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寄生蜂种群繁殖分布时间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10种寄生蜂的23张生殖力表资料,分析比较了这些种群繁殖分布的特征.结果表明,寄生蜂种群繁殖具有相似的分布特征,种群繁殖集中分布在生殖头d天内,在生殖头d/2天内繁殖分布更为集中.在生殖头d天内种群繁殖对种群增长的贡献几乎均达到100%,其中大部分贡献是在生殖头d/2天内实现的.这种繁殖分布特征对于寄生蜂种群内禀增长率的测定和掌握种群数量动态的时间特性十分重要.本文结合Iwao零频率法和Gerrard阈限密度法,提出一种改进的种群密度估计方法──“综合阈限密度估计法”,并由此探讨了苹果树上山楂叶螨成螨的密度估计及其抽样技术.采用零样频率来估计成螨的平均密度,并得到用概率保证的理论抽样数模型.比较结果表明,零频率法所需的理论抽样数少于直接计数法.综合阈限密度估计法的拟合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农田重金属Cu2+和农药阿维菌素(avermectin)及其复合胁迫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行为的影响。【方法】在人工饲料中分别和同时添加50 mg/kg Cu2+和0.039 mg/L阿维菌素(对亚洲玉米螟3龄幼虫的LC10浓度),得到含Cu2+(Cu)、阿维菌素(Av)和同时含二者(Av+Cu)的3种处理的饲料,以正常人工饲料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室条件下用这4种饲料饲养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系统调查和记录其生长发育参数(幼虫历期、蛹历期、蛹重、成虫体重、生长速率、成虫羽化率和成虫寿命)、求偶行为参数(求偶率和平均求偶持续时间)、定向行为参数(起飞率、定向率、平均反应时间、飞过半程率和降落至信息素源率)以及繁殖参数(单雌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结果】Cu和Av及其复合胁迫(Av+Cu)对亚洲玉米螟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均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Cu单独处理后亚洲玉米螟的雌雄虫胚后发育期(幼虫历期+蛹历期)较空白对照组显著缩短;而Av单独处理后,亚洲玉米螟雌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主要择偶策略及其与生殖力的关系,并基于性选择理论探讨其择偶策略的进化意义和机制。【方法】将经过标记的不同日龄、不同体重及不同交配经历的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进行配对,然后对配偶选择进行观察并对交配成功的雌雄成虫形态特征(体长、触角长度、翅长、胸部及腹部长度和宽度)及生殖力(单雌产卵量、卵孵化率和孵化出的幼虫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均偏好与年轻、体重较重及未交配过的成虫进行交配。雌成虫选择年轻(3日龄)雄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65.45%)显著高于选择年老(7日龄)雄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34.55%),雄成虫选择3日龄雌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82.35%)显著高于选择7日龄雌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17.65%)。雌成虫选择体重较大雄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74.58%)显著高于选择体重较轻雄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25.42%),雄成虫选择体重较重雌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66.67%)显著高于选择体重较轻雌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33.33%)。雌成虫选择无交配经历雄成虫进行交配的概率(64.91%)显著高于选择有交配经历雄成虫...  相似文献   
4.
桃蚜Myrus perslcae、萝卜蚜Lipaphis crystml在能正常产仔的整个恒温范围内,成蚜和新产仔蚜体重随温度的变化都符合二次抛物线,但体重最高值出现较低的温度下.即体重变化主要表现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在组建蚜虫的生命生殖力表时,以新产仔蚜体重对其在各温度下的生殖事进行校正。并未对计算所得的内禀增长能力rm值及其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产生明显的影响,不仅没有提供新的信息。相反。这一方法使计算所得rm的值含义模糊。故建议不予采用。  相似文献   
5.
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 Pang et Chen是玉米螟的重要卵寄生性天敌,控制适宜的温度有利于室内大规模繁育。本试验以麦蛾卵为寄主,研究了不同温度(18℃、20℃、23℃、25℃、28℃、30℃、33℃、36℃)对玉米螟赤眼蜂的寿命、生殖力、子代羽化率和发育历期的影响。结果表明,20℃-25℃条件下雌蜂寿命最长,达7.9-9.0 d。在18℃-30℃亲代生殖力和子代羽化率无显著差异,亲代产卵量为40.9-61.7粒;羽化率为74.31%-84.22%。玉米螟赤眼蜂从卵到羽化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显著缩短,由18℃时的22.6 d缩短至33℃的7.0 d。36℃时,雌蜂的寿命仅为0.56 d,且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殖活动。因此,室内用麦蛾卵大规模繁育玉米螟赤眼蜂,适宜的温度为28℃-30℃;仅保存蜂种时,可选用温度18℃-20℃。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韭菜迟眼蕈蚊性信息素监控水平,本文在25℃、RH70%±5%、光周期L∶D=14∶10的条件下研究韭菜迟眼蕈蚊不同日龄雄虫的交配能力及其对雌虫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未交配雄虫平均寿命4.5d,雌虫4.2d,雌雄成虫的平均寿命无显著差异。雄虫一生最多可交配13次,且随着雄虫日龄增加,雌虫交配成功率逐渐减少。随着雄虫交配经历的增加,雌虫交配的时间延长,最长达97min。雄虫的日龄并不影响与之交配雌虫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但是雄虫的交配经历与雌虫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相关,尤其当雄虫交配经历超过8次时,与之交配的雌虫的产卵量和卵孵化率显著下降。研究阐明了韭菜迟眼蕈蚊的生殖行为特征,为其性信息素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不同温度对取食玉米籽粒桃蛀螟生长发育、存活和生殖的影响,本研究依据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理论计算了在21、24、27和30 ℃下取食玉米籽粒的桃蛀螟种群的生命表参数,并基于这些参数预测了未来80 d的种群动态。结果表明: 在21、24、27和30 ℃下桃蛀螟均能完成1个世代,随着温度升高,各阶段的发育历期缩短,且温度间差异显著。24 ℃下的平均单雌产卵量最高(116.7粒),成虫前期存活率最高(84.7%),雌虫占比最高(0.46),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24、27、30 ℃下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059、0.1101、0.1045 d-1,周限增长率分别为1.1117、1.1164、1.1102 d-1,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21 ℃处理。21、24、27和30 ℃下的净增殖率(R0)分别为17.3、53.7、36.9、19.8个后代个体,其中24 ℃时的R0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表明桃蛀螟种群在24~27 ℃下的存活率高、繁殖力大、雌性占比较高,是其生长发育、生存和繁殖的适合温度。  相似文献   
8.
