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雾岭保护区穿山甲冬季生境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12月至2001年2月,对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穿山甲冬季栖息地的选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林型选择的先后次序为针阔混交林、灌木丛、常绿阔叶林、针叶林;最偏爱针阔混交林,最不喜爱针叶林.多选择陡坡(30~ 60°);干扰源距离较远(>1 000 m),干扰程度小;林下草灌层盖度高(81% ~ 100%),隐蔽程度好; 阳坡或半阴半阳坡;中低海拔(760 ~ 1 500 m);中下坡位;水源距离较近(<500 m);乔木郁闭度适中(31% ~ 70%)的生境.较少选择上坡位,林下草灌层中低(0 ~ 50%),乔木郁闭度偏高(71%~ 100%)或偏低(0~ 30%),阴坡的生境.对洞口设置的要求是多朝南,而且要求隐蔽条件好,多数为全隐蔽或半隐蔽;最不喜爱将洞口设置在裸露、隐蔽程度差的生境,强力避免洞口向北.坡度、干扰源距离和林下草灌层盖度是影响穿山甲冬季栖息地选择的关键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穿山甲种群数量调查与资源蕴藏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 0 0年 1 2月至 2 0 0 1年 3月 ,利用“洞口记数法”对大雾岭自然保护区穿山甲华南亚种的种群密度与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 :保护区内穿山甲的种群数量为 65 2 7~1 5 6 5 9头 ,平均密度为 1 85~ 4 43ind /km2 ;不同栖息生境穿山甲的种群平均密度为 2 46~ 5 90ind /km2 ,密度大小依次为针阔混交林 >阔叶林 >灌木林 >针叶林。各栖息生境的洞口密度平均为 5 1 39± 1 8 31个 /km2 ,以针阔混交林的洞口密度最大 ,其次是阔叶林和灌木林 ,最小的是针叶林 ,且洞口密度大小存在极显著差异 (F =1 6 96>F0 0 1 ,3/30 =4 5 1>F0 0 1 ,3/36)。根据保护区内穿山甲的密度值 ,估计广东全省穿山甲的资源量为 1 42 73 0 9± 5 863 79头。  相似文献   
3.
在三十六行里,林业不是个热门行当,而从事林业摄影的我,更是苦行僧。二十年来,与山打交道,外出拍摄的对象是山,每天都得跋山涉水,仅武夷山就去了数次,久而久之,对大山森林就有了股说不出的情感。 对大山的依恋,很难以语言去表达,在有限的画面里不知溶入了多少的情感。有的,是常人难以理解的。我曾经为了一个画面更加完美,耐心等待云朵飘到最  相似文献   
4.
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为极度濒危物种,已报导该物种的怀孕期长度差异较大,需要更多的直接观察案例来确定其怀孕期长短。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穿山甲人工救护与繁育基地通过室内圈养方式驯养穿山甲,记录了14例马来穿山甲产仔情况:其中圈养前野外受孕、场内产仔9例;野外受孕、圈养死亡的母体1例;不确定受孕情况母兽产仔1例;圈养条件下交配怀孕并产仔3例,其中2例是母兽进场后第2次产仔。根据初步观察结果,估计马来穿山甲孕期为5~6个月。  相似文献   
5.
《生命世界》2008,(12):32-33
穿山甲 穿山甲又叫蚁鲮鲤、石鲮鱼,属哺乳纲穿山甲科。不同个体的成年穿山甲体重和身长差异很大,身长50~100厘米,体重22~37公斤。穿山甲最大的特点是几乎全身覆盖角质鳞片。  相似文献   
6.
亚洲穿山甲保护与贸易研讨会于2008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新加坡举行.与会者主要来自美国、英国、中国、中国香港和台湾以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共77人,中国大陆代表5人,其中研究人员1人(来自华南师范大学),政府组织2人(来自国家林业局),非政府组织2人(来自CI和Traffic中国项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羟色胺(5-HT)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和形态。方法应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结果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HT细胞在胃幽门部密度最高,食道、胃贲门部和胃体中未见分布。肠道5-HT细胞密度从十二指肠、空肠到回肠依次减少,至大肠又显著升高(P〈0.01)。5-HT细胞形态多样,主要有圆形、椭圆形和锥形,肠上皮中锥形5-HT细胞通过顶部较长的胞突通向肠腔,基部较宽的胞体与固有层相接触。结论中国穿山甲消化道5-HT细胞的分布和形态同其它动物有相似之处,也有其自身特点。中国穿山甲消化道中5-HT细胞的分布与其食性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8.
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的丘陵山地。由于穿山甲被视为滋补和药用珍品,又无有效的保护措施,遭到乱捕滥猎;加上山地林木被砍伐,使穿山甲的衍生地不断减少,目前各地区穿山甲资源都面临绝境。因此,研究穿山甲的繁衍已十分必要和迫切。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过人工养殖的研究(顾文仪,1983;梁庭敏,1996),但迄今均没有完全成功的先例,其中关键的因素是穿山甲的人工食物难以解决。配制的人工混合饲料,往往造成穿山甲拒食或不适应,患胃肠疾病死亡。因此,…  相似文献   
9.
中国是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历史分布区面积和野生种群数量最大的国家。中华穿山甲曾广泛见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 但20世纪中期以来, 由于其甲片被作为贵重的中药材原料, 加之地下野味市场的需求, 大量非法捕猎使得我国野生穿山甲经历了剧烈的分布区缩减和种群下降。目前, 中华穿山甲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极危(CR)等级。中华穿山甲分布范围广、种群密度低、活动隐秘、调查难度大, 摸清其野外分布现状是当前穿山甲研究与保护中的首要任务。为此, 本研究通过检索2010-2020年间全国范围内中华穿山甲的发现记录, 统计中华穿山甲的目击数量、空间分布以及后续状态, 制作物种分布地图, 并与历史分布情况进行对比, 以评估其野生种群的分布现状与分布区变化。2010-2020年共在11个省级行政区收集到中华穿山甲确认记录142条, 主要集中于大陆华东地区及台湾岛, 台湾、浙江、广东三省记录位点数占全部位点数的67.6%; 相较其历史分布区, 西南、华南地区近年来野外确认较为匮乏。近10年来我国的中华穿山甲记录呈逐渐增多趋势, 86%被发现的实体穿山甲得到救助、放归或未被干扰。本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中华穿山甲在我国, 尤其是华东及台湾地区, 仍具有一定数量的野生种群分布, 且近年来民众对于穿山甲的认知和保护意识有了较大提高。 然而, 现有调查和资料仍不足以对该物种进行全面的现状评估, 亟需加强对我国野生穿山甲种群的调查、监测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穿山甲小传     
张万佛 《化石》2003,(2):23-24
穿山甲 ,掘洞住洞中 ,挖洞之深 ,可以穿山 ,故名。明代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称穿山甲为“鲮鲤” ,原因是它形态像鲤 ,表面有鳞片 ,所以就叫鲮鲤 ,今以鲮鲤为它的学名。分类学上 ,它属于哺乳纲 ,鳞甲目 ,穿山甲科。穿山甲在全世界共有 7种 ,三种分布在亚洲 ,4种分布在非洲 ;我国产有二种 ,一种比较常见 ,叫“中国穿山甲” ,另一种是印度穿山甲穿山甲分布在大沙漠以南至南部、亚洲及其附近岛屿 ,包括印度、斯里兰卡、中国南方及台湾和海南省、马来半岛、苏门答拉、爪哇、巴厘、加里曼丹、巴拉望等地。它们栖息在森林中的浓密灌木丛或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