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贵阳花溪地区下三叠统大冶组二段Phycosiphon数量丰富、保存完整,为研究其行为习性提供了良好材料。对61个样品中的267个“U”型叶片的宽、高和边缘管直径统计分析表明,“U”型叶片宽、高比一般在0.5–0.6之间,边缘管直径和叶片高之比在0.12–0.18之间,据此推测Phycosiphon造迹生物大小与叶片大小存在一定的关系。对Phycosiphon造迹生物行为习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叶片的凹曲方向可以指示造迹生物的觅食方向。Phycosiphon基本形态由“U”型觅食迹和线形爬行迹构成,“U”型觅食迹和线形爬行迹可以构成鹿角状、团状、不规则状以及链状四种组合类型。鹿角状和团状多形成于浊流事件之前,指示低能静水环境;不规则状一般形成于浊流事件之后,指示沉积速率较快和相对高能的水体环境;链状在这两种环境中都有发育,体现了Phycosiphon造迹生物随机性觅食的特点。Phycosiphon发育特征表明研究区在早三叠世处于浅海碳酸盐台地前缘斜坡地带,浊流频发,但整体处于贫氧、低能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李宣民 《人类学学报》1992,11(2):126-133
本文记述了桃花溪动物园地段整治工程发现的旧石器。这批标本发现于灰白色砂层中,石制品粗大,其性质与资阳B地点者相似。类似石器在附近已多处发现,其时代暂定为旧石器时代较晓阶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