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戴焱 《生物学通报》2001,36(5):38-38
在初中生物第一册“根对水分的吸收”一节内容中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根毛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安排了萝卜吸水和失水的演示实验。但是在此演示实验中 ,只是根据萝卜块变硬变软而推断植物细胞可以吸水也可以失水 ,似乎不够严谨。为了使该实验更加严谨、科学 ,我们对其做了些改进。1 准备在上课前一天 ,组织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准备工作 ,把 1个约 2 50 g重的萝卜去掉皮后分成 3份 ,用刀仔细、耐心地削 ,直到在天秤上称出等重的 3块萝卜块。再取3只烧杯 ,A烧杯注入盐水 ,放入 A萝卜块 ,烧杯内液面控制在 2 0 0 ml刻度上 ;B烧杯注入清水 ,放入…  相似文献   
2.
1倒挂饮料瓶——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的简易装置1.1方法和原理取气密性能完好的废饮料瓶.在盖子上钻上小孔,饮料瓶里装满清水和适量水草后拧紧瓶盖,用绳线系牢瓶体,将瓶口朝下倒挂在向阳的墙壁或树权上,因为大气压强的作用,瓶中水不会泄漏。在温度适宜和光照充足并有CO2源等条件下,瓶内水草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瓶内压强增大.  相似文献   
3.
全日制普通高中生物选修教材实验三——学习细菌培养的基本技术,这一实验中培养基的制作部分,介绍的方法步骤.有的过于简单,有的有缺憾,致使学生操作中出现许多问题,如培养基沾附试管口、棉塞脱落、斜面有冷凝水等。本人对这些容易出问题的步骤,进行多次改进,效果较好。现将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如何上好实验课 ,切实达到培养学生生物学能力 ,这是生物教师长期以来教改的课题。在实践探索教学中 ,我尝试运用启发式教学思想 ,将验证实验改革为探究实验 ,取得了良好效果。1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实验室探究式实验课 ,最大的特点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如果学生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不带着问题走进实验室 ,探究式实验将失去其意义。因此在上实验课之前 ,教师要充分启发学生提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实验室。如学习了食物的消化后 ,教师启发学生 :你是否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于是学生开动脑筋想…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许多高校将人类指纹花样分析引入遗传教学实验中,作为数量遗传的模型。但这个实验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什么样的指纹是合格的,如何印取合格的指纹,一些复杂的指纹花样如何辨别等均未能详细说明,影响实验效果。拟就上述这些问题做一些补充介绍。此外.还介绍了如何用数码影像方法代替传统的放大镜、解剖镜,阅读指纹并计数指嵴数。实践证明,数码影像方法不仅可以简化操作,并可以很好地呈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2004年3月至6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将2004年版高中生物学新教材中8个实验的预做和摄像工作放在绍兴一中,笔者有幸承担了其一“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这一实验。通过实验预做,对这一实验有了亲身的探究经历。现将实验中涉及到的有关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教学参考的形式展示出来,与同行共商讨。  相似文献   
7.
草履虫常年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和培养草履虫的资料不少,若常年进行大规模培养草履虫就较难控制。经多年探索,取得一种常年采集、培养和综合利用草履虫,解决轮虫、枝角类,水螅、涡虫等淡水无脊椎动物饲养问题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8.
北师大版《生物学》7年级下册第8章“维生素C的检测”和“淀粉和葡萄糖透过透析袋的差异”是教学效果很好的两个实验,但在一些地方实验材料吲哚酚试剂和透析袋难以在市场上买到,而使活动无法开展。我校生物学教师经过反复实践和探索.找到了两种实验材料的替代品,实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汤浩 《生理通讯》2004,23(2):47-48
教学实验中如何“授之以渔”,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其能在大学学习阶段得到更多锻炼和启迪,培养提高其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这是教育改革一直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细胞融合技术是研究细胞遗传、基因定位、细胞免疫、病毒和肿瘤的重要手段。所谓细胞融合 ( cell fusion)又称体细胞杂交 ,是指用人工方法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细胞融合成 1个双核或多核细胞 ,不经有性过程而得到杂种细胞。自细胞融合技术 ( Barski,1961)创建至今 ,依据融合过程采用的助融剂的不同可分为 :1)病毒诱导的细胞融合 ;2 )化学因子诱导的细胞融合 ;3 )电场诱导的细胞融合 ,此外还有激光诱导的细胞融合。在保证助融剂及操作技巧的前提下 ,细胞融合成功与否及融合率取决于实验所选择的亲代细胞。目前 ,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医学院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