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9 毫秒
1.
福建被子植物分布新记录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福建省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中,陆续发现了福建省被子植物地理新分布记录属及种多个,经整理鉴定,本文报道新分布记录属:八宝属(Hylotelephium)、假奓包叶属(Discocleidion);新分布记录种:浙江蜡梅(Chimonanthus zhejiangensis)、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紫花八宝(Hylotelephium mingjinianum)、冷饭藤(Kadsura oblongifolia)、假奓包叶(Discocleidion rufescens)。凭证标本暂存于福建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2.
自 1 987年《北京鸟类志》出版以来 ,陆续又有一些北京地区鸟类的新分布记录。 2 0 0 3~ 2 0 0 4年 ,我们在开展“北京地区生物多样性现状与可持续发展规划方案研究”项目研究时又发现了 4种北京地区尚未记述过的鸟类。现报道如下。1 .阔嘴鹬 (Limicolafalcinellus)2 0 0 3年 9月 1 8日约 1 5 :0 0时 ,在北京市延庆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记录到 1只亚成体水鸟。该鸟体型似滨鹬类 ,但喙基宽阔 ,喙长而尖端下弯 ;羽色似沙锥 ,具白色眉纹和黑色过眼纹。经照片鉴定 ,该鸟为阔嘴鹬的亚成体。阔嘴鹬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 ,越冬于地中海、红海、印度… 相似文献
3.
在2010年春季北京西郊迁徙猛禽调查中,我们记录到未见于历史文献(蔡其侃,1987;高武等,1991;赵欣如,1999;自然之友,2001)和已发表的北京鸟类新分布记录报道(张正旺等,2003;刘阳等,2005;朱雷等,2011)的2种猛禽: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和蛇雕(Spilornis cheela)。1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2010年4月4日上午,于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南端山顶处拍摄到一只低空飞过的中型鹰类(见封4:图1)。其脸颊青灰色,喉白而具明显的黑色喉中线,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2014年4月6日及2015年8月17日在湖南省永顺县小溪乡竹坪村和小溪村附近共获得2只雄性宽耳蝠标本。该蝠体型中等偏小,外耳廓呈方形,具有明显的横嵴,无耳突,耳屏呈尖三角形,双耳在额部相连,耳屏长近耳长的一半;背毛和腹毛黑棕色,毛尖偏白色,翼膜基部至股间膜的腹面毛色偏黄白色。脑颅骨略呈扁平状,听泡较小,齿式为2.1.2.3/3.1.2.3=34。综合外部形态、头骨特征、Cytb和ND1基因序列的比对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将其鉴定为亚洲宽耳蝠(Barbastella leucomelas),属湖南省翼手目动物分布新记录种,标本分别保存于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动物标本室(标本号:20140406053)和广东省生物资源应用研究所(标本号:151126)。 相似文献
10.
2017年5月分别在贵州省兴义市和安龙县用雾网采集到1只大体型雌性管鼻蝠和2只小体型雄性菊头蝠,经鉴定为毛翼管鼻蝠(Harpiocephalus harpia)和华南菊头蝠(Rhinolophus huananus),属贵州省翼手目新分布记录。所采集的毛翼管鼻蝠雌性个体可能为怀孕个体,故测量相关数据并鉴定后原地放归野外。华南菊头蝠标本保存于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毛翼管鼻蝠(1♀):鼻部呈短管状,全身被毛厚密而柔软,后足、翼膜和尾膜均被覆黄褐色绒毛;体重14.01 g,前臂长48.23 mm;回声定位声波为调频(FM)型,静止状态下声波峰频为(56.04±4.52)k Hz。华南菊头蝠(2♂):耳大,对耳屏相对较小;鼻叶之蹄状叶宽大,完全覆盖吻部;鞍状叶小,其高略超过其宽,近乎矩形;体毛烟褐色;2只样本体重分别为4.52 g、4.12 g,前臂长40.70 mm、40.00 mm;头骨狭长,颅全长16.35 mm、16.46 mm,颅宽8.11 mm、8.14 mm;回声定位声波属调频-恒频-调频(FM-CF-FM)型,静止状态下峰频分别为(68.48±0.08)k Hz、(67.18±0.06)k Hz。2种蝙蝠物种在贵州省为首次发现,扩大了其在国内的分布范围,丰富了生态资料,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