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改良Knop's营养液液体培养基于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龙津蕨(Mesopteris tonkinensis)的孢子,每天光照12 h,黑暗12 h,光照强度为2 500 lx。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记录其孢子萌发、配子体发育的全过程,为龙津蕨系统学的研究提供配子体发育方面的详实资料。结果表明:成熟孢子深褐色,不透明,两侧对称,极面观椭圆形,赤道面观圆角三角形,具单裂缝,孢子周壁具密集的脊状褶皱。播种后15 d左右萌发,形成2~5个细胞长的丝状体。孢子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具单细胞假根,不含叶绿体,基部膨大。20 d左右发育成片状体,30 d左右形成幼原叶体,幼原叶体不对称,成熟原叶体心脏形对称,56 d左右形成成熟原叶体,原叶体发育类型为铁线蕨型(adiantum-type)。幼原叶体仅左右两翼顶端细胞产生乳突毛状体,成熟原叶体边缘及背腹面都具少量乳突毛状体,毛状体由单细胞构成。68 d左右精子器开始出现,精子器近圆球形,由基细胞、环细胞、盖细胞构成。75 d左右颈卵器出现,成熟颈卵器颈部由3层细胞构成。其侧面观柱状,顶面观为铜面状。颈卵器垂直于原叶体表或向原叶体基部倾斜。另外,根据已知的金星蕨科其他属的配子体发育特征,发现龙津蕨配子体发育的这些特征与他们存在较大的区别,因此龙津蕨系统学位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降纤酶(Dfd)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62例UAP患者随机分组A组(32例)给予口服阿斯匹林(300mg·d-1)和抗心绞痛药,B组(30例)在A组治疗基础上,另加Dfd(10U·d-1共3d)静脉点滴。结果A组和B组在住院10d内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性死亡、24h缺血总负荷、ΣST及纤维蛋白原分别为5.5±2.3与3.2±0.5(P<0.01)、9%与0(P<0.01)、6%与0(P<0.01),1868±846与735±282(P<0.5)、3.4±0.7与1.4±0.6(P<0.01)、3.9±0.6与1.0±0.4(P<0.01),B组无一例发生出血倾向。结论UAP患者急性期用Dfb治疗有效、安全便利。  相似文献   
3.
丁志贤 《蛇志》2004,16(2):32-3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蛇毒的研究及应用进展很快,80年代开始广泛用于血栓病防治且取得良好效果.随着对蛇毒研究拓展,蛇毒在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方面取得了诱人疗效.蛇毒的成分很复杂,含有多种蛋白质,十多种酶,非酶活性蛋白质或多肽素等,因此,蛇毒具有多种多样的毒理和药理效应[1,2].蛇毒除具有去纤、降粘、解聚、溶栓、扩张血管功能外,蛇毒中还含有丰富的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内源性可溶性蛋白家族,具有调节神经元的生长、存活、分化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及影响神经元的形态可塑性的功能[3].  相似文献   
4.
杨国良  王光常 《蛇志》2004,16(2):12-13
1999年至2003年,我院应用降纤酶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王家元  覃学武  黄万景 《蛇志》2001,13(2):13-13
降纤酶 ( Defibrase)用于急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如脑血栓、急性心肌梗死等 )的报道较多 ,但应用于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肺心病 )的报道较少。我院自 1 998年以来 ,对常规治疗无效的肺心病顽固性心力衰竭 32例患者 ,应用降纤酶治疗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中 ,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 2 8~ 81岁 ,平均 63岁。原发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病 2 4例 ,支气管哮喘 6例 ,支气管扩张症 2例。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肺瘀血和肺水肿症状 (呼吸困难、咳痰、紫绀、肺部湿性罗音等 ) ,并有体循环瘀血征 (少尿、颈静脉怒…  相似文献   
6.
罗恒  李杰  陈卫东 《蛇志》2001,13(3):22-23
我科自 1 998年初至 2 0 0 0年 1 0月在临床上按全国蛇毒酶临床应用研究协作组建议的降纤酶治疗方案 ,治疗内耳性眩晕症 2 6例 ,疗效肯定 ,现将临床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6例患者发病 2~ 1 2年 ,最少发作数 2次 ,最多发作数 1 5次 ,均为反复眩晕发作 ,感音性听力减退 ,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耳聋 ,曾行头颅 CT及颈椎正侧位片检查未见异常。全部病例均符合内耳眩晕症的诊断 [1] 。其中男 1 9例 ,年龄1 9~ 62岁 ,平均 36岁 ;女 7例 ,年龄 32~ 5 8岁 ,平均 44.6岁。1 .2 治疗方法 降纤酶 (广西医科大学生物制品研…  相似文献   
7.
降纤酶与尼莫地平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纤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探讨溶栓与一般离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治疗组静脉滴注降纤酶,对组一胸脉滴注尼莫地平。两组分别于用药前,治疗第1天、第7天、第14天测定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头颅CT。治疗14天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浆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对照组无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凝血酶原时间均延长,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5)。结论 降纤酶对血浆纤维蛋白原有明显降低作用,可起到直接溶解和预防血栓形成,是治疗和预防脑梗死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
罗恒 《蛇志》2001,13(4):25-26
1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45岁 ,个体户。反复出现头昏伴左上肢乏力 ,肢端麻木 2年 ,经中西医及中草药治疗无效。 1 999年 4月曾到某医院经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为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炎伴血栓形成。给予血塞通胶囊 ,每天 3次 ,每次 2粒 ;阿斯匹林2 5 mg,每天 1次顿服 ;强的松 1 0 mg,每天 3次 ,连服 3个月 ,症状未见好转。1 999年 7月 5日到我院就诊。检查 :血压 :左上肢 1 6 /1 0 .6 k Pa,右上肢1 7.6 /1 2 k Pa,左桡、尺动脉搏动消失。纤维蛋白原6 .2 0 g/L,PT1 2 .4s,ESR2 4 mm/h。治疗 :应用降纤酶 (广西医科大学生物制品研制…  相似文献   
9.
李敬霞  姬艳玲 《蛇志》2001,13(4):61-62
我院自 1 996年 6月至 2 0 0 1年 6月 ,采用降纤酶颈总动脉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 3 2例 ,现将治疗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0例均为首次发病 ,起病在1 2 h之内 ,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 ,且经头颅 CT排除出血 ,无大面积梗死出现的早期水肿 ,临床诊断为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 ,无溶栓禁忌证者。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 2例 ,对照组 2 8例。治疗组男 2 0例 ,女1 2例 ,年龄 41~ 70岁 ,平均年龄 5 4岁 ,与对照组的症状及体征比较无显著差异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5。1 .2 给…  相似文献   
10.
夏莉 《蛇志》2002,14(3):33-34
近年来 ,我院应用降纤酶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0例 ,均为发病后 2 4 h来诊者。诊断均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会议制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并有神经系统功能缺损的定位体征 ,全部病例经头颅 CT排除脑出血。无出血性疾病、溃疡病 ,无近期手术史。随机分为两个组。治疗组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50~ 75岁 ,平均 65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1 5例、冠心病 2例 ,糖尿病 2例。对照组 30例 ,男 1 8例 ,女 1 2例 ;年龄52~ 70岁 ,平均 63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 1 5例 ,冠心病 3例 ,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