广东北江马口鱼个体生殖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2009年3、4月,从北江中随机采集成熟度为Ⅳ期的马口鱼雌性个体55尾,测量体长(L)、体重(W)、净体重(Wn)和性腺重(Wo)等形态学指标,并用鳞片鉴定年龄,用重量法计数绝对生殖力(F),计算出体长相对生殖力(FL)、体重相对生殖力(FW)、成熟系数(GSI)和丰满度(K),并用5种数学模型及多元逐步回归方程拟合了马口鱼绝对生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用于统计生殖力的马口鱼样本由1+~3+龄3个龄组组成;绝对生殖力在1486.29~12 025.78粒之间,平均为4842.42粒;体长相对生殖力在163.33~856.27粒/cm之间,平均为437.30粒/cm;体重相对生殖力在99.77~470.27粒/g之间,平均为207.29粒/g.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体重、净体重、性腺重、年龄呈抛物线相关,与成熟系数呈幂函数相关,与丰满度的关系不显著.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绝对生殖力与体重和成熟系数密切相关,相关式为:F=-312.129+137.765W+108.715GSI(R2=0.719,n=55,F=57.089, P<0.001).  相似文献   
9.
三清山濒危植物天女花种群生殖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天女花是国家Ⅲ级保护植物,为了解其生存状况、生殖潜能、生态对策以及为该植物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运用种群年龄结构、生殖力表和生殖值表,研究了三清山濒危植物天女花(Magnolia sieboldii)在三清宫和玉京峰4个样地中的种群动态及生殖策略.结果显示:(1)三清山天女花种群幼苗较少(8.8~12.3株/100 m2),中龄个体数量多(12.0~15.0株/100 m2);(2)4个样地种群生育力均较低,但生境较好的样地最低(177.0粒/株),而生境较差的样地最高(218.3粒/株),生殖适度与之相反;(3)生殖值Vx极大值出现的时间与群落的稳定性相反,较差的生境条件往往导致天女花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生殖阶段;(4)天女花种群生殖投资较少,生态对策总体属于k对策者,但在较差的生境中表现出增大生殖投资,即存在r对策种群特征;(5)海拔、郁闭度、坡向和岩石裸露率对天女花生殖产生显著影响,与天女花生殖指标表现为多元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胞浆内精子注射技术生产小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piezo操作系统为技术支撑 ,在掌握小鼠卵母细胞胞浆内精子注射技术 (ICSI)的基础上 ,进行了ICSI技术生产试管小鼠的尝试。来自成年昆明 (KM)小鼠附睾尾的新鲜精子 ,剪切去尾后 ,直接将精子头注射到B6D2F1小鼠卵母细胞质中 ,注射后 1h ,83.3%的卵母细胞存活。6h时 ,84.0 %的成活卵子成功受精 ,形成原核 ,排出PB2 体外培养的ICSI胚胎 ,卵裂率 (98%vs 94.7% )和 4-细胞期胚胎比率 (89.5%vs 92.1% )均与培养的体内受精卵没有差异 (P >0.05 ) ;但是 ,桑椹胚(63.8%vs84.2% )和囊胚发育率 (25.7%vs68.4% )极显著地 (P <0.01)低于对照组。120枚原核期胚胎移植给 7只假孕受体后 ,4只受孕小鼠共产出 28只ICSI小鼠 (23.3% )。健康成年的 25只ICSI小鼠都没有明显的生理和行为异常。随机选择其中的 20只小鼠 ,分别进行ICSI小鼠间、ICSI与KM小鼠间共 12组的交配 ,结果所有雌鼠妊娠产仔。在成功建立小鼠ICSI技术的基础上,成功获得了我国的首例ICSI小鼠,并且证明这些ICSI小鼠都具有正常的繁殖后代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