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5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4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胆碱能神经对人餐后神经降压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比较了6名健康成人进食、餐前肌注阿托品以及单纯咀嚼食物后的血浆神经降压素样免疫活性物质(NTLI)水平的变化,以探讨胆碱能神经对神经降压素释放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NTLI和胰多肽(PP)的含量,以便同时比较两者释放的状态。6人的基础血浆NTLI和PP的水平平均分别为15.7±2.4和16.6±9 7pmol/L。进食后,血浆NTLI和PP水平均显著增高,并呈双相反应。第一个血浆NTLI高峰平均为60.7±13.2pmol/L,出现于餐后的20min。餐后90min,又出现另一个高峰,其平均水平为58.8±8.2pmol/L。在进食前肌注阿托品1mg,餐后的第一个血浆NTLI高峰消失,而第二个高峰仍存在。单纯咀嚼食物后,血浆PP水平明显增高,而对NTLI的释放无刺激作用。本文结果提示,餐后早期的神经降压素释放的调节是由非迷走胆碱能神经参与的,而后期的释放不受胆碱能神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维西香茶菜的二萜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西香茶菜Rabdosia weisiensis C. Y. Wu产云南西北部海拔2600米沟谷中,其化学成分的研究未见报道。从该植物叶的乙醚提取物中,分得两个二萜成分,一为已知成分trichorabdal A(2),一为新成分,命名为维西香茶菜甲素weisiensin A(1)。 维西香茶菜甲素weisiensin A(1),C_(26)H_(36)O_9,mp 298—300℃,其~(13)C NMR谱显示存在三个CH_3,三个CH_2,八个CH,三个四取代碳,三个Ac,二个烯碳和一个羰基  相似文献   
4.
兰萼丙素的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北京地区产兰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 (Burm. f.)Hara var.glaucocalyx(Maxim.)Hara]叶中分得三个对映-贝壳杉烯二萜化合物,其中二个为已知物兰萼甲素(2)和乙素(3),另一个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兰萼丙素,经光谱和化学方法证明,其结构为对映-7β,14α,15α-三羟基-16-贝壳杉烯-3-酮(1)。  相似文献   
5.
天名精倍半萜内酯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菊科天名精全草中分得天名精内酯酮,特勒内酯,11(13)-二氢特勒内酯和异埃瓦内酯。其中11(13)-二氢特勒内酯和异埃瓦内酯为新的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6.
用0.1ppm的1—异烟酰—4-(4′-氯代苯基)—氨基硫脲(以下用A代表)喷施3—4叶期的黄瓜(Cucumis sativus L.)幼苗,可以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并导致黄瓜增产。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经0.1ppm A处理后,黄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a+b)增加约50%,叶绿素a/b比值降低约30%,叶黄素含量增加近2倍,光合磷酸化活性增强。这些变化可能是黄瓜增产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7.
李新华 《昆虫知识》1992,29(5):287-289
意大利蝗和红胫戟纹蝗对蒿子、苔草、针茅、羊茅的积累食量(从孵化到性成熟)分别是:9.36g、8.17g、10.23g、8.43g和12.14g、10.14g、10.66g、8.49g(干重)。意大利蝗对蒿子和针茅的利用效率较高于红胫戟纹蝗,但红胫戟纹蝗对苔草和羊茅的利用率较高于意大利蝗。  相似文献   
8.
叶穗香茶菜的二萜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云南省中甸县产叶穗香茶菜[Rabdosia phyllostachys(Diels)Hara]叶中分得1个新二萜化合物,命名为叶穗香茶菜乙素(phyllostachysin B),经各项波谱数据确定,叶穗香茶菜乙素为6β,11β,14β—三羟基-15α-乙酰氧基-对映-贝壳杉-16-烯-20 醛-7-酮。另一个为已知化合物叶穗香茶菜甲素(phyllostachysin A)。  相似文献   
9.
棕色固氮菌在正常培养过程中所产生的含肽物质,有络合特征峰出现。含肽物质与钼(V)络合的EPR信号g值为1.94。与钼酸盐的络合稳定常数K为2.5×10~9。棕色固氮菌变种UW1(Av1~-,Av2~-),UW38(Av1~-,Av2~ )和UW91(Av1~ ,Av2~-)都能产生类似的含肽物质。培养基中钼的存在是含肽物质产生和分泌所必需的,含肽物质排出的量与培养基中钼的水准呈正相关。不能积累钼的变种UW71在高钼培养基中只能限量地分泌含肽物质。氨培养条件下仍能产生和分泌含肽物质。这种含肽物质与该菌粗提液中的某种成分(除固氮酶组分外)具同源性,它既能从菌体中分泌出来,又能进入菌体,在菌体和培养液之间往返运行,可能在该菌钼酸盐运输中起载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日本武田药品公司发现了新抗生索Lactivicin(L),它与已知抗生素的结构不同,由新型母核构成。这一成果是1986年11月25—27日在京都召开的武田科学财团生物科学讨论会上发表的。迄今,抗生素开发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对青霉素或头孢菌素等已知骨架的化合物进行修饰,达到增强抗菌活性或扩大抗菌谱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