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鄂中一些被子植物硅化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我国首次在长江北岸,湖北省新洲县发现的新生代晚第三纪大戟科、豆科和樟科的被子植物硅化木。这些硅化木的发现和鉴定,反映了该地区当时较为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并为长江流域新生代的地质、古气候、古地理、古生物群演变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论据。  相似文献   
3.
描述了贵州水城大河边煤矿晚二叠世龙潭组的植物茎干化石Guizhouoxylon dahebianense gen. et sp. nov., 茎具清楚生长轮,髓部较大,初生木质部内始式,原生木质部由环纹管胞、稀螺纹管胞组成,后生木质部包括有密螺纹管胞和密螺纹至梯纹增厚的导管组成,导管近端部的穿孔板椭圆形,梯纹至网纹增厚。次生木质部密材型,射线单列,一般低矮,管胞自内向外由梯状纹孔变为不规则拥挤分布的具缘纹孔,偶而可见木薄壁细胞。根据后生木质部中导管的穿孔板类型与低等被子植物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相似,也讨论了被子植物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4.
三水盆地早白垩世白鹤洞组的被子植物花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系统描述了区内早白垩世白鹤洞组的被子植物花粉,11属20余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属种作了区分性的讨论.据所发现的被子植物花粉的组合面貌,将白鹤洞组归人中晚阿尔必期.  相似文献   
5.
被子植物核型胚乳细胞化机理研究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子植物核型胚乳细胞化机理研究的现状李师翁(庆阳师专生物系,甘肃西峰745000)ADVANCESINTHESTUDIESONTHEMECHANISMOFCELLULARIZATIONOFNUCLEARENDOSPERMINANGIOSPERMSLi...  相似文献   
6.
被子植物的无融合生殖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被子植物的无融合生殖孙敬三刘永胜辛化伟(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3)APOMIXISINANGIOSPERMSSunJing-san,LiuYong-sheng,XinHua-wei(InstituteofBotany,AcademiaS...  相似文献   
7.
被子植物的受精工程技术何龙飞,王爱勤(广西农业大学农学系,南宁530005)被子植物受精工程是利用分离的精子和卵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形成人工合子,再培养成植株而进行品种改良或物种创造的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如雄性生殖单...  相似文献   
8.
一粒被子植物的成熟花粉,外面是壁,其内包含着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或两个精子。八十年代以前,由于受实验条件的限制,人们未能观察到成熟花粉内营养核和生殖细胞或营养核和两个精子之间存在着联系。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电镜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植物的生殖过程进行了比较深入地研究。发现某些植物的成熟花粉中,营养核和生殖细胞或营养核与两个精子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从而提出了“雄性生殖单位”的概念。被子植物的一对精子和营养核或生殖细胞和营养核,构成一个功能复合体,叫做“雄性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6个中国被子植物新记录种及1个新记录亚种, 分别是采自西藏的灰滨藜(Atriplex pallida)、类球花藜(Blitum litwinowii)、滨藜状藜(Chenopodium atripliciforme)、土耳其针茅(Stipa turkestanica)、扁果岩蓼(Polygonum cognatum subsp. chitralicum)及新疆的宝格达黄芪(Astragalus baitagensis)和神香草叶千屈菜(Lythrum hyssopifolia), 观察了部分类群的微形态特征并提供了生境或形态图。凭证标本均存放于内蒙古大学植物标本馆(HIMC)。  相似文献   
10.
报道福建省被子植物新记录1属--球子草属(Peliosanthes Andr.)和新记录2种,即百合科(Liliaceae)大盖球子草(Peliosanthes macrostegia Hance)和花柱草科(Stylidiaceae)花柱草(Stylidium uliginosum Swartz),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标本馆(FJF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