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75篇
  国内免费   46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植物生态学报》2017,41(2):231
Stipa tianschanica var. klemenzii steppe is the most typical formation of desert steppe in China. Based on the primary plots data obtained from fieldwork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s from 2010 to 2016 as well as some earlier records, we studied the Stipa tianschanica var. klemenzii steppe across China systematically, including the ec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 tianschanica var. klemenzii steppe distributed mainly on the Ulan Qab Plateau and western Xilin Gol Plateau. Due to the arid biotope of S. tianschanica var. klemenzii steppe,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ssemblage including height, coverage, biomass and species richness were normally lower than that of most Stipa formations in Eurasian steppe region. Moreover, 165 seed plants belonging to 85 genera and 29 families were recorded in the 80 study sites, in which rare species (occurrence frequency <20%) made up 87% of the total plants while common species and constant species could only be found occasionally. Species with 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exceeding 50% included S. tianschanica var. klemenzii, Convolvulus ammannii, Cleistogenes songorica, Allium tenuissimum. In addition, Hemicryptophyte and therophyte were the two dominant life forms, covering 55% and 20% of the species, respectively. As for the ecological type of water, typical xerophytes accounted for 47% of all species which is followed by super-xerophytes and meso-xerophytes. Middle Asian areal-type and east Palaeo-North areal-type were the two major floristic elements, containing 37% and 26% of the species, respectively. Based on the life forms and dominances of the species within the community, S. tianschanica var. klemenzii steppe in China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6 association groups, 29 associations.  相似文献   
2.
沙漠是指沙质荒漠,有时也广义地包括沙地。在中国“雄鸡”状版图的颈背处,是我国广袤的西北干旱区。在那里至西向东串珠状地横亘着温带沙漠和草原沙地。沙漠日照强烈,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里泥土稀薄,基质疏松,土壤贫瘠!沙漠里多大风,风运沙移,沙暴肆虐!沙漠历来被人类视为生存的艰难之处,甚至禁区!  相似文献   
3.
中国北方草原对气候干旱的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宏  李晓兵  李霞  王丹丹 《生态学报》2008,28(1):172-182
草原生长动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分条件.为了较好阐明草原生长与干旱气候关系,利用表征草原生长变化的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指数和表征干旱的SPI(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指数研究了荒漠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与干旱气候的线性关系,表明荒漠草原的生长动态受季节性干旱影响很大,短期、中长期和长期干旱对荒漠草原影响较小.典型草原对季节性干旱响应较强,而对短期、中长期和长期的干旱响应较弱.草甸草原对季节性和长期干旱响应较强.并且草原对降雨量的响应具有时滞效应,水分盈亏对草原的影响是累积效应.利用基于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和简单回归模型模拟了草原NDVI对SPI指数的响应关系,基于虚拟变量的回归模型显示出对草原NDVI与SPI关系的较优拟合度.表明了草原生长动态对干旱气候响应具有季节性效应.  相似文献   
4.
禁牧对锡林郭勒典型草原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研究禁牧对典型草原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对自由放牧和不同时间(1987、1997和2003年)禁牧的典型草原的物种组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禁牧并未使典型草原的主要物种组成发生明显的改变,但使物种的相对重要性发生了明显变化,优势种的优势更加明显;同时,禁牧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提高典型草原的物种多样性,但随着禁牧时间的延长,典型草原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都表现出一种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相同的禁牧或放牧条件下,水分条件较好的典型草原具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可见,合理的禁牧时间与优越的水分条件有利于典型草原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典型草原物种多样性下降可能是人为干扰与干旱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现状与恢复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状况,对于保障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该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在资料查阅、实地考察与访谈的基础上,阐述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生态环境的现状,分析了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重建对策。  相似文献   
6.
基于碳循环的化石能源及电力生态足迹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研究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进行分析后,将化石能源地定义被修订为"吸收化石能源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排放的森林和草原".然后,基于净生态系统生产量(NEP)--植被体内碳净累积量计算了全球森林及草原对温室气体的平均吸收能力.最后,结合能源热量转换和碳排放数据,重新计算了各种化石能源及电力的生态足迹.  相似文献   
7.
