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71篇
  免费   341篇
  国内免费   3559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227篇
  2022年   251篇
  2021年   296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317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261篇
  2016年   296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548篇
  2013年   401篇
  2012年   581篇
  2011年   661篇
  2010年   594篇
  2009年   590篇
  2008年   937篇
  2007年   569篇
  2006年   489篇
  2005年   593篇
  2004年   691篇
  2003年   551篇
  2002年   523篇
  2001年   480篇
  2000年   333篇
  1999年   302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22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63年   2篇
  195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赵华  邵广达  高文鑫  顾彪 《植物学报》2020,55(2):182-191
基因瞬时表达是植物中研究目标基因功能的常用手段。在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 相比原生质体和农杆菌介导的基因异源表达技术, 利用粒子轰击进行基因瞬时表达一直鲜有报道。其主要原因是拟南芥叶型相对较小、基因枪操作相对烦琐以及基因表达效率差异较大。该研究通过优化双管基因枪系统, 在营养生长旺盛的拟南芥莲座叶中实现GFPGUS基因高效表达。同时, 通过GUS报告基因明确了坏死诱导因子BAX、Avh238和ATR13/Rpp13激发拟南芥细胞坏死的表型。但在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中明显诱导细胞坏死的Avrblb1/RB基因对, 在拟南芥中却丧失了诱导细胞坏死的活性。由于双管基因枪系统每次轰击时设置平行对照, 可有效降低转化实验中的样本变异度, 为拟南芥及其突变体研究中准确评价基因功能和高通量筛选目标基因提供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该校动物医学院的王金苹、赵俊龙、江涛等7位科学工作者利用PCR技术从弓形虫RH株基因组中扩增出SAGI部分基因片段,亚克隆入表达载体pGEXKG,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的分子量为56ku。  相似文献   
7.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