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虾须草属Sheareria (菊科Compositae)是我国特有的单型属.国内学者将其置于向日葵族Helianthereae米勒菊亚族MiUeriinae,而Robinson和Nesom则认为该属应归属于紫菀族Astereae.我们比较该属与向日葵族、紫菀族代表植物种类的微形态学、解剖学和细胞学特征.虾须草S. nana舌片近轴面细胞为线形,具横向条纹,细胞中央纵向隆起,与紫菀族代表种相同或相近,而与向日葵族的代表种中的细胞近圆形、表面具乳突存在显著区别.在舌状花子房壁横切面上维管柬(肋)间部分的结构上,5种向日葵族植物具有如下共同特征:子房壁含3-4层结构,即表皮、下皮层、小细胞区,有的还有薄壁细胞层;表皮与下皮层细胞大小和形态一致,排列整齐.虾须草与5种紫菀族植物的子房壁均只由表皮和薄壁组织组成.虾须草为二倍体,核型公式为2n=2x=18sm.虾须草与紫菀族的染色体基数均为x=9,而和向日葵族普遍存在的染色体基数x=10不同.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虾须草属应置于紫菀族,而不是向日葵族中.  相似文献   
2.
肥须亚麻蝇幼虫头咽骨形态学分析及其法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玲  刘彬  李泽民 《昆虫知识》2008,45(1):133-137,F0002
为了明确肥须亚麻蝇Parasarcophaga crassipalpis Macguart幼虫头咽骨形态学特征的变化规律,分别在16,20,24,28和32℃下饲养肥须亚麻蝇幼虫并定期取样,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变化,利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其口钩和咽骨的面积、平均光密度及骨化面积等形态参数。结果显示:在所测量口钩和咽骨的7项指标中,咽骨的平均光密度及骨化面积是最理想的幼虫日龄的判断指标,对尸体上死后间隔时间的推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口钩部的4项指标在龄期更叠时有明显变化,仅可进行龄期的鉴别。  相似文献   
3.
4.
中华须鳗嗅觉器官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10尾不同体长中华须鳗嗅觉器官的结构.结果表明:中华须鳗嗅囊呈楔型;嗅囊膜和嗅囊腹面的透明膜共同围成嗅囊腔;嗅囊长径与眼径的平均比值为2.2倍;每侧嗅囊嗅板数变化范围在30~44之间;嗅板远轴端有一纤毛和嗅孔密集的舌状游离突;嗅板上皮纤毛密集,纤毛细胞表现为3种类型:纤毛感觉细胞、纤毛非感觉细胞和微绒毛感觉细胞;纤毛非感觉细胞和微绒毛细胞也出现在嗅囊壁.嗅板上大量的纤毛表明,中华须鳗嗅囊的水动力机制应属嗅板纤毛搅动型(isosmates).除观察到嗅囊壁表面有两种类型的微嵴外,还首次在嗅板上观察到一种呈荸荠状的杆状细胞.  相似文献   
5.
其实每次草原蝗灾暴发,造成严重危害,都不是一种蝗虫引起的,而是几种模样迥异,习性不同的蝗虫共同泛滥为害的结果。在内蒙古草原可引起蝗灾的蝗虫包括有毛足棒角蝗、褐色雏蝗、宽须蚁蝗、皱膝蝗、白边痂蝗、小翅雏蝗、宽翅曲背蝗、红腹牧草蝗、条纹鸣蝗、异爪蝗、狭翅雏蝗等等。本文中的所有图片都是中国科学院康乐研究员所拍摄,这是他在草原上十多年研究期间积累下来的,是研究草原蝗虫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刊为首发。  相似文献   
6.
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隶属裂腹鱼亚科, 裂腹鱼属, 是西藏特有经济鱼类, 因过度捕捞, 其种群数量和分布面积下降, 在2009年中国红色名录评为“濒危”等级。研究通过研究巨须裂腹鱼早期发育特征, 旨在为该鱼的科学养护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 巨须裂腹鱼受精卵直径3.0—3.2 mm, 遇水开始具有微黏性, 随后脱黏, 经过准备卵裂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分化阶段、 孵化阶段, 在水温10℃的条件下, 经过460.67h孵化出来。初孵仔鱼体长9.9—1.1 mm, 心率48—50次/min, 鳃盖骨清晰可见, 下颌原基、尾鳍下骨原基可见。第2天鼻凹出现; 第3天肝胰脏原基出现; 第4天鳃耙、肩带原基出现; 第6天仔鱼上下颌开始张合; 第7天心血管分化结束, 仔鱼开始进入混合营养期; 第14天鳔一室和体侧色素带形成; 第26天肋骨原基出现; 第35天鳔二室出现, 卵黄囊耗尽; 第63天背鳍分化结束; 第83天臀鳍分化结束。巨须裂腹鱼胚胎具有独特的发育时序: 体节的出现先于胚孔封闭, 是对高原环境的一种适应和进化。  相似文献   
7.
