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文字衣科黑文衣属形态学、解剖学、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发现中国新记录种1种,即变黄黑文衣(Phaeographis flavescens Dal-Forno&Eliasaro),该种主要特征为地衣体壳状,表面浅黄绿色,无光泽,光滑;子囊盘弯曲,多分支,聚生于假子座中;盘缘黑色,相邻线盘之间有小缝隙,盘面较平坦,黑色,覆有白色粉霜;子囊层无色透明,侧丝顶端分支;子囊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褐色,横隔透镜型,(4~)6胞室,大小19~25.5μm×6~7μm,I+紫红色。该种分布于云南和福建,该研究丰富了对中国黑文衣属物种组成与分布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发现并描述黑文衣属一新种,即福建黑文衣Phaeographis fujianensis,该种含有牛皮衣酸,子囊孢子相对较小。提供了新种的拉丁文特征集要、中文描述和讨论以及特征照片。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文字衣科一中国新记录属——赖氏衣属(Reimnitzia Kalb),该属仅含1种桑蒂赖氏衣[Reimnitzia santensis (Tuck.)Kalb]。桑蒂赖氏衣生于树皮或苔藓上,地衣体壳状,无皮层;含有大的柱状草酸钙结晶;裂芽丰富,与地衣体颜色一致,无分枝,先呈球状,后变为蠕虫状,长度可达1.5 mm,顶部有黑色的孔区或者单个的小孔;具有Chroodiscus型子囊盘;子囊孢子棕色,亚砖壁型,孢子大小15~25μm×8~12μm;分生孢子器位于裂芽的顶端和地衣体疣中,分生孢子呈杆状;无次生代谢物。  相似文献   
4.
该研究以采自新疆的100余份粉衣科地衣标本为研究材料,通过形态解剖学、地衣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鉴定出6个种和1个变种,分别为中央黑瘤衣 (Buellia centralis)、丽黑瘤衣 (B. elegans)、蒙古黑瘤衣 (B. mongolica)、鳞饼衣(Dimelaena oreina)、鳞饼衣白磷变种(D. oreina var. exalbescens)、海登氏多瘤胞 (Diplotomma hedinii)和绿色四孢黑瘤衣(Tetramelas chloroleucus),其中丽黑瘤衣、蒙古黑瘤衣和绿色四孢黑瘤衣为新疆新增粉衣科地衣新记录,至此新疆粉衣科地衣共有6属13种1变种;并提供了新疆粉衣科地衣的分种检索表、物种描述、系统发育分析以及形态解剖结构照片。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文字衣科地衣1新记录属,即多孔衣属Myriotrema及该属的新记录种——绿白多孔衣M.viridialbum。多孔衣属主要特征是地衣体壳状,子囊盘小型埋生至半埋生,子囊孢子小型、淀粉质、横隔透镜型至砖壁型。绿白多孔衣的主要特征是具厚地衣体,小型透明亚砖壁型子囊孢子,含有hypoprotocetraric acid。标本采自海南和福建。文中对新记录种提供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图片。  相似文献   
6.
历史长河里流淌的翠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古代对竹子利用的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说明我国人民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6 000年前的新时器时代。甲骨文及竹部文字19 5 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6 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汉字起源于原始社会崩溃的仰韶文化,而"竹"字的原始符号则应在此之前就已出现了,因为只有竹子已为人所用,才须为其创造一种文字符号来表示。实际上,在7 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原始社会遗址内也发现了竹子的实物,可见在原始社会时期竹子和人们的  相似文献   
7.
投稿指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9):1806-1807
<正>来稿可用中文或英文撰写,用英文撰写的论文,请附上较英文摘要更为详细的中文摘要。用中文撰写的论文,应附较中文摘要更为详细的英文摘要,格式严格遵照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定的《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撰写。投稿前请登陆本刊网站下载《投稿承诺书》,按照文章署名顺序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确保论文未一稿两投。凡查出并证实的存在侵权或泄密行为的稿件,将由作者承担一切后果。作者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编辑部可以对稿件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则请作者考虑。  相似文献   
8.
图要具有自明性,应精选、精制,其内容不可与文字、表格重复。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写词和文字等须与正文一致。病理组织照片,应在文题后的括号内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必要时应附有表示目的物尺寸大小的标度。  相似文献   
9.
1.本学报为半年刊,专载有关实验生物学的创作性论文和记录研究成果的简报。2.本报文字以中文(语体文)为主,可附其外文摘要(暂以俄、英、法、德四国文字为限)。3.所有稿件均须经编辑委员会送请专家审查,并经编辑委员会校阅通过后,始交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报文责全由作者自负,但来稿经审查后,认为内容须加以整理时,得寄回作者自行修改后,再行刊登,不登之稿妥为寄还。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地图衣属部分物种的分类地位,该研究以中国西南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表型特征(形态学、解剖学和化学特征)和基因型特征(ITS序列)相结合的方法,对地图衣属(Rhizocarpon Ramond ex DC.)地衣物种进行分类学研究,初步探讨该属物种表型与基因型的对应关系。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该属1新种——四川地图衣(Rhizocarpon sichuanense Y. M. Zhang, L. Hu&W. C. Wang, sp. nov.),该新种与相近种黑灰地图衣(Rhizocarpon cinereonigrum Vain.)和中华地图衣(Rhizocarpon sinense Zahlbr.)的主要区别:地衣体裂片较为分散,表面呈龟裂或者亚鳞叶状;下地衣体黑色,明显;孢子较大,为[(27~)32~42.5]μm×[12.5~17.5(~20)]μm, TLC检测含有巴巴酸。在系统发育中,该新种与黑红地图衣[Rhizocarpon badioatrum(Fl9rke ex Spreng.) Th. Fr.]在同一个进化分枝上,但黑红地图衣的地衣体裂片连续不分散,孢子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