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8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6例早孕未产妇女和/或有剖宫产史妊娠妇女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800例,对照组86例.不采取镇痛麻醉的86例为对照组,试验组对人工流产病人施行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并静脉给阿托品,其余操作同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反应、手术时间、出血量与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病人无痛苦,舒适满意,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无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对照组69例(80.2%)诉疼痛难忍,11例(12.8)诉下腹痛但可以忍受,6例患者(7.0%)完全不痛.结论:丙泊酚具有高效,显效快速和安全的特点,静脉给丙泊酚可防止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丙泊酚对老年患者血浆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方法:50例腹腔镜手术病人,年龄58-69岁,ASAI-Ⅱ级,随机分P组和C组两组,每组25例.P组为丙泊酚组、C组为对照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气腹后10min、20min和30min,抽取静脉血测定ET和CGRP值.结果:麻醉前后两组患者ET和CGR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气腹后10min P组ET水平开始下降,30min时显著低于C组和气腹前,而C组气腹后ET水平显著增高(P<0.05).P组CGRP水平30min时较气腹前显著增高(P<0.05),而C组CGRP水平气腹后20min开始下降,30min时显著低于P组(P<0.05).结论:CO2气腹压可致机体ET水平升高,而丙泊酚能明显拮抗ET水平,提高CGRP水平,减轻老年患者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依托咪脂在老年患者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II级行颌面外科手术的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靶控输注丙泊酚组(P组,n=30)和靶控输注依托咪酯组(E组,n=30),记录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手术开始时、停药时的有创收缩压、有创舒张压、心率,并记录手术时间、拔管时间、麻醉维持时依托咪酯和丙泊酚的靶控输注浓度。结果:P组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手术开始时、停药时血压均低于麻醉诱导前,且低于E组各对应时间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气管插管前心率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和E组(P0.05);E组气管插管前、气管插管后5 min和手术开始时血压均低于麻醉诱导前(P0.05),但各时间点心率无显著变化(P0.05)。P组靶控浓度为(1.95±0.54)μg/m L~(4.48±0.61)μg/mL,E组靶控浓度为(0.20±0.05)μg/mL~(0.51±0.05)μg/mL。两组药物拔管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和躁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组低血压发生率显著高于E组(P0.05)。结论:在颌面外科手术中,靶控输注依托咪脂,能有效减少麻醉诱导和维持中低血压发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是一种比丙泊酚更为安全可靠的静脉麻醉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不同效应室浓度的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Narcotrend指数(NI)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全麻患者,年龄40-60岁,体重指数30 kg/m2,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n=15):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控浓度0.1 ng/m L(A组)、0.2 ng/m L(B组)、0.3 ng/m L(C组)、0.4 ng/m L(D组);各组舒芬太尼达效应室靶浓度5 min后给予丙泊酚1 mg/kg。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NI。所有患者在实验结束后,均调整至适宜的麻醉深度,给与阿曲库胺,进行气管插管。结果: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使各组的NI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着靶控浓度的增加,降低幅度增大;单纯靶控输注舒芬太尼时,其效应室浓度与NI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56。结论:舒芬太尼能降低NI,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与NI呈负相关。而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0.4 ng/m L复合丙泊酚后,NI反而呈短暂的上升,随后下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浅全麻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择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全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术毕符合拔管条件时拔除气管导管,试验组手术结束时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病人于浅麻醉状态,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达6~8ml/kg,呼吸频率大于12次/min,脱氧10minSpO2在95%以上,PetCO2在正常范围,停止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拔除气管导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拔管时、拔管后1min、3min、5min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组内比较,与T1时刻比较,试验组T2、T3、T4时刻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2、T3、T4时刻的MAP、HR高于T1时刻(P<0.05).组间比较,T1时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T4时刻的MAP、HR对照组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不良记忆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pO2<96%的发生例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浅全麻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无不良记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结肠癌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炎症反应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8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94,丙泊酚麻醉)和研究组(n=95,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血流动力学、炎症反应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记录两组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麻醉诱导10 min(T2)、术毕拔管后10 min(T3)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较T1时间点降低,T3时间点高于T2时间点(P0.05),研究组T2时间点HR、MAP较T1时间点降低(P0.05);研究组T2、T3时间点HR、MAP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研究组术后1h(T4)、术后1d(T5)时间点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研究组T4、T5时间点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免疫球蛋白G(Ig G)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手术中使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可有效改善围术期各项指标,维持机体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机体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丙泊酚在颅脑损伤手术中的效果及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手术患者90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4)。对照组使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不同时间血清CRP、PC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简易智能量表(MMSE)、视觉模拟(VAS)评分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血清CRP、PCT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术中,两组血清CRP、PCT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术中血清CRP、PC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HR、MAP、SBP及DBP水平无显著差异;术中,两组HR、MAP、SBP及DBP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术中HR、MAP、SBP及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两组HR、MAP、SBP及DBP水平均较术中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术后以上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MMSE、VAS评分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MMSE、VAS评分水平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MMSE评分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35%、11.3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可降低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术中血清CRP、PCT水平,稳定血流动力学,并发挥术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较深麻醉下拔管对脑瘫患儿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到2019年2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脑瘫患儿89例,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把患儿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0例。所有患儿都给予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与全身麻醉。观察组在麻醉维持中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进行较深麻醉下拔管,对照组吸入七氟烷进行较深麻醉下拔管,观察两组患儿术后躁动情况。结果:两组的麻醉时间、睁眼时间与拔管时间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2.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 % (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适应与语言行为评分都显著高于术前1 d (P<0.05),且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 Vs)、舒张末血流速度(End-diastolic blood flow velocity,Vd)都显著高于术前1 d (P<0.05),且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深麻醉下拔管在脑瘫患儿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应用能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且不影响麻醉效果,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大脑血流动力学状况。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考察了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观察组,n=68)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对照组,n=68)在我院136例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应用警觉/镇静观察评分(OAA/S)评价患者用药前(T0)、用药10 min后(T1)、用药20 min后(T2)、用药30 min后(T3)和清醒后(T4)的镇静效果,并比较了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T0、T1和T4时间点的OA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T2和T3时间点的OA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T0、T1和T4时间点的RR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在T2和T3时间点时的RR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T2时间点时的SpO2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SpO2在其他时间段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HR和MAP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76%(p=0.049)。本研究结论初步表明,与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相比,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瑞芬太尼在骨科手术中具有更好的镇静效果,可有效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关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行全凭静脉麻醉患者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丙泊酚用量及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拟于全麻下行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3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试验组(D组)给予DEX负荷剂量0.5μg·kg-1,注药时间15rain,继以0.3μg·kg-1·h-1持续输注至修补硬膜时;对照纽(N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以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为麻醉深度监测指标,根据BIS值调节丙泊酚血浆靶浓度维持麻醉。记录拔管期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并计算心肌氧耗指数(RPP);记录丙泊酚平均用量、用药前后BIS值、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及术中不良反应。结果:①D组给予负荷剂量后,BIS值由(95±3)降至(7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N组相比,D组丙泊酚用量减少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⑧拔管期间SBP、DBP和HR与入室时比较,D组无明显变化,N组HR显著升高(P〈0.05);D组拔管期间SBP、DBP、HR和RPP明显低于N组(P〈0.05);④两组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两组不良反应(心动过缓、高血压、低血压)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中持续静脉输注DEX可减少TCI丙泊酚用量,能使BIS值进一步降低,产生良好镇静效应;同时可有效减轻拔管期间循环变化,降低RPP,减少心肌耗氧量,提高拔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