西藏双须叶须鱼八种年龄鉴定材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耳石、星耳石、脊椎骨、鳃盖骨、臀鳞、胸鳞、侧线鳞和背鳞等8种年龄鉴定材料识别和鉴定西藏双须叶须鱼的年龄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 以确定适宜的年龄鉴定材料。结果显示: 臀鳞形态特化严重, 胸鳞、侧线鳞、背鳞的年轮特征不明显, 与微耳石比较的平均百分比误差(IAPE)分别为41.63%、51.26%、50.50%和51.26%, 其他4种年龄材料与微耳石比较的IAPE相差不大, 依次为: 星耳石(12.28%)、脊椎骨(15.67%)、鳃盖骨(17.81%); 低于23龄时, 微耳石鉴定的平均年龄与耳石和脊椎骨鉴定的平均年龄较为接近(P>0.05), 分别为14.39龄、13.13龄和13.20龄, 显著高于鳃盖骨和4种鳞片(P<0.05); 高于23龄时, 7种年龄鉴定材料都显著低于微耳石所鉴定的平均年龄(P<0.05)。用微耳石鉴定所得的最大年龄为49龄, 星耳石鉴定所得的最大年龄为35龄, 脊椎骨鉴定所得最大年龄为34龄, 鳃盖骨为34龄, 臀鳞为22龄, 胸鳞为19龄, 侧线鳞为16龄, 背鳞为17龄。微耳石年龄鉴定的年龄读数与体长呈极显著的对数函数关系(P<0.01)。综合分析认为, 微耳石最适宜作为双须叶须鱼的年龄鉴定材料。  相似文献   
8.
通过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 Regan)早期发育特征研究, 旨在为该鱼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技术支撑。结果显示: 双须叶须鱼卵径3.7—3.9 mm, 吸水后的卵径可达5.1—5.3 mm。在水温10℃左右的条件下, 经历336.02h孵化出膜。根据胚胎的外部形态特征可将胚胎发育分为准备卵裂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分化阶段、孵化阶段共7个阶段34个时期。初孵仔鱼全长12.4 mm, 第1天体色素出现, 胸鳍上翘, 鳃盖骨出现, 下颌原基出现; 第2天鳃弓原基出现; 第3天消化道出现, 肝胰脏原基出现; 第4天鳃耙出现, 体表色素细胞带出现; 第5天口凹形成, 鳃丝形成; 第6天胸鳍褶, 背鳍褶, 腹鳍褶出现; 第7天鼻凹出现, 星芒状色素团出现; 第9天鳔前原基出现; 第11天尾鳍鳍条开始出现, 胸鳍开始颤动; 第13天鳔1室出现, 半规管形成; 第17天背鳍分化出来; 第21天腹部鳍褶变大, 舌颌骨清晰可见; 第28天脾脏出现; 第33天出现腹鳍鳍条; 第34天鳞片出现; 第85天稚鱼的形态与成鱼无异。双须叶须鱼是已报道裂腹鱼类卵径最大, 较四大家鱼卵周隙小, 是对高原隆起所导致的高寒自然环境的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不同碳源对须糖多孢菌生长以及丁烯基多杀菌素生物合成的影响,通过寻找优势碳源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方,促进须糖多孢菌丁烯基多杀菌素的生物合成。试验共设11个处理,1个对照,通过单因素试验比较不同处理组菌体OD600值和丁烯基多杀菌素产量,筛选获得最优碳源及其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除可溶性淀粉和木糖外,须糖多孢菌在9种碳源中都能进行生长,对不同构型碳源显示较好的利用率。在以半乳糖、葡萄糖、果糖和甘露糖作为碳源时具有较好的生长速率,而以甘露糖为碳源时能显著促进丁烯基多杀菌素的合成。选择甘露糖最佳添加浓度为5 g/L,须糖多孢菌最高菌体浓度和丁烯基多杀菌素产量分别是初始配方条件的1. 32倍和1. 78倍,显著提高了丁烯基多杀菌素的产量。上述结果为培养基碳源对丁烯基多杀菌素生物合成影响机制的研究及丁烯基多杀菌素大规模工业化发酵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成虫下唇须感器的形态结构及感器神经元的投射。【方法】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下唇须结构和感器类型,利用神经回填技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下唇须感器神经元在脑部的投射。【结果】小菜蛾成虫下唇须共3节,其上存在Böhm氏鬃毛、钟形感器、鳞形感器、锥形感器、微毛形感器5种不同类型的感器和一个陷窝器结构。Böhm氏鬃毛短小尖细,钟形感器形如顶部凹陷的圆帽,两种感器均分布于下唇须第1节,且大小上均无雌雄二型差异;鳞形感器形同柳叶,锥形感器粗而直,均散生于下唇须的第2和3节,两种感器在大小上均存在雌雄二型差异,其中雌性的鳞形感器显著大于雄性的,根据其雌雄二型差异现象推测雌蛾的鳞形感器可能与感受寄主植物挥发物有关;下唇须第3节中上部具有一个圆形陷窝器结构,雄虫的陷窝器内径为5.68±0.33μm,雌虫的为6.03±0.23μm,雌雄间无显著性差异;凹坑内长有表面光滑的微毛形感器。小菜蛾下唇须感器神经元主要投射于脑部咽下神经节、每个触角叶的下唇须陷窝器神经纤维球和腹神经索3条通路。【结论】阐明了小菜蛾下唇须感器的类型、分布和形态特征及其感器神经元在脑部的投射形态,为深入了解小菜蛾下唇须感器的生理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