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雀发声核团与部分听觉中枢内P物质的分布和性双态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物质在雌雄黄雀发声控制核团和听觉中枢内的分布,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SP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并作雌雄比较。结果如下:1.在发声学习中枢嗅叶X区有大量的SP阳性神经末梢和一些神经细胞。2.在发声控制核团前脑高级发声中枢(HVc)、古纹状体栎核、发声学习中枢新纹状体巨细胞核和丘脑背内侧核外侧部内有许多的SP免疫阳性细胞。3.在发声控制中枢中脑背内侧核和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部、听觉中枢丘脑卵圆核的壳区、中脑背外侧核壳区及中脑丘间核等有密集的SP免疫阳性神经末梢和纤维分布;雄性发声中枢内SP的分布比雌性丰富,两者有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SP的分布在雌雄发声中枢之间存在显著的性双态;SP广泛分布于黄雀发声控制核团和部分听觉中枢内,提示SP可能在发声控制及听觉中枢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2.
黄雀,黄喉Wu角状核和层状核的听觉通路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鸟类的角状核和层状核是延髓内司听觉及声源定位的重要感觉中枢,本文用HRP顺、逆行追踪方法,对鸣禽类黄誉与黄喉Wu的NA及NL的神经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发现NA接受听神经的传入并投射至脑桥外侧丘系核复合体及中脑背外测核的背部,NL接受巨细胞核的传入并以不同的行径投射至脑桥和中脑的不同部位,它们的行径是各自独立的,提示这两条通路在听觉及声源定位等方面是各自分工的。 相似文献
3.
家鸽、黄雀和黄喉鹀耳蜗核的定位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非鸣禽家鸽(Columba livia domesticus)和鸣禽黄雀(Carduelis spinus)、黄喉鹀(Emberiza, elegans)耳蜗内注射 HRP作顺行追踪表明,耳蜗纤维组成第八脑神经的听支( N Ⅷ)后,分别投射至延髓的角状核(NA)和巨细胞核(NM),由 NA及 NM两个亚核组成耳蜗核(nucleus cochlea),它是听觉的上行通路中的第一级中继站,延髓层状核并不接受耳蜗纤维的直接投射。家鸽与黄雀、黄喉鹀之间的NA、NM及NⅧ在形态和分布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家鸽,黄雀和黄喉wu耳蜗核的定位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非鸣禽鸽和鸣禽黄雀、黄喉wu耳蜗内注射HRP作顺行追踪表明,耳蜗纤维组成第八脑神经的听支(NⅧ)后,分别投射至延髓的角状核(NA)和巨细胞核(NM),由NA及NM两个亚核组成耳蜗核,它是听觉的上行通路中的第一级中继站,延髓层状核并不接受耳蜗纤维的直接投射。家鸽与黄雀、黄喉wu之间的NA、NM及NⅧ在形态和分布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黄雀中脑及丘脑听性核团的纤维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HRP顺、逆行追踪方法,研究黄雀中脑下丘中央核(ICc)及丘脑卵圆核(OV)的传入联系及OV向端脑的投射。将HRP微电泳入ICc,在延髓角状核、层状核及脑桥外侧丘系核复合体出现了密布的标记细胞,在OV及卵圆核的腹内侧部见到密集的标记终末,在对侧ICc有许多的标记细胞及终末。将HRP微电泳入OV,除在ICc有大量的标记细胞外,在端脑L听区等处见到密集的标记终末。结果表明,ICc接受角状核、层状核和外侧丘系核复合体的传入投射,由它发出的纤维投射到OV及卵圆核的腹内侧部,双侧ICc间有往返联系,从OV发出的纤维投射至端脑的L听区。L听区可能是听觉的高位中枢。 相似文献
6.
7.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P物质在雌雄黄雀发声控制核团和听觉中枢内的分布,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检测SP免疫阳性细胞和末梢的灰度值,并作雌雄比较。结果如下:1.在发声学习中枢嗅叶X区有大量的SP阳性神经末梢和一些神经细胞。2.在发声控制核团前脑高级发声中枢(HVc)、古纹状体栎核、发声学习中枢新纹状体巨细胞核和丘脑背内侧核外侧部内有许多的SP免疫阳性细胞。3.在发声控制中枢中脑背内侧核和延髓舌下神经核气管呜管部、听觉中枢丘脑卵圆核的壳区、中脑背外侧核壳区及中脑丘间核等有密集的SP免疫阳性神经末梢和纤维分布;雄性发声中枢内SP的分布比雌性丰富,两者有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SP的分布在雌雄发声中枢之间存在显著的性双态;SP广泛分布于黄雀发声控制核团和部分听觉中枢内,提示SP可能在发声控制及听觉中枢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9.
鸟类的角状核(NA)和层状核(NL)是延髓内司听觉及声源定位的重要感觉中枢。本文用HRP顺、逆行追踪方法,对鸣禽类黄雀(Carduelis spinus)与黄喉(Emberiza elegans)的NA及NL的神经通路进行了研究与比较。发现NA接受听神经的传入并投射至脑桥外侧匠系核复合体及中脑背外测核的背部;NL接受巨细胞核的传入并以不同的行径投射至脑桥和中脑的不同部位。它们的行径是各自独立的。提示这两条通路在听觉及声源定位等方面是各自分工的。 相似文献
10.
鹿蕊属地衣(又称驯鹿地衣)广布于北极以及低纬度高寒地带;在我国多见于北方林带以及高山苔原带。在大兴安岭林区本属地衣往往是一定林型的伴生成员,又为大兴安岭驯鹿群的理想天然牧场,还是地衣抗菌素的重要资源之一。本属地衣在国内外文献记载中我国约有8种以及若干种下单位,其中(Cla-dina portentosa)一种我们尚未见到。本文记载了9种,其中黄雀鹿蕊(Cladinaaberrans)与亚林鹿蕊(Cladina imshaugii)两种我国新记录。此外,对于前人已发表的错误鉴定进行了订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