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山西七里峪茶条槭的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生命表特征、径级结构、存活曲线及不同海拔种群和不同龄级个体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研究了山西七里峪茶条槭的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规律.结果显示:(1)七里峪茶条槭种群径级结构呈现幼苗比例大,幼树、小树比例次之的规律,为增长型种群;(2)不同海拔种群中,1 300~1 600m为增长型种群,随着海拔的升高,种群结构逐渐趋于稳定成熟;(3)茶条槭种群的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Ⅲ,除1 400m和1 700m种群外,其它海拔种群存活曲线为Deevey-Ⅱ型;茶条槭种群不同径级的个体呈现出集群分布或随机分布,其空间分布格局随龄级增加而发生改变;(4)不同海拔高度种群的分布格局表现出从集群分布趋向随机分布的规律.研究表明,七里峪茶条槭种群的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特性,其幼苗储备丰富、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依存的微环境因素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石叶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北方的地域性石器工业之中也有石叶技术。最典型的实例是山西峙峪的,其特征是:1)制作技术简单;2)生产小型—中型石叶;3)石料的材料较好;4)在技术体系当中的作用较低。根据这些特征的有无,可以将中国北部的石叶技术划分为许家窑以前的阶段、许家窑阶段(10—3.5万年前)、峙峪—小南海阶段(3.5—1.7万年前)这样3个阶段。本文主张这3个阶段分别相当于欧亚大陆西部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  相似文献   
4.
运用TWINSPAN对山西七里峪茶条槭群落类型进行划分,并采用Patrick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Alatalo指数研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TWINSPAN将茶条槭群落的73个样方划分为10个群丛;各群丛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之间存在差异,群丛Ⅲ和Ⅶ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群丛Ⅰ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各群丛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之间的物种多样性也存在差异,多样性指数大致表现为草本层高于灌木层高于乔木层。土壤中的有机质、速效钾、含水量是影响茶条槭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作者选择位于舟山长峙岛西南淤泥质潮间浅滩,通过为期一年的采样(2014年7月—2015年6月),尝试探讨淤泥质岛礁潮间带有孔虫种群的季节性生态特征。共鉴定出有孔虫14属18种。有孔虫种群以玻璃质壳为主,占全群95%以上。优势种为Ammonia beccarii vars.,Elphidiella kiangsuensis,Cribrononion vitreum。研究结果显示:1)区域有孔虫总体平均丰度为850个/10cm~3,活体平均丰度为504个/10cm~3。丰度季节变化显著,秋冬季节总生物量仅为春夏季节的38%;2)活体与总体属种组成基本一致,以本地埋葬群为主,显示研究区潮流动力输送作用不强;3)区域潮间带有孔虫分带性不明显,国外研究中常见的属种Trochammina macrescens,Trochammina inflata和Miliammina fusca,在本区也有出现,但丰度显著减少;4)研究区有孔虫组合个体畸形率不超过5%,畸形个体以Ammonia beccarii vars.最为常见,可作为区域环境指示的敏感种。  相似文献   
6.
峙峪遗址碎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张俊山 《人类学学报》1991,10(4):333-345
本文对峙峪遗址出土的近七百件碎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碎骨主要是由于人工打击和动物啃咬造成的。在有人工打击痕迹的碎骨中,存在着打制骨器。在个别碎骨的局部表面有磨光的现象,推测是人类使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浙江舟山五峙山列岛夏季繁殖水鸟资源及其分布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9~2007年,对浙江舟山五峙山列岛自然保护区繁殖水鸟进行调查和监测,记录繁殖水鸟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其繁殖生态。在五峙山列岛繁殖的水鸟主要有黑尾鸥Larus crassirostris、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小白鹭E.garzetta、中白鹭Mesophoyx intermedia、大凤头燕鸥Sterna bergii、黑枕燕鸥S.sumatrana和蛎鹬Haematopus ostralegus等7种。自1988年保护区建立以来,尤其是近年来,五峙山列岛繁殖水鸟的种类和珍稀鸟类黄嘴白鹭的繁殖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黄嘴白鹭和大凤头燕鸥大繁殖群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保护区的保护价值,不同年份间鸟类总体数量保持相对稳定。五峙山列岛繁殖水鸟的资源和分布动态呈现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方面,由于繁殖资源限制,繁殖种类间存在竞争替换;另一方面,不同繁殖年间繁殖水鸟在不同岛屿的分布数量存在较大的波动。其内在的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探讨,这对有针对性地制订保护和管理对策,降低黄嘴白鹭的竞争压力,最大限度地提高保护区繁殖水鸟的多样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益人 《化石》2015,(2):35-40
<正>峙峪遗址发现已经50年了。然而,一个近乎伟大的遗址被遗忘在角落里太长时间,以至于"蛛网密布"、"满目疮痍",失去了它应有的光环。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慢慢揭开峙峪遗址的真正面目吧!生不逢时峙峪遗址位于山西省大同盆地西南朔州市黑驼山东麓峙峪河与小泉沟交汇处;遗址面积南北长100米,东西宽15米。石制品丰富,动物化石密集、发现烧石和烧骨等多块、人类枕骨一块、装饰品1件、各类动物牙齿5000余枚。其地  相似文献   
9.
运用TWINSPAN对山西七里峪茶条槭群落类型进行划分,并采用Patrick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Alatalo指数研究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TWINSPAN将茶条槭群落的73个样方划分为10个群丛;各群丛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之间存在差异,群丛Ⅲ和Ⅶ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群丛Ⅰ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各群丛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之间的物种多样性也存在差异,多样性指数大致表现为草本层高于灌木层高于乔木层.土壤中的有机质、速效钾、含水量是影响茶条槭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浙江五峙山列岛黄嘴白鹭的巢位选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是全球性受威胁鸟类。2005年7月, 我们在浙江五峙山列岛对黄嘴白鹭的巢位选择进行了研究, 共测量了74个巢。研究发现, 在0.99 hm2的馒头山小岛上, 黄嘴白鹭的巢呈聚集性分布, 平均巢间距为119.6 cm, 最小巢间距为15 cm。黄嘴白鹭对巢位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优先选择在灌丛, 尤其是那些相对较高的灌丛(高于50 cm)下营巢, 其次是较低的灌木(低于64 cm)内部和草丛上。多数巢存在遮蔽物。避风和遮荫是黄嘴白鹭巢位选择的主要要求。台风是决定五峙山列岛黄嘴白鹭巢位选择的最主要因素, 而高灌木的数量直接影响五峙山列岛黄嘴白鹭的繁殖成功和今后的资源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