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景观格局时空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立成  吕世海  高吉喜  卢欣石 《生态学报》2008,28(10):4982-4991
基于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相结合的方法,解译并提取了1988年、1995年、2000年和2004年四期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的景观格局空间分布信息,并在Fragstats3.3软件中,分别从景观级别和类型级别出发,分析了该区景观格局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16年来,呼伦贝尔森林-草原交错区各景观类型转换频繁。其中,林地面积减少量最多,达7858.15km^2,主要转换为草地;未利用土地面积增加量最多,净增4087.25km^2,增加的面积主要来源于草地和林地。(2)景观格局整体波动较大,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指数逐年增大,优势度指数降低。(3)受人为干扰的影响,研究区内各主要景观类型均表现出景观斑块由大到小,由少到多,斑块形状复杂化程度增加的特点。(4)主要景观类型质心向东偏移,其中,林地景观的质心向东南方向偏移了50.22&#176;大约4.48km;草地景观整体向东北方向偏移了79.96&#176;大约29.93km。  相似文献   
8.
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基于LI6400-09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的土壤呼吸观测系统对内蒙古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草原2005年5月至9月的土壤呼吸作用的测定结果,研究了克氏针茅草原土壤呼吸速率的日、生长季动态及其控制因子.结果表明,在生长季节,克氏针茅草原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季动态均呈单峰型变化;日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10:00~13:00和凌晨4:00左右;生长季日均最大值(0.14mgCO2m-2s-1)出现在6月份,日均最小值(0.03mgCO2m-2s-1)出现在8月份.在日尺度上,随着生长期的变化,控制土壤呼吸作用的环境因子有所不同;在生长初期和末期土壤呼吸速率的限制因子主要为总辐射,而在生长中期,控制因子则为气温和土壤含水量.在整个生长季的尺度上,极显著影响土壤呼吸作用的环境因子则为土壤含水量(0~10cm、10~20cm、20~30cm)、总辐射和气温.约有72%的土壤呼吸作用生长季变异是由表层土壤含水量和总辐射共同决定的,其中0~10cm土壤含水量是影响克氏针茅草原土壤呼吸作用在生长季节变化的主导环境因子,可以单独解释土壤呼吸作用变异的51%.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产于新疆的驼绒藜(Krascheninnikovia ceratoides(L) Guedenst)2个新变种及昆仑山驼绒藜(K.compacta(Losinsk.)Grub.)1个新变种:叶城驼绒藜(K.compacta var.yechengensis A L Fu.f.nov.)。每一新分类群均有插图。荒漠驼绒藜(Krascheninnikovia ceraroides var. deserticola(Losinsk.)G.Yang comb.nova)主要生于平原荒漠或低山区,常在下部分枝,形成垫状灌丛,叶片狭窄,披针形、狭椭圆形、狭长圆形,两面均被细绒毛。因而两面同色;草原驼绒藜(K.ceratoides var. pratensis(Losinsk.)Z Li comb.nova)主要生在山地草原,分枝也多在上部,叶上面无毛,下面疏毛,因而两面不同色;叶城驼绒藜(K.compacta var. yechengensis A L Fu var.nov.)的叶片跟博乐驼绒藜(变型)很近似,但雌花苞片为淡绿色,分离部分远长于连合部分,而甚易区别,也仅见于叶城昆仑山。  相似文献   
10.
基于NDVI时间序列轨迹的草原露天矿区植被时空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铎  王藏姣  牟守国  赵华 《生态学杂志》2017,28(6):1808-1816
采矿作用下草原露天矿区植被时空动态特征尚不明确.以胜利露天矿区为例,选取MODIS和Landsat影像,利用ESTARFM构建2001—2015年植被生长期一致的年际Landsat时间序列,以时间分割算法拟合像元NDVI时间序列轨迹,结合轨迹形态特征提取早期扰动型、持续扰动型、扰动稳定型、扰动稳定恢复型和扰动恢复型5种植被动态类型及各类型的时间特征.结果表明:胜利矿区植被动态类型以扰动恢复型为主,占各类型像元总数的55.2%,扰动稳定型和持续下降型次之,分别为25.6%和11.0%,早期扰动型和扰动稳定恢复型较小,分别为3.5%和4.7%.扰动多发于2004—2009年,稳定期多始于2008年,空间上多分布于露天采场和排土场,恢复期多始于2008年和2010年,其空间范围较小且集中于矿井外围和排土场.扰动持续时长以1年为主,稳定期持续时长以7年为主,恢复期持续时长中稳定恢复型为2~5年,扰动恢复型为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