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5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369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8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虽有上百年的研究历史,但至今木质纤维素原料的低成本、大规模生物转化仍没有实现。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纤维素生物转化涉及多个学科,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往往从单一学科或单一技术的角度来研究,缺乏与原料相适应的集成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2.
3.
4.
《生物磁学》2014,(2):I0001-I0002
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徐富强课题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直观地揭示了酒精作为能源物质直接参与大脑的代谢过程。部分解释了酒精成瘾机制。相关论文日前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相似文献   
5.
Three hypotheses have attempted to explain the phenomenon of contagious yawning.It has been hypothesized that it is a fixed action pattern for which the releasi...  相似文献   
6.
造林气候调节效应及其影响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麟 《生态学报》2021,41(2):469-478
造林及人工林生长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CO2),其"幼龄效应"使得全球中、高纬度新造林的CO2吸收超过天然林,被认为是减缓全球变暖、控制升温2℃目标的一个关键战略,亦是生态保护修复和林业可持续发展并举的一个重要措施。我国人工林保有面积居全球首位,占林地面积的36%,近几十年造林为全球变绿的贡献超过10%。造林改变地表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物理过程从而影响温度、降水、成云、风等,在不同气候带、不同区域呈现差异性气候调节效应,取决于温室气体、辐射能量、水汽收支之间的平衡结果。分析了国际、国内在应对气候变化活动中对于造林的急迫需求,综述了造林气候调节效应的研究进展,以及产生这种效应的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物理机理,总结了当前研究中亟待深入探索的内容,并展望了未来造林仍需深入开展系统地生物地球化学和生物物理机理研究,推动可持续地人工林管理、恢复具有完整结构的森林、促进多重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  相似文献   
7.
slmok 《生命世界》2008,(7):84-89
一个周六,我和对门家的小孩儿冬冬到附近的生态公园游玩,在那里,我们一起见证了厚野华丽蜾蠃盖育婴室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为例,说明如何利用过程图的构建、分析和修改来组织教学活动,展示了用过程图而教的思路和理念。  相似文献   
9.
1.研究报告摘要: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不用单列标题书写)。目的(Purpose):主要说明作者写此文章的目的,或说明本文主要要解决的问题;方法(Methods):重点说明作者的主要工作过程及使用的方法。应用性文章如需要,可注明条件、使用的主要设备和仪器。  相似文献   
10.
著: 《生物信息学》2019,26(8):8-19
由于人类体验自然的渴望日益增长,在政治和实践层面,在城市中提供接触自然的机会显得越来越必要。关于“城市荒野”的思想和规划旨在提供一种特殊的自然体验。鉴于不同荒野思想之间存在冲突,风景园林师必须设法了解已有的荒野认知及其含义。通过 3 个荒野类别—“未知荒野”“特定荒野”和“过程荒野”,探讨发展千年的荒野理念,并提出“殖民化”(colonisations)概念作为理解荒野理念发展的一个关键。自然过程伴随着动植物对空间的殖民,而人类进入和占有空间的殖民过程则包含生理、心理和精神 3 个层面的内容。空间命名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精神和象征意味的殖民化形式。例如,人类在城市中发现野生植被,称其为“野性自然”或“城市荒野”。然而,如今大多数(尤其官方)的荒野定义中均排除了人类干扰:一旦被殖民,真正的荒野就不复存在。科学研究对自然过程的殖民化已取得很多成果,但对于人类有关自然和荒野的认知和态度了解并不多。对于风景园林师来说,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如何“基于自然进行设计和建造”,对创造令人满意的景观也非常重要。探讨与“城市荒野”有关的论述、规划和设计观点及思想。 由于人类体验自然的渴望日益增长,在政治和实践层面,在城市中提供接触自然的机会显得越来越必要。关于“城市荒野”的思想和规划旨在提供一种特殊的自然体验。鉴于不同荒野思想之间存在冲突,风景园林师必须设法了解已有的荒野认知及其含义。通过 3 个荒野类别—“未知荒野”“特定荒野”和“过程荒野”,探讨发展千年的荒野理念,并提出“殖民化”(colonisations)概念作为理解荒野理念发展的一个关键。自然过程伴随着动植物对空间的殖民,而人类进入和占有空间的殖民过程则包含生理、心理和精神 3 个层面的内容。空间命名是一种特殊的、具有精神和象征意味的殖民化形式。例如,人类在城市中发现野生植被,称其为“野性自然”或“城市荒野”。然而,如今大多数(尤其官方)的荒野定义中均排除了人类干扰:一旦被殖民,真正的荒野就不复存在。科学研究对自然过程的殖民化已取得很多成果,但对于人类有关自然和荒野的认知和态度了解并不多。对于风景园林师来说,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如何“基于自然进行设计和建造”,对创造令人满意的景观也非常重要。探讨与“城市荒野”有关的论述、规划和设计观点及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