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损伤神经自发放电节律变化中的混沌与降发现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秋阐明损伤神经自发放电的动力学机制,长时间顺序记录大鼠损伤坐骨神经单纤维自发放电的动作电位间期序列(ISI)。在损伤位点应用钾通道阻断剂TEA,发现了周期一与周期二之间存在混沌的节律形式,并初步探讨了在这种情况下进入混沌的道路。应用分叉图、回归映象、功率谱等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分析和对比了实验与数学模型中的非线性现象,使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  相似文献   
2.
黎德规 《蛇志》1996,8(2):33-34
神经外膜缝合硅管固定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很好的修复方法,作者采用这种修复方法,术后随访到17条神经,功能恢复达优级9条,良级5条。强调保护神经微血管系统,双极电凝对周围组织及神经干彻底止血,神经断端准确对合,硅管固定确保吻合口无张力,硅管可避免神经束重叠或回缩,可避免神经受压,硅管内应用考地松可减少吻合口疤痕形成。  相似文献   
3.
神经生长因子对大鼠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和方法:本研究主要通过电生理方法,测定经CS2所致视神经损害的大鼠在治疗前后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以证实神经生长因子对受损神经的治疗效果。结果: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经神经生长因子治疗20d后,模式反转诱发电位和闪光诱发电位的潜伏期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缩短,并有量-效关系。结论:神经生长因子能明显改善视神经传导功能,提示神经生长因子对视神经损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成年大鼠雪旺细胞的快速扩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接种雪旺细胞的可降解导管修复外周神经损伤是一种有望替代自体神经移植的方法。如何在短期内利用病人少量的神经碎片获得大量雪旺细胞是该方法用于临床的关键。以大鼠坐骨神经为模型,利用雪旺细胞增殖的内在机制,探索出一种快速增殖成年雪旺细胞的方法。采用预变性7d的坐骨神经,用酶消化分离出雪旺细胞,接种在层粘连蛋白包被的培养瓶中,经过7d的培养,获得纯度为96%、细胞密度为600个/mm^2的雪旺细胞,雪旺细胞的纯度和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的新鲜神经。未使用霍乱毒素、毛喉素等促有丝分裂剂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基因毒素,符合临床使用要求。结果表明,可以利用少量的损伤神经碎片在短期内获得大量可用于临床的雪旺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文分析使用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探讨经皮电刺激对神经周围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采用丹迪Keypoint型肌电图仪对40例上肢周围神经不全损伤的患者,行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检测电刺激前、后神经周围微循环血流改变情况,并分析电刺激对微循环的影响.同时在治疗前、后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对比检测,并对不同病程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作对比分析.利用以上分析手段观察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40例臂丛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尺神经不全损伤的患者,经2-10个疗程的治疗后,受损神经功能治愈率达63% (25/40),有效率为90% (36/40).LDF检测结果显示电刺激后神经周围微循环血流量较刺激前增加23.36%-26.96%,改善受损神经局部微循环,神经肌电检测结果显示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在不同病程的患者中进行比较,病程越短者,效果越好.结论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在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提高受损神经肌肉的兴奋度,促进受损神经局部的血液循环,有利于周围神经的再生.运动疗法的干预,能改善肌萎缩,增强肌协调力,预防关节僵硬,保持关节活动度,最终取得对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的满意疗效.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测得电刺激前、后神经周围微循环出现明显的血流量增加,证实电刺激能改善受损神经局部微循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灵长类动物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再生能力差异。方法:健康成年恒河猴16只,分为A、B两组,每组8只,使用刀片切割完全损伤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后立即予神经外膜缝合,在术后3周、8周分别取A、B组胫神经和腓总神经吻合口远、近端神经组织行Luxol Fast Blue染色,观察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远端、近端轴突数目,计算轴突密度,远端轴突密度/近端轴突密度为神经再生通过率。结果:术后3周和8周时,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相比,胫神经在远端轴突密度、神经通过率等指标上,胫神经愈后优于腓总神经(P0.05)。结论:坐骨神经神经损伤修复后,胫神经轴突通过吻合口的通过率较腓总神经高,吻合口远端有更多的神经轴突,其靶器官有更多的神经纤维支配,这是导致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胫神经功能恢复较腓总神经功能恢复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周围神经损伤是一种由于压迫、牵引、切割、缺血等原因引起的外周神经细胞损伤或坏死的疾病。周围神经损伤病理学变化包括轴浆运输受损、轴突变性、施万细胞损伤、节段性脱髓鞘和完全瓦勒氏变性。神经损伤后修复成为了现代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与难点。本文对干细胞移植、神经营养因子、新型材料和生物电刺激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做了综述,并且对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黄金标准是自体神经移植,但由于遗留供区部位感觉功能障碍及可供移植神经数量有限,致使该项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组织工程学的发展为此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途径.许旺细胞是周围神经组织工程重要的种子细胞,在神经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移植许旺细胞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异体移植常面临免疫排斥反应,这些均导致了许旺细胞作为周围神经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对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间充质干细胞的深入研究,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种子细胞的发展提出新的思路,本文将各种成体干细胞作为许旺细胞的替代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显露对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行甲状腺切除术的11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入院顺序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甲状腺切除术。其中,对照组58例患者未显露喉返神经;研究组57例患者常规显露喉返神经,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手术指标,术后1d、4d、7d的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钙离子(Ca2+)水平,术后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声音嘶哑、低钙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短于(少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d、4d、7d的血清PTH、C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术后声音嘶哑、低钙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显露可有效预防暂时性喉返神经和甲状腺功能的损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均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一氧化碳中毒后大鼠海马组织中Nogo-A蛋白动态表达情况,探讨Nogo-A蛋白在一氧化碳中毒后神经系统损伤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雄性SD大鼠3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CO中毒组(CO组)、CO中毒后24小时组(CO-24h)、CO中毒后48小时组(CO-48h)、CO中毒后7天组(CO-7d),每组各6只。CO气体腹腔注射染毒法建立一氧化碳中毒模型。建模后不同时间点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HC)、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WB)Nogo-A蛋白在海马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IHC结果表明NC、CO组、CO-24h组、CO-48h组、CO-7d组中Nogo-A蛋白平均光密度值分别为0.0928±0.0038、0.01172±0.0042、0.1452±0.0056、0.1271±0.0057、0.1088±0.0055;WB结果提示一氧化碳中毒后海马组织中Nogo-A蛋白的表达较NC组增高,在24h时表达达到高峰(P0.05);24h后表达开始逐步下降,至染毒第7天时,海马组织中Nogo-A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但仍高于NC组(P0.05)。结论:在本研究中,大鼠海马组织中Nogo-A蛋白表达的增高与一氧化碳中毒相关;Nogo-A蛋白表达在24h时表达达到高峰;24h后表达开始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