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茎泽兰是我国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为探讨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在其入侵中的作用,在高、低海拔的两个样地内,测定了来自云南南部640~2450 m海拔范围的6个种源的紫茎泽兰种群的株高、冠宽、分枝数和高温半致死温度(HSLT).结果表明,在高海拔样地,各种群紫茎泽兰株高、冠宽、分枝数和HSLT(2130 m的哀牢山种群除外)均显著低于在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各种群的株高、冠宽和分枝数的可塑性指数(0.881~0.975)均较大,而HSLT的可塑性(0.052~0.200)较小.无论在高还是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的株高、冠宽和分枝数在种群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而HSLT在种群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现出明显的遗传分化,但其在种群间的差异仍小于其在样地间的差异.在高海拔样地,紫茎泽兰各种群的分枝数与种源海拔呈显著正相关;在低海拔样地,紫茎泽兰的HSLT与种源海拔呈显著负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局域适应特征.表型可塑性和局域适应均与紫茎泽兰的入侵有关,但前者的作用可能更大.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人工气候箱条件下,研究了紫茎泽兰不同入侵程度下的土壤及其提取物对旱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入侵地土壤及土壤提取物对旱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紫茎泽兰入侵程度越重,土壤的抑制作用越明显;抑制作用强度大小依次为重度入侵地土>中度入侵地土>轻度入侵地土>当地植物土,紫茎泽兰入侵地的土壤提取物也呈现类似的规律。推测紫茎泽兰产生的化感物质随着入侵程度加深,而在土壤中逐步积累,对本地植物生长产生了不利作用。  相似文献   
3.
小花假泽兰精油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C-MS技术分析了小花假泽兰全株精油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并初步测定了精油的抑菌效果.从小花假泽兰全株精油中共鉴定出49种成分,占色谱峰总面积的57.28%,主要成分为22,23-二羟基豆甾烷醇(7.34%)、氧化丁子香烯(3.34%)、罗汉柏烯(2.92%)、cubenol(2.81%)等.生长速率法测定表明,小花假泽兰精油对番茄灰霉病菌、小麦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较强,在1 000 mg/L剂量下抑制率均在90%以上;果实针刺法测试表明,该精油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明显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但治疗效果低于保护效果,在2 000mg/L剂量下,后者达70.79%,前者仅51.79%.  相似文献   
4.
云南假泽兰属植物及薇甘菊的危害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十分巨大,已经成为国家生态安全的严重隐患。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入侵植物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在我国的生态危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至今我国所有关于薇甘菊的文献中,均末提及该种在云南的分布。作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相关标本,确认云南分布有两种假泽兰属植物,即假泽兰(Mikania cordata (Burm.f.)B.L.Robinson)和薇甘菊(M.micrantha),并介绍了薇甘菊在云南西南部德宏州的危害现状。根据薇甘菊的生物学习性,作者预测薇甘菊将进一步在德宏州扩散,还可能入侵到与德宏州气候相似的其他地区,有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对此问题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6.
利用丛生芽和愈伤组织微繁技术培养紫茎泽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慧  强胜  崔瑾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7):1458-1462
通过丛生芽直接增殖和愈伤组织再分化两条途径建立紫茎泽兰的无性系,可为进一步研究紫茎泽兰入侵的分子生态机制提供植物材料。结果表明:MS+BA2.0mg·L-1+NAA0.05mg·L-1为丛生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MS+BA0.1mg·L-1+NAA0.1mg·L-1和MS+BA2.0mg·L-1+NAA0.2mg·L-1分别适于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而1/2MS+IAA0.1mg·L-1对生根最有利。  相似文献   
7.
外来生物入侵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而且,它们对地球的影响已经构成全球变化的重要成分,其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生物进化以及景观影响深远,给环境和人类经济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已成为世界性灾难。20世纪80年代以来,入侵植物对我国农林牧业等领域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多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外来植物紫茎泽兰18个种群的茎叶形态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石蜡切片法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了紫茎泽兰18个种群的茎叶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各种群间茎和叶的形态结构均表现出一定的变化,其中茎的维管束束数、叶表皮的部分特征变化较明显。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叶表皮的特征分析后,发现种群间的气孔器密度、气孔器指数、气孔器长度、气孔器宽度、上下表皮细胞数目均随地理条件的变化而表现出明显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气孔器密度、气孔器指数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但紫茎泽兰各种群间的叶表皮细胞形状无明显变化,均为无规则型,垂周壁式样均为浅波状深波状;气孔器类型均为无规则型。  相似文献   
9.
紫茎泽兰的化学成分初报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紫茎泽兰(Eupalorium adenophorum Spreng)原产中美墨西哥,现在滇南一带广泛分布,对林、牧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其化学成分研究未见报道。 从紫茎泽兰的叶和花序中,分到九个单体,经详细的光谱解析和与标准品对照,其中五个成分的化学结构分别为:正三十二烷n-dotriacontane(1),β-谷甾醇β-sitosterol(2),豆甾醇stigmasterol(3),蒲公英醇棕榈酸酯taraxasteryl palmitate(4),蒲公英醇乙酸酯taraxastcryl acetate(5)。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葛藤天敌紫茎甲Sagrafemorata Lichtenstein的空间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结果表明:(1)紫茎甲幼虫在水平呈聚集分布,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且具聚集度对密度的依赖性,幼虫田间理论抽样公式N=(3.3401/M+0.5147)/D2;(2)紫茎甲幼虫垂直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和核心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