
陕南埃迪卡拉纪晚期的高家山生物群中部分化石以黄铁矿化三维立体保存软躯体管状化石为主要特征。对野外识别出的具有不同风化程度的3类粉砂岩进行了详细的手标本特征对比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对比研究。锥管虫(Conotubus)的化石成岩学特征表明黄铁矿最先沉淀,随后方解石充填于黄铁矿留下的空隙或空腔中。这些化石所经历的第一期风化作用相对较弱,保留了大量的原始化石成岩学信息;第二期风化作用则可能形成于一个氧化条件较强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4.
黑曲霉-矿物聚集体的形成及其分泌的多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婕  连宾  郁建平  胡星 《微生物学报》2011,51(6):756-763
【目的】为深入理解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对含钾矿粉的风化作用,研究在旋转发酵方式下形成的黑曲霉-矿物聚集体及其多糖,并分析它们在含钾矿粉风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组合培养基,研究黑曲霉-矿物聚集体的形成和形貌;联合紫外-可见分光光谱(UV-Vi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GC)、电子扫描显微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等分析手段研究黑曲霉-矿物聚集体形成前后微环境中多糖的变化以及这种改变对风化产生的意义。【结果】黑曲霉菌丝与矿粉在多糖等代谢产物帮助下,通过相互缠绕、吸附、粘合等作用形成黑曲霉-矿物聚集体,聚集体形成前后多糖浓度和多糖结构均发生显著改变。【结论】含钾矿粉诱导黑曲霉多糖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并且浓度增大,这种改变可促进多糖对矿物颗粒的吸附,有助于螯合金属离子和吸附水分子,从而为真菌有效利用矿物营养提供有利的微环境。  相似文献   
5.
张双权  张乐 《人类学学报》2007,26(4):379-388
考古动物群是由古代生物群经过死亡群、埋藏群、化石群的逐次"过滤"而形成的一个"采集群"[1]。在这一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历史过程中,不同来源、不同规模、不同作用方式的多种埋藏学因素都在其中打上了自己的深刻"烙印",并在各自的层面上改变了考古动物群的最终面貌,从而导致了化石记录与原始生物群之间的客观偏移。因此,在对考古遗址发掘出土的大量动物化石进行合理解释之前,有必要了解和研究那些可能影响考古动物群最终组成的埋藏学过程或动因。本文以东亚地区的几项埋藏学研究为例,重点阐释了一些可能导致考古动物群偏移的埋藏学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