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滁州中药的本草考证张庆秀(安徽省滁州师范专科学校,239012)缪细泉,钱海(上海中医药大学)本文报道滁州白薇等十二种滁州特产中药的本草考证,供药材生产,收购和研究人员参考。滁州白薇白薇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图经》曰:“今陕酉诸群及舒、滁...  相似文献   
2.
鸟凤考     
庞秉璋 《化石》1997,(1):30-31
1.鸟凤南宋·范成大(1126—1175)《桂海虞衡志》第六篇志禽载有一种珍禽,曰:“鸟凤,出桂海左、右两江峒中,大如喜鹊,给碧色,项毛似雄鸡,头上有冠,尾垂二弱骨。长一尺四五寸,至杪始有毛,其形略似凤。音声清越如笙萧,能度小曲合宫商,又能为百鸟之音,被处亦自难得”。鸟凤究属何鸟?前人有说。Read定为长尾鹦鹉PsittaculaLong icauda:朱建霞译述为鸡尾鹦鹉Nymphicushollandicus。f二者仅列种名,均无考释。按:长尾鹦鹉在我国为西南山地亚区可疑种,分布在四川、云南…  相似文献   
3.
蝉花是我国重要药用真菌,但长期以来其名称特别是学名的使用一直混乱。本文从古代医药典籍记载确认,“蝉花”是历史最久、使用最广的中名,对于其他中名具有优先权。其学名Isaria cicadae系Miquel(1838)根据巴西标本命名,但模式标本已失,原描述文字及插图均极其简单,与蝉花形态差异较大。其有性型迄今未发现,曾先后被认为是小蝉草Ophiocordyceps sobolifera和大蝉草Tolypocladium dujiaolongae (=Cordyceps cicadae Shing)。本文根据文献考证澄清了国内外关于小蝉草和大蝉草的误用,分析了长期以来大量日本文献中的命名混乱对我国认知蝉花的影响,并质疑I. cicadae在中国及其他地区的分布,提出它是一复合种,因此蝉花的分类地位及学名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本草图经》中记载的中药杜衡,通过查阅历代书籍和现代文献记载,对其名称、形态、地理分布、功效、药图进行考证,探究其原植物品种。结果表明,《本草图经》中记载的杜衡其原植物可能包含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杜衡(Asarum forbesii Maxim)和小叶马蹄香(Asarum ichangense C. Y. Cheng et C. S. Yang)两种,该结果可为充分认识中药杜衡的基原植物提供新的佐证,为中药杜衡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木根黄芩(Scutellaria planipes Nakai et Kitag.)是唇形科黄芩属(Scutellaria L.)多年生草本,目前仅发现在辽宁省凌源市境内有零星分布,被辽宁省列为三级保护植物。该种发表于1934年,但《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均将其定为京黄芩(Scutellaria pekinensis Maxim.)的异名。为了阐明二者的差异性,本文首先对木根黄芩的原始文献、模式标本、模式产地、历史分布区及现今发现地进行考证,其次对二者进行差异比较研究,认为木根黄芩与京黄芩无论在分布范围和生境上,还是在宏观外部形态和微观花粉粒形态上均存在明显差异,确定木根黄芩为独立种,同时还对木根黄芩的果实进行形态补充描述。本文确定木根黄芩独立种的地位,对保护野生木根黄芩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其药用价值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样本。  相似文献   
6.
Rafetusswinhoei是近年来才引起科学和保护界关注的极危物种,关于此物种的分类和命名,长期存在分歧和混淆。简要回顾了对R.swinhoei的科学认识过程,并对古籍进行考证后认为,中国古代所说的“鼋”,本应指此种而非Pdochelyscantorii。鉴于R.swinhoei已有的诸多中文名各自存在一定缺陷.建议采用中文名“黄斑巨鳖”。  相似文献   
7.
牡丹组植物的药用民族植物学研究与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干燥根皮自古以来就有入药的传统,尤其在中药和民族药中被广泛使用。为阐明牡丹组植物在古籍中的记载情况和民族药中的利用现状,该文对中国八部经典医学古籍、37部地方志和民族药传统知识进行整理,采用民族植物学编目方法,对牡丹组植物在古籍和民族药中的入药种类、地理分布、入药部位、炮制方法和功效等相关传统知识进行考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古籍中记载的牡丹组植物种类被考证为2种,分别为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和滇牡丹(P.delavayi),有14种炮制方法和18类功效;现有9个民族药使用4种牡丹组植物入药,为牡丹(P.suffruticosa)、滇牡丹(P.delavayi)、紫斑牡丹(P.rockii)和四川牡丹(P.decomposita);在古籍和民族药中,牡丹(P.suffruticosa)入药的频率高于其他品种;古籍以根、丹皮和花入药与民族药记载相一致,入药部位以根和丹皮的使用频率最高。芍药属牡丹组植物有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肺炎、急性高烧、乌头中毒、急性阑尾炎、中风、癫疾、炭疽,以及安神、润泽肌肤等多种药用、保健和护肤功效,为该类植物资源的研发提供了知识原型和应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8.
基于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的相关报道与文献,发现一些入侵植物的学名使用比较混乱: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作者在报道同一外来物种时使用不同的学名,或因中文名相近,而将其他植物作为外来入侵植物报道。依据最新资料,对国内报道的16种外来入侵植物学名进行了考证,包括中文名、英文名、异名、原产地及其在国内外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通过历代本草、方书、医籍的收集整理并结合现代书籍、文献资料,对羌活的名称、基原、产地分布、性味、毒性和功能主治进行本草考证,对其古今炮制沿革进行梳理,为羌活的临床应用、炮制规范及基础研究提供参考.经考证可知,羌活入药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是作为独活的异名出现的.梁时期独活、羌活药材开始区分并非一物.羌活与独活在临床上开...  相似文献   
10.
庞秉璋 《化石》2000,(2):8-9
《山海经·南山经》记载一种名为“类”的动物 ,据述 :“爰 (音蝉援 )之山 ,多水 ,无草木 ,不可以上。有兽焉 ,其状如而有髦 ,其名曰类 ,自为牝牡 ,食者不妒”。这种名“类”的兽 ,究竟是什么动物?自为牝牡的说法是荒诞不经 ,无稽之谈 ,还是言之凿实 ,确有其物 ?为此诠释征引 ,考证一番。经文说到“类”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形状体态 ,以及食疗作用。先从原文形态方面的记述 ,诠注解释。所谓“其状如” ,是说“类”的形状如。 ,今汉字简化为狸。古时、狸各有其字 ,各有其物。为猫属(汉·许慎《说文解字》则说猫为属)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