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8篇
  免费   820篇
  国内免费   403篇
  4111篇
  2025年   34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92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20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202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50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28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48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73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85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弹性蛋白(Elastin-like polypeptide,ELP)是一种具有弹性功能且对温度敏感的人造蛋白质聚合物,主要由五肽重复序列单元Val-Pro-Gly-Xaa-Gly(VPGXG)n构成.ELP对温度敏感的可逆相变特征体现在低于相变温度(Transition temperature,Tt)时呈可溶状态,在...  相似文献   
2.
3.
木蝴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木蝴蝶Oroxylum indicum(L.)Vent.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以8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木蝴蝶成熟种子,提取物经柱层析和重结晶手段分离,最终得到10个化合物,根据波谱学手段和理化性质,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木蝴蝶苷B(1),木蝴蝶苷A(2),白杨黄素(3),白杨黄素-7-O-双葡萄糖苷(4),白杨黄素-7-O-β-吡喃半乳糖醛酸苷(5),芹菜素(6),羽扇豆醇(7),2α,3β-二羟基羽扇豆醇(8),豆甾醇(9),油酸(10),其中,化合物6~9为首次从木蝴蝶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本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情况和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类型。方法 收集2014年3月至12月耐亚胺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肠杆菌科细菌18株,进行Hodge试验确认。对于阳性试验菌株采用PCR法检测blaKPC、blaNDM-1、blaMH、blaGES、blaSME、blaNmcA和blaSHV-387种基因。 结果 18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经改良Hodge试验确认阳性11株, 占61.1%。经PCR检测显示11株均携带有blaKPC, 其中肺炎克雷伯菌6株, 大肠埃希菌3株, 阴沟肠杆菌2株。结论 本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是blaKPC型碳青霉烯酶。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2月22日,古生物学者在云南禄丰宣布,他们在川街大栗树地质公园保护区内,发现了中国西南首例侏罗纪早期鸟臀类恐龙足迹。这类足迹目前在全球仅发现数例,中国西南部过去尚无记录。这批足迹是在地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的,其前后足迹的形态与陕西神木的神木足迹非常相似,可能是同类足迹,这是中国西南首次发现侏罗纪早期鸟臀类恐龙足迹,弥补了骨骼发现的不足。足迹表明在侏罗纪早期,禄丰盆地除了常  相似文献   
6.
华东天目山脉、黄山山脉、大别山脉竹类植物较为丰富,分别有10属/75种(含种下等级)、8/49、7/30.通过对属、种的分布型分析,前二者竹类植物区系属于典型的华东区系,起源的时间不迟于早第三纪的始新世;而大别山脉虽仍属华东区系的范畴,因渗入了不少华中区系的成分,已具有某些经向过渡性特征,且起源的时间较晚.这3个山脉的竹类植物区系均具有显著的亚热带性质.天目山脉不仅是刚竹属Phyllostachys和短穗竹属Brachystachyum的分化变异中心,也极有可能就是它们的起源中心,但它们自此地起源后的散布方式有所不同,刚竹属在我国亚热带为四周放射状顺序渐进,扩散的范围颇广;短穗竹属存在东西南北4条散布路线,但向各方扩散的距离相差甚远.这些山脉与华东其他地区竹类植物区系联系密切,与华中竹类植物区系也有一定的联系,但与华南、西南等地竹类植物区系联系微弱.从地理位置和区系组成来看,黄山山脉的竹类植物区系来源于天目山脉,大别山脉的竹类植物区系又来源于黄山山脉,前者都是在后者扩展的基础上融合了其他区系的一些成分后发展而成,大别山脉又是北方秦岭以东广大丘陵平原地区竹类植物区系的发祥地.  相似文献   
7.
甘肃玉门下沟地区早白垩世下沟组介形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甘肃玉门下沟地区下沟组介形类化石十分丰富,该地区下沟组介形类化石共计9属4亚属,21种,本文描述了其中4新种,即Cypridea(Cyamocypris)xiagouensissp.nov.,Cypridea(Cypridea)subunicostatasp.nov.,Stenestroemiasubpeculiarissp.nov.和Stenestroemiaxiagouensissp.nov.。该介形类化石组合尤以Cypridea最为繁盛,通过分析介形类属种的形态特征和化石组合特征并结合岩性特征,推断下沟组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巴列姆期;并认为下沟组为水动力较弱的淡水-微咸水河湖相沉积。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分类中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聚类分析中的系统聚类法与模糊聚类法,对植物药材百合的18个样品进行了聚类.结果不仅两法所得的结论相一致,而且与传统分类的情况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B类1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1,SR-B1)是一种与清道夫受体CD36具有高度同源性的膜糖蛋白,其表达相对广泛且有着众多生物学作用.体内外多种因素可从转录或转录后水平对SR-B1表达进行调控: PPARα/γ激动剂、部分LXR激动剂、LH/HCG、雌激素等能上调SR-B1的表达;维生素E、INFα、脂多糖、IGF-1、胆酸、PXR激动剂及高糖水平等能下调SR-B1的表达;而血管紧张素Ⅱ则可对SR-B1的表达进行双向调节,且它们具体的调节机制复杂.SR-B1作为一种具有多配体结合特性的膜受体,不同配体与其结合后可介导细胞内不同信号事件及生物学效应,如介导HDL激活细胞内PI3K/Akt及MAPK信号途径, 增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磷酸化、促进内皮细胞迁移与内皮重构.此外,非HDL类配体如LDL激活p38MAPK途径、凋亡细胞、血清淀粉样蛋白A等激活胞内MAPK途径均可由SR-B1介导.本文对近年来B类1型清道夫受体表达调控机制及信号转导通路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likeproteinkinase,RLK)在高等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刺激的信号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报告了一个新的大豆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对其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初步分析。研究表明该基因序列编码的蛋白包含一个跨膜域、一个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胞内域和一个缺少N-末端信号肽的胞外域。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表明,该基因与一些拟南芥菜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这些激酶N-末端都缺少信号序列,属于植物胞质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cytoplasmickinase,RLCK)亚家族。因此命名该大豆基因为GmRLCK(GenBankAccessionNo.AY687390)。对GmRLCK激酶域中磷酸化可能性较高的位点进行了预测。RT-PCR的结果表明,GmRLCK在大豆子叶、根、花以及豆荚中都有较高的表达,而在胚根、茎和成熟叶片中的表达相对较弱。进化分析表明GmRLCK与一些衰老相关的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