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工作中,建立了一个有效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的分离提纯程序,解决了该病毒粒体易于聚集难以提纯的问题,其操作要点是,(1)通过Sepharose 2B柱层析代替超离心,有效地除去一些小分子量核酸杂质;(2)经PEG再次沉淀浓缩后,调整pH至酸牲(pH3.0),使病毒充分悬浮以减少凝聚;(3)在病毒等电点(pH4.8~4.9)条件下,进一步沉淀以纯化病毒。根据病毒提取物的OD260/OD280比值,算出核酸含量约4.5%。核酸电泳出现4条带,分子量分别为:2.25×10~(?),1.8×10~(?),1.05×10~(?),0.75×10~(?)道尔顿。病毒提取物经超速离心出现4个界面,沉淀系数分别为,200.8S,165S,125.8S,100S。说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可能是4组分病毒粒体。病毒粒体含一蛋白亚基,分子量约为2.05±0.05×10~4道尔顿,由16种共199个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2.
稀土元素对甜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块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稀土元素对甜菜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可显著地提高种子萌发率,促进幼苗生长,增加幼苗根系活力、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块根产量,并明显地降低了甜菜叶片细胞膜在低温下的透性,即提高了叶片的抗寒力。  相似文献   
3.
真养产碱菌利用甜菜糖蜜发酵产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以廉价原料甜菜糖蜜培养真养产碱菌H16生产聚β-羟基丁酸(PHB)的可行性。对培养基优化试验表明,菌体产量可达20g/L,PHB产量达9.8g/L,糖转化率为27.5%。用2升自控发酵罐进行验证,在良好的供氧条件和特定的pH值自控条件下发酵周期从48小时缩短到40-42小时,菌体和PHB量都有提高。菌体最高产量26g/L,PHB最高产量13g/L,糖转化率为20.4%。PHB占细胞的含量,摇  相似文献   
4.
侵染新疆甜菜的两种病毒分离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疆甜菜的根部和叶片分离到两个球状病毒分离物。从病毒形态、生物学及物化性质等研究结果证明这两个分离物实是一种病毒。病毒粒体力20面体,直径约28nm,回接到甜菜上产生环斑和沿脉线纹最后形成坏死斑。此外还侵染苋色藜,昆诺阿黎,番杏,菠菜等,引起局部坏死斑。在普通烟,心叶烟,菜豆,黄瓜,蕃茄上无症状侵染,病毒致死温度为70℃,10分钟。体外存括期13天以上,冻干病叶7年后仍有侵染力。通过PEG沉淀、差速离心、琼脂糖柱层析及蔗糖梯度离心,可得到较高浓度的纯化病毒,病毒的紫外吸收最低值在245nm,最高值在260nm。经SDS-PAGE测定,病毒外壳蛋白的分子量为2.7×10 ̄4道尔顿,病毒基因组核酸为三个组份,分子量分别为3.08kb,1.28kb和0.85kb。在琼脂双扩散实验中,能与番茄黑环病毒(TBRV)抗血清产生较弱的沉淀线,与黄瓜花叶病毒(CWV)、烟草环斑病毒(TRSV)、烟草坏死病毒(TNV)、香石竹环斑病毒(CaRSV)的抗血清不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5.
侵染新疆甜菜的两种病毒分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甜菜的根部和叶片分离到两个球状病毒分离物。从病毒形态、生物学及物化物质等研究结果证明这两个分离实是一种病毒。病毒粒体为20面体,直径28nm,回接到甜菜上产生环斑和沿脉线纹最后形成坏死斑。此外还侵染苋色藜,昆诺阿黎,番灰,菠菜等,引起局部坏死斑。在普通烟,心叶烟,菜豆,黄瓜,蕃茄上无症状侵染,病毒致死温度为70℃,10分钟。体外存活期13天以上,冻干病叶7年后仍不侵染力。通过PEG沉淀、差速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丁真菌传杆状病毒组(Furovirus)四个病毒成员,即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甜菜土传病毒(BSBV)、花生丛生病毒印度株系(PCA-I)以及非洲株系(PCA-A)和小麦土传花叶病毒(SBWMV)所引起的细胞病理变化。这四种病毒在病毒粒子聚集的结构,是否引起细胞膜聚集及聚集的结构,过氧化物酶体泡状物的形成与否及结构均有差异。另外,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株系或分离物所引起的细胞病理变化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宁夏甜菜丛根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生在宁夏甜菜上的一种病毒病的病株叶丛主要表现为黄化、焦桔和叶脉黄化坏死。从其分离的病毒粒子呈杆状,宽约20nm,长度为65—110nm、270—300nm和390—420nm,能侵染甜菜、菠菜、昆诺阿藜、苋色藜、番杏,与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综上所述,认为该病害是由BNYVV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台湾山柚属(山柚子科)的一个新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德定   《广西植物》1993,13(1):8-11
木文是对《甜菜树属(中国山柚子科新记录属)一新种》(载“云南植物研究”1989年11卷4期)一文的修订。将误定于甜菜树属(Mlelientha Pierre)下的长蕊甜菜树(M.longi-staminea)改隶于台湾山柚属(Champereia Griff.),重新组合为四数台湾山柚(Champereia)longistaminea。如果将长蕊甜菜树(Melientha longistaminea)置于甜菜树属(Melientha)中,则混淆了台湾山柚属(Champereia Pierre)与甜菜树属(Melientha Pierre)的区别界线。  相似文献   
9.
干旱和盐胁迫诱导甜菜叶中的甜菜碱醛脱氢酶的积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双向免疫扩散方法测定表明,甜菜叶片的甜菜碱醛脱氢酶能与菠菜的甜菜碱醛脱氢酶抗体发生交叉反应。渗透势-0.65 ̄-2.6MPa的甘露醇溶液或200~300mmol/L的NaCl溶液,诱导甜茶叶片甜菜碱醛脱氢酶积累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培养基对甜叶悬钩子愈伤组织生长及甜菜甙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