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3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研究甘薯的胚胎发育及果实的形成。授粉后10—30分钟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2小时花粉管抵达珠孔,5—12小时左右完成双受精。授粉后12小时胚乳核开始第一次有丝分裂;15小时合子开始第一次有丝分裂,18小时形成顶细胞和基细胞;尔后分化成原胚,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成熟胚。在适宜温度下21天左右胚胎发育完成。果为蒴果,其内含有1—4粒种子。授粉后3—4天子房开始膨大形成果实,21—30天蒴果与种子成熟。  相似文献   
3.
荔枝蝽象卵寄生蜂——平腹小蜂体外培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邢嘉琪  李丽英 《昆虫学报》1990,33(2):166-173
本文报道用人造寄主卵繁殖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成功的结果.筛选出最佳卵壳材料为32—36μm的聚丙烯膜,培养基为柞蚕蛹血淋巴44.4%、10%麦乳精33.3%、鸡蛋黄11.1%、尼氏盐11.1%.体外连代培养平腹小蜂的结果表明,除蛹化率(72—83%)外,各代间在寄生率(40—44%)、孵化率(94—96%)、羽化率(91—96%)、展翅率(97—99%)方面无明显的差别,且人造卵育出的各代蜂在身体大小、寿命及繁殖力方面均与柞蚕卵育出蜂基本相似或优于柞蚕卵育出蜂.筛选出的人工培养基的氨基酸种类与蓖麻蚕卵和柞蚕卵相同,但量上差异比较明显.本文还报道了平腹小蜂在人造寄主卵上的产卵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无菌条件下,用快生型大豆根瘤菌ZA1、ZA1:接种栽培大豆,从根系现瘤初期,中期,直至成熟期,发现由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形成的根瘤含菌组织中,菌体形态分化不明显,随着瘤龄增长到一定时期,菌体的直径由0.5μm增至0.9μm,繁殖率亦随瘤龄的增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5.
6.
Provvidenti,R.(1980)和Green,S.K.(1985)先后用同一套鉴别寄主谱,研究了美国和我国台湾省的TuMV株系分化情况。本文用Green的方法,对由十省(市)7,982份病样中筛选出的19个TuMV主流分离物,在同一条件下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属于C_1株系的有黑_3分离物;属于C_4株系的有京_2、京_3、冀_2、宁_1(南京)、粤_1和川_1共6个分离物;属于C_5株系的有黑_1、辽_1、京_1、冀_1、沪_1、鲁_1、鲁_2共7个分离物。未检出C_2和C_3株系。黑_2、沪_2、宁_2和秦_1(陕西)共4个性状相近的分离物和冀_3分离物尚不能按Green的标准归类,暂分别定为C_(3-2)和C_6株系。此外,对Green氏方法应用于我国十字花科蔬菜TuMV株系分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记述寄螨亚科(Parasitinae)三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吉林省地方病第一防治研究所。文内测量单位为微米,括号内为测量平均值。  相似文献   
8.
简代华 《昆虫知识》1994,31(3):138-140
稻棘缘蝽CletuspunctigerDallas分布范围很广,局部危害水稻较重。原来在安徽省广德县危害水稻的蝽类主要是稻褐蝽,但近年来,稻棘缘蝽危害早稻趋势加重,甚至超过稻褐蝽,两种蝽象复合危害损失达到10%~15%,最高达20%。目前,关于稻棘缘蝽的研究报道不多,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研奖。1988、1989、1991年,笔者就稻棘缘蝽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室外纱罩饲养纱罩规格有2×2×2m3和30×30×50cm3两种,前者用来观察活动规律、危害特点、越冬、世代发生期、产卵选择和取食选择;后者用于观察雌虫…  相似文献   
9.
丁德葆  叶金廷 《昆虫知识》1994,31(4):210-212
通过空间分布型指数分析,甘薯象对薯块、著株危害空间分布型为随机分布或均匀分布;同时确定了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10.
甘薯苗期离体叶片对水分胁迫的适应能力(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苗期离体叶片在水分胁迫下的膜脂过氧化水平与抗旱能力呈明显的负相关。6个品种对水分胁迫适应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渝薯20、南薯88、宁180、徐薯18、农大红、南丰。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各品种中游离脯氨酸均有不同程度的积累。积累量与品种适应水分胁迫能力的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