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8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植物叶片功能性状能够响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反应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策略。当前,针对藤本植物叶片功能性状地理格局及其环境驱动力的研究较少。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永瓣藤(Monimopetalum chinense)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布区内11个种群的15个叶片功能性状进行测量,并结合气候、土壤因子来解释叶性状变异。比较叶片性状在局域和区域尺度上的种内变异程度,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环境因子对叶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局域尺度上,永瓣藤叶功能性状变异系数介于3.0%-22.5%,其中,叶面积变异程度最大,叶片碳含量变异最小。永瓣藤叶片形状随纬度上升而变得宽且圆。叶片磷含量相对较低,永瓣藤的生长可能受到了磷限制。土壤与气候因子是叶片性状的重要驱动因素,解释了25%-97%的叶片性状变异。在温度和水分充足的情况下,永瓣藤叶片趋向于的慢速生长的保守策略。总体来说,永瓣藤叶片功能性状通过一定的种内变异和性状组合,并与气候、土壤因子相互作用,适应当前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
莫新礼  钟业聪   《广西植物》1987,(4):287-291
<正> 小乔木。树高4—8米,嫩枝被灰黄色至黄褐色疏长毛。芽微小,倒卵形,密被灰黄色长柔毛。叶革质,狭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7)10—14厘米,宽(2)3—4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尖尾长1—2.5厘米,基部阔楔形,表面无毛,背面沿叶脉上有疏长毛,叶片干后两面密布小瘤凸,叶缘1/2—2/3以上有细锯齿,近基部全缘,叶柄长1—1.5厘米,被疏长毛。花单生枝顶,花柄极短至近无柄,开花时直经3—4(5)厘米,苞片和萼片不分化,8—10枚,外面密被银灰色至灰黄色绢毛,里面无毛,质脆易碎;花辦淡黄白色,倒卵形至阔倒  相似文献   
3.
谢道同   《广西植物》1987,(3):229-237
辑录清末—1949年广西植物学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共71篇(未包括农林栽培植物),按其发表年月先后次序排列。上述文献资料,编者大多作有内容提要或摘要。  相似文献   
4.
5.
一个新的分支系统分析方法,中值淘汰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文评述了分支系统分析中最简原理或简约性在系统发育推论中的应用和存在的问题。在系统发育推论中使用简约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既无法获得最简约的系统树也不一定得到一个单一的解决办法。基于此,本文作者接受了Hennig用衍生性状来判断生物之间相似性的同时,用近代大多数生物系统学家接受的进化论各项原理代替Popper的简约性原理,以寻求单一的解决办法和获得确定性的结果为目标,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支系统分析方法——中值淘汰法,用以研究系统发育。这个方法除了使用衍生性状来判断生物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外,还强调包括原始的也包括衍生性状在内的性状镶嵌组合在决定分支和辨别分类群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拉拉藤属(茜草科)资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万煜  高成芝   《广西植物》1990,10(3):177-180
<正> 1.百色黄精新种 图2(百合科) Polygonatum longistylum Y. Wan ex C. Z. Gao,sp.nov. (Liliaceae) Haec species P. cathcartii Baker affinis, sed laminis foliorum apice circinatis,filamentis apice non sacciformibus,stylo ovario fere(?)-plo longiore facile differt.  相似文献   
8.
9.
中国四种藓类的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我国在苔藓植物细胞学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介绍了藓类植物染色体的研究方 法,首次报道了我国4种藓类的染色体数。研究材料均取各种藓类的幼嫩孢蒴。 本文对孢子 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 尖叶对齿藓Didymodon constrictus(Mitt.) Saito.n=14, 陕西绢藓Entodon schensianus C.Mull.n=10十lm, 尖叶走灯藓Plagiomni- um cuspidatum(Hedw.)T.Kop.n=6, 牛角藓Cratoneuron filicinum(Hedw.)Spruc.n=10。 其中的前两种藓类为首次报道。并对后两种藓类的染色体数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啤酒酵母对杀假丝菌素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杀假丝菌素(Candicidin)在0.8μ/ml的YEPG平板上能完全抑制呻酒酵母(Saechar-mycescerevisiae) H802-1B (a,lys2)及H802-5D(a,ade,ural)的生长。将H802-1B涂布在含有5—70μg/ml的抗生素平板上分离得到抗性突变体。第一次突变体的最高抗性水平是50μg/ml,从5—50μg/ml 抗生素平板上共获得39株自发突变株,第二次抗性突变株是将第一次突变体涂布在更高浓度(70—90μg/ml)的抗生素平板上分离到的。部分抗性突变株(70μg/ml和90μg/ml)与亲株H802-5D交配,测其分离子的抗性,所有杂合二倍体表现:抗性:敏感性为2:2分离现象。H1121-1A(a,lys2,CADR9)XH113-8A(a, ural,CADR30)的杂种抗性分离行为:PD(17个子囊),NPD(2个子囊)T(4个子囊)口遗传分析证明,实验用的抗性突变体有两个显性抗性基因CADHr30和CADR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