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笔者2012年3月15日在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沙坝村二组(30°03’417″N,100°45’117″E,海拔738m)发现并拍摄鸟类一只。经鉴定,确定为属于雀形目Passeriformes鹟科Muscicapidae的漠鵖Oenanthe deserti,为四川省鸟类新纪录。该鸟为一雄性个体,全身沙黄色,下体较淡,脸侧、喉、两翼及尾上覆羽黑色,喙、虹膜、跗蹠均为黑褐色。发现时,该鸟正在菜地活动,并观察  相似文献   
2.
ISAAA信息     
<正>古大麦病毒RNA序列揭示了十字军东征路径英国华威大学已成功完成从750年历史大麦颗粒提取的大麦条纹病毒(BSMV)的RNA序列绘制工作。这个大麦颗粒是在现代埃及尼罗河区域附近发现的。这个远古的RNA序列之前从未进行测序,原因是RNA较DNA降解速度更快。然而,在极端干燥环境下,例如Qasr Ibrim或Lower Nubia等大麦发现地,RNA得以完整保存。  相似文献   
3.
银杉(Cathaya argyrophylla)是我国特有的孑遗树种,极为珍贵的“活化石”,已被国家列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以往仅知在广西、重庆、贵州、湖南等地的个别深山中有银杉分布,但数量很少,仅存二、三千株。不久前,一则来自家乡广东省广宁县的消息令我大为震惊。当地林业部门查获了一株被不法分子盗挖贩运的银杉。第二天,笔者即同几名同事驱车前往事发地点考察。广东银杉的发现地——广宁县横山镇大潮山海拔560米,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上层乔木是荷树、红藜、黄牛木等,层间植物丰富,主要有山茶科、壳斗科、桑科等植物,林下到处是蕨类植物和各…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7月8日,笔者在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札达县(北纬31°42'33.5″,东经79°42'31.2″,海拔4251 m)进行野外考察期间,拍摄到一只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经鉴定为燕雀科Fringillidae的蒙古沙雀Rhodopechys mongolicus雄鸟。此鸟体羽以沙褐色为主,腹部色淡;眉纹、喉部和胁部沾粉红色;初级飞羽黑褐色染橙红色外缘,次级飞羽具大块白斑,覆羽黑褐色具橙红色斑;尾羽黑褐色具白色边缘;嘴短粗,上嘴较下嘴色深;脚肉粉色,爪灰黑色。发现地为荒漠草原生境,发现时此鸟正与角百灵  相似文献   
5.
我国热带地区是外来入侵物种发生与危害的重灾区,近年来外来有害昆虫入侵所引发的生物灾害及生态安全问题日趋严峻。在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福建省外来入侵昆虫的调查结果及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整理分析了中国热带地区外来入侵昆虫的种类构成、分布、原产地及首次发现地。据统计,2000-2014年我国热带地区的外来入侵昆虫种类共计23种,隶属于6目11科,数量最多的为半翅目(13种,56.52%),其中以粉蚧科和粉虱科居多;热带地区的外来入侵昆虫在不同地区之间的物种数量差异较大,其中海南省最多(19种,82.61%),其后依次为广东省(16种,69.57%)、云南省(14种,60.87%)、广西壮族自治区(12种,52.17%),而福建省最少(9种,占39.13%);在入侵我国热带地区的外来有害昆虫中,原产于亚洲、北美洲的种类最多均为6种,占26.09%,南美洲占21.74%,而从非洲、大洋洲、欧洲传入的分别占8.70%、4.35%、4.35%;外来入侵昆虫的首次发现地位于广东省的有9种,占39.13%,出现在海南省和云南省的各占30.43%、21.74%,出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为8.70%。阐明我国热带地区外来有害昆虫的种类特征及入侵现状,可为该地区外来入侵昆虫的监测与防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7月8日,笔者在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马头营镇捞鱼尖村(39°9'N,118°52'E)救助了1只短尾鹱(Puffinus tenuirostris),经过45 d的人工喂养,待其康复后于2013年8月22日在原发现地放飞。其身体呈纺锤形,喙黑色且尖端有钩,鼻孔开于角质管内,开孔向上且位于嘴峰基部,头顶黑色,喉部较头顶颜色略浅,颈短,上体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6月1日,我们在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黑石顶省级自然保护区(23°27'N,111°53'E)调查时发现2只白眉棕啄木鸟(Sasia ochracea)。发现地点生境是常绿阔叶林区(海拔约350 m),2只个体均栖立于钩藤属(Uncaria)植物上,其中1只为幼鸟,另一只雌性成鸟正在取食藤条上的蚁巢(见封4图a),并有饲喂幼鸟的行为,表明其可能在本地繁殖。同年10月初,再次在保护区内记录到1只。白眉棕啄木鸟体型较小,体长不到10 cm,上体橄榄绿色。眼后有一白色眉纹,一直延伸至颈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农林重要外来有害昆虫的入侵现状及地理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广东省是中国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入侵昆虫引发的生物灾害日趋严重。【方法】根据广东省各地区的野外调查结果及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汇总分析了广东省外来入侵昆虫的种类、原产地、入侵地、地理分布格局。【结果】据统计,在广东省造成一定程度危害的外来入侵昆虫种类共计30种,以蚧类最多,占30.00%;在广东省的外来入侵昆虫中,原产于亚洲的种类最多,为12种,占40.00%,其中东盟8种,北美洲、南美洲各占20.00%、16.67%,从非洲、欧洲和大洋洲传入的分别占10.00%、3.33%和3.33%;外来入侵昆虫的首次发现地位于广东省的有17种,占56.67%,且全部位于珠三角地区,海南省的占20.00%,云南省的占10.00%,出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京市、上海市的均为3.33%;广东省外来入侵昆虫的地理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珠三角地区外来入侵昆虫物种数量较多,粤西地区相对次之,粤北和粤东地区相对较少。【结论与意义】明确广东省外来有害昆虫的入侵现状及地理分布格局,可为广东省外来入侵昆虫的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