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菜用大豆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 19个菜用大豆品种与产量有关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生育期和主茎节数遗传力偏高;单株荚数、分枝数遗传力偏低;单株产量、单株荚数的遗传变异系数很大,其遗传进度的值也较大;生育期的遗传变异系数小, 遗传进度也小,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生育期、单株结荚数相关关系密切。菜用大豆遗传参数分析结果与前人对食用大豆的研究结果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
能组织成超级结构的各种序列组块,因其具有特定一级序列、或者具有某种卷曲的螺旋构象和某种非β螺旋结构,可以作为有特异功能的结构域、被特异的结合蛋白质识别和结合,因而可称为密码结构域,密码结构域作为特异的分子相互作用和过程的遗传指令,参与细胞周期的各种事件乃至发育和分化过程中基因有区别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泛素化是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一种重要的翻译后修饰过程,参与调控包括蛋白质降解在内的多种生命活动。实现这一调控过程需要将一个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泛素蛋白共价连接到底物蛋白上。同时,泛素本身也存在多种翻译后修饰,包括泛素化、磷酸化、乙酰化等,进一步丰富了泛素的修饰类型,决定了底物蛋白不同的命运。近年来,伴随着第65位丝氨酸磷酸化泛素蛋白参与调控线粒体自噬这一突破性进展,泛素蛋白其余磷酸化位点的功能研究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根据目前已有的国内外研究和报道,总结了泛素蛋白已知的磷酸化修饰位点,梳理了泛素蛋白第12位和66位苏氨酸、第57位和65位丝氨酸等位点的磷酸化修饰对其生物物理特性带来的改变,并对相应修饰位点所涉及的生物学功能调控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FGF)眼用凝胶在翼状胬肉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翼状胬肉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手术方式均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术,对照组术中接受常规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r-bFGF眼用凝胶。对比两组手术效果、眼表相关指标、视力、眼压、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眼表疾病指数(OSDI)下降,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升高(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VAS、OSDI低于对照组,BUT、SIT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视力升高,眼压下降(P<0.05),研究组术后3个月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的临床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bFGF眼用凝胶用于翼状胬肉手术中,可减少翼状胬肉患者的术后痛苦,改善眼角、视力和眼压症状,获得更好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日本微生态制剂人用双歧杆菌相关制品的现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日本微生态制剂人用双歧杆菌相关制品的现状日本森下仁丹株式会社客座研究员李雪驼日本医科大学客座研究员邱华指导康白,光罔知足1.前言日本是从本世纪50年代中期,才开始对双歧杆菌有所认识的。早期的研究者主要是光罔知足和越智先生。60年代,小儿科医生本道间先...  相似文献   
6.
丁国强 《化石》1991,(1):18-20
人类用火的漫长历史,我们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期。早在100万年前,他们用火的踪迹就遍及欧、亚、非等大陆。其中亚洲发现最早的用火证据,使得学术界在讨论古人类用火起源的问题上,认为亚洲作为用火的发源地具有很大的可能性。伹是,就目前而言,仍有不少科学家为了确证古人类用火起源的真相,不辞艰辛地在寻觅发掘,希望能够找到时间更早的用火遗址。所以,围绕这个问题的探索,作者仅想在本文中,从现有的资料探究出有关古人类用火可能起源于何地的某些理论上的依据,以此作一番新的推论。  相似文献   
7.
茎用芥菜的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冠状病毒是一类可感染人类和动物的RNA病毒,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严重疾病。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其人际传播迅速,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寻求疫苗防控对策。基于冠状病毒疫苗领域全景专利,在综合对比分析该领域的全部专利的发展趋势、主要国家和主要机构的专利产出的同时,重点揭示了其中的人用相关疫苗的发展与分布情况以及重点分析了人用疫苗产品的研发现状,以期为我国冠状病毒疫苗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管理决策者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黄超  张双权 《人类学学报》2020,39(2):249-260
烧骨常见于各类旧石器时代遗址中,作为用火残留物的一类,烧骨对研究人类用火行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目前国内针对烧骨的研究工作开展得尚不够深入。本文通过介绍目前烧骨研究领域中若干种主流的分析手段及其在考古学上的应用,以求能进一步完善国内关于旧石器时代人工用火的研究框架,同时希望能对中国古人类用火能力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与饮料用酶是工业酶制剂中最大的、唯一的每年超过10亿美元的市场,并且每年仍以8%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饲料用酶则是工业酶制剂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市场.本文主要从酶制剂的种类和应用两个方面来介绍这两个市场的发展近况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