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本研究采用MTT法,研究南方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中的10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单体化合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合物1~10(10-9~10-5mol/L)处理MCF-7细胞48和72 h后,仅化合物4在10-7、10-6和10-5mol/L浓度对MCF-7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9.8%、46.4%、51.8%和43.6%、61.2%、63.2%,与紫杉醇抑制细胞增殖的活性相近,且在24~72 h范围内具有时间依赖性;化合物2仅在10-5mol/L具有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抑制率为44.4%和49.6%。因此,10种不同结构类型的单体化合物中,仅baccatin III类化合物2、4对MCF-7细胞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4作用最强,活性与紫杉醇相近。  相似文献   
2.
利用水提醇沉提取东北红豆杉多糖TP,经超滤得到超滤外液TP-1和内液TP-2。TP-2进行部分酸水解和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TP-2-1a。通过对理化性质、分子量、单糖组成和甲基化测定结果分析,确定其分子量分布在7.0 kDa左右,糖组成由Rha、Man、Gal、Glu、GalA和GlcA构成,摩尔比为:16.9∶1.0∶15.5∶1.3∶9.9∶2.5,中性糖以Gal的1→3、1→4连接为主,在1→3连接的O-6位上有分支;Rha以1→2连接为主,在O-4位上有分支;Man以1→4、1→6连接为主;Glu以1→3、1→4连接为主;非还原末端主要是Gal及少量的Man、Glu和Rha。酸性糖以1→4连接GalA为主,无分支。该多糖为首次从东北红豆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广西蕨类植物研究(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厚高  黎桦   《广西植物》1991,11(1):40-43
<正> 广西蕨类植物十分丰富,很早就引起了植物学家们的注意,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近年来,在前辈们奠定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对广西蕨类植物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后将系列报道我们的研究意见。本文记载三个新分类群。  相似文献   
4.
采用MTT法测定南方红豆杉和东北红豆杉中的15种紫杉宁(Taxinine)衍生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化合物1~15(10-9~10-5mol/L)处理MCF-7细胞48h和72 h后,化合物1(紫杉宁)、2、5、6和10在10-5mol/L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5,P<0.01),处理细胞72 h后抑制率分别为44%、30.1%、20.1%、13.3%和23.3%,且在24~72 h范围内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紫杉醇初分离工艺中的除杂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除杂率、脱色率和紫杉醇回收率为定量指标,比较了萃取、碱液洗涤、酸碱液沉淀和离子交换树脂四种方法的优劣。对除杂率的评价,电导法结合TIC法较重量法更为客观。上述四种方法的电导法除杂率分别为73.4%、91.6%、30.7%和86.8%;脱色率分别为56.7%、75.9%、16.5%和71.8%,紫杉醇回收率分别为100%、159%、73.1%和152%。四种方法中,碱液洗涤法除杂效果最佳,紫杉醇回收率最高,此外,还具有操作简便、溶剂用量低、成本低和适合规模生产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选择能够拟合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东北红豆杉生境内针阔混交林的直径结构分布模型,为该区林分经营管理提供参考。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龙荒沟林场15块东北红豆杉林分内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负指数函数和三参数Weibull分布函数2种直径分布模型拟合和χ^2检验,分析了15块样地的直径结构分布规律。15块样地的密度为400~981株·hm^-2,平均胸径变化范围为10.5~19.9 cm,各样地林分的直径分布的偏度均为正值,直径分布函数曲线均往左偏,除了9~11号样地的直径分布用三参数Weibull分布模型效果较好外,其他样地均适合用负指数模型拟合。两种模型均能有效描述直径结构分布规律,三参数Weibull分布模型用来拟合不规则直径分布时效果较好,而负指数分布模型拟合近似“反J”型曲线时效果好。该区东北红豆杉林分内针阔混交林直径结构分布不合理,应加强该林区经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以提取得率和色价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功率、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对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条件,并对提取的色素进行了稳定性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虎杖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30,超声温度25℃,超声功率50 W,超声时间20 min,其中料液比为显著影响因素;虎杖色素对热、光、蔗糖、NaCl、维生素C(Vc)等因素的影响较稳定,而pH、H2O2、柠檬酸对虎杖色素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主要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研究白藜芦醇对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组织的电生理效应。方法:选取体重250~300g豚鼠,应用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动作电位并观察给药前后动作电位的变化。观察指标:最大舒张电位(MDP)、动作电位幅值(APA)、0相最大除极速度(Vmax)、4相自动除极速度(VDD)、复极至90%时间(APD90)和自发放电频率(RPF)。结果:白藜芦醇可抑制豚鼠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的电活动,显著降低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的APA、Vmax、VDD、RPF(P0.01);而对MDP和APD50及APD90无明显作用(30、60μmol/L)。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左心室流出道自律细胞的电活动。  相似文献   
9.
This study aimed to improve the extraction rate of paclitaxel from Taxus cuspidata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most effective combination of ultrasonic extraction and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ultraviolet (TLC-UV) rapid separation method. The study was performed using the Box–Behnken test design to conduct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 using ultrasonic extraction of paclitaxel from Taxus cuspidata. The study showed ethanol to be the best extraction solvent. When mixed with dichloromethane (1:1), 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was 1:50 when using an ultrasonic time of 1 hr at a power of 200 W. The correction coefficient K for the separation and detection of paclitaxel using the TLC-UV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was 0.009152. Multifactor experiments determined the effect of the rate of liquid to material (X1), ultrasonic time (X2), and ultrasonic power (X3) on extraction using extraction volume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Response surface analysis allowed a regression equation to be obtained, with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extraction when the rate of liquid to material was 53.23 mL/g as an ultrasonic time of 1.11 hr and an ultrasonic power of 207.88 W. Using these parameters, the average amount of extracted paclitaxel was about 130.576 µg/g,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for other extrac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