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陈虎彪  诚静容   《广西植物》1992,12(2):97-98
<正> 多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根状茎粗短、根簇生。稍粗,具浓香,匍枝细长,具对生三裂叶或不裂叶。茎挺直,单生,具纵棱,下部常被粗白毛,向上除节部外渐光滑。基生叶具长柄,羽状3—5裂,或为单叶;茎生叶对生,羽状全裂,顶裂片与侧裂片同形,但较长大,侧生裂片1—4对,椭圆形,长卵形或披针形,长1—6厘米,宽0.5—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稍下延,边缘具齿,稀全缘或波状,两面被短白毛。伞房状聚伞花序顶生和腋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刺脉实蝇族Acanthinevrini一新属三新种,即墨实蝇属Cyaforma gen. nov., 神峨墨实蝇C.shenonica sp.nov., 西藏川实蝇 Ortalotrypeta tibeta sp.nov., 单鬃川实蝇 O.singula sp.nov。  相似文献   
3.
川百合花粉管的生殖细胞分裂过程中微管骨架的分布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透射电镜辅以免疫荧光定位技术研究了川百合 (Lilium davidii Duch.)花粉管中生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动态和微管分布的关系。在生殖细胞分裂前和有丝分裂前期 ,电镜观察一直未见微管结构 ,但免疫荧光图象显示生殖细胞中有微管蛋白存在。直到分裂的前中期—中期 ,染色体出现 ,它们沿花粉管的长轴前后排列 ,横向的着丝点对相应地一对对地纵向排列。这时 ,生殖细胞中才出现大量微管 ,它们分布于细胞周质区和染色体之间 ,并跨越染色体的整个长度。前中期—中期开始时 ,只有 1~ 2对着丝点从横向转为纵向 ,微管垂直插入着丝点形成着丝点微管 ,而非前人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到的微管与着丝点侧向联接的图象。随着横向的着丝点对逐渐转变成纵向的过程 ,着丝点微管数量逐渐增多 ,但不形成典型的纺锤体。分裂后期 ,染色体交错分离 ,微管的分布与前中期—中期的基本相同。晚后期 ,染色体呈明显的两群 ,除极区和细胞中央区有微管残余外 ,大部分微管消失。通过染色体长度的测量 ,间接证明了分裂后期 B的存在。分裂末期的晚期 ,核膜形成后 ,在两精核之间的区域 ,微管数量开始增多。此区可能代表用免疫荧光所观察到的微管重叠区。细胞板出现后 ,微管消失  相似文献   
4.
石铸 《植物分类学报》1994,32(4):365-368
本文对作者本人在1983年《中国植物志》第76卷第一分册12l页上针对川甘亚菊处理过宽的问题,重新作出了订正。本文确认川甘亚菊、灰叶亚菊、深裂亚菊及下白亚菊分别为不同的种,并作出了这四个种的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败酱科和川续断科的一些种类有像菊科的特征,因而它们与菊科的亲缘关系常被分类学家认为是较近的。 缬草也有冠毛 七、八月份,在我国东北到西南的高山上,正是百花盛开的时节,各种草花五颜六色,令人目不暇接,空气中瀰漫着浓郁的芳香,熏人欲醉。在这迷人的花海中,有一种草高众一头(高达1.5米),极为显眼。它的茎顶是一个平展宽  相似文献   
6.
野外川金丝猴声音行为的主要类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保国  罗时有 《兽类学报》1993,13(3):181-187
川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a)栖息于高山森林中,营树栖生活,其声音通讯在社群活动中有重要意义。通过长期野外行为的观察和声音的录制,本文报道了川金丝猴在野外自然活动条件下声音行为的主要类型,明显可以辩别出惊异声、警戒声、警告声、呼唤声和安静状态下的叫声,并进行了声谱分析,发现其声谱的差异主要与声音目的有关,同时描述了每类声音发出相伴随的群的行为和身体运动的变化,讨论了笼养条件下和野外状况下川金丝猴声音行为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探索人工林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林下群落的谱系结构,可以为森林群落构建机制的解释和生态修复等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选择川中丘陵区不同林龄(15~24年、25~34年、35年以上)的人工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纯林为对象,基于被子植物分类系统Ⅲ谱系框架,选择净亲缘指数(NRI)和最近类群指数(NTI),研究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林下灌草层的谱系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5~24年人工柏木林的林下灌草层物种的组成均表现出了谱系发散(NRI<0,NTI<0),即共存物种亲缘关系疏远;25~34年林下灌草层的谱系结构趋于谱系随机;35年以上的林下灌草层的谱系结构表现为聚集(NRI>0,NTI>0)。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林下灌草的谱系多样性指数均表现出显著正相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林下灌木层之间的NRI指数均呈显著差异,草本层之间NTI的指数也表现出同样的结果;处在25~34年和35年以上林下草本层之间的NRI以及灌木层之间的NTI均无差异,而与15~24年的相应指数呈显著差异。从同一林龄不同林下层之间的比较看,灌木层的谱系结构指数显著不同于草本层;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人...  相似文献   
8.
川党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从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根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本文报道其中的10个。经光谱法证明,它们依次是9,10,13,-三羟基-反-11-十八烯酸(9,10,13-trihydroxy-(E)-11-Octadecenoic acid)1,(6R,7R)-反,反-十四烷-4,12-二烯-8,10-二炔-1,6,7-三醇[(6R,7R)-E,E-tetradeca-4,12-diene-8,10-diyne-1,6,7-triol]2,蒲公英萜醇,蒲公英萜醇乙酸乙酯,木栓酮,α-菠甾醇,α-菠甾醇-β-D-葡萄糖甙,α-菠甾酮,香荚兰酸,5-羟甲基-2-糠醛。其中化合物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获得,并有PGE样活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裂叶翼首花的化学成分田军,吴风锷,邱明华,聂瑞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昆明650204)(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CHEMICALCONSTITUENTSFROMPTEROCEPHALUSBRETSCH...  相似文献   
10.
庄剑云  魏淑霞 《菌物学报》1992,11(Z1):131-133
裸堆串孢锈菌属以冬孢子单孢串生为主要特征,孢子堆裸露缺包被,外观酷似柄锈属的孢子堆。此属已知7种。寄生于菊科,大戟科和荨麻科植物,6种分布美洲,1种分布东亚.本文报告亚洲仅知的一种,即寄生于宽叶孢麻Urtica laetevirens Maxim.的川息尔堆串孢锈菌Baeodromus tranzschelii Azbukina,标本采自四川九寨沟(岷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