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什么川藏线上会有如此多的病害?为什么一年到头地震、泥石流、塌方、雪崩不断?与川藏线打了几十年交道的中科院地质学家唐邦兴告诉我们,在横断山地区,整个地质结构都是十分疏松的,所以地质灾害频繁,这造成川藏线上出现了多处“卡脖子”路段:102、白马沟、然乌、义敦、二郎山…唐邦兴的结论是:想要根治几乎是不可能的,对自然灾害不能硬碰,让着它也是一种和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潘云唐 《化石》2003,(2):8-10
上期我们介绍了百年前诞生的著名地质学家王曰伦院士。现在我们又介绍另一位百年前诞生的著名地质学家张伯声院士。他们在有些方面似乎有某种相似。王曰伦诞生在东岳泰山南麓的山东泰安县。张伯声诞生在中岳嵩山东北不远的河南荥阳县。王曰伦后期学术成就主要是一“老”一“少” ,即古老地质时期 (太古代、元古代 )及晚近地质时期 (第四纪 )的地层与地史。张伯声后期学术成就也有这两个方面———“嵩阳运动”与“黄土线” ,再加上一个“地壳马赛克”(即“波浪镶嵌大地构造学说”。)从耕读家庭到学贯中西张伯声 ,字骏 ,190 3年 6月 2 3日…  相似文献   
3.
张维 《化石》2009,(4):57-59
1882年达尔文去世前,至少让他感到满意的是,进化论被自然科学界所接受了。达尔文的科学巨著《物种起源》论证了两个问题:第一,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当时绝大部分生物学家都相继接受了这个事实,进化论从此取代神创论,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基石。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对于这一重要思想,当时的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都心存疑虑,所以,适者生存是进化机制的思想,只吸引了少数追随者。  相似文献   
4.
王军 《古生物学报》2011,(1):后插1-后插2
国际著名古植物学和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星学教授逝世已近半年,我们十分沉痛地悼念他. 李星学教授,字行之,1917年4月8日出生于湖南郴县(今郴州市)人.1942年7月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1942年一1950年在中央地质调查所任技佐、技士,1950年一1951年在中国地质工...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巴丹吉林沙漠里呆了两天,离开的时候它对我们还是一团谜。走进沙漠之前就听说阿拉善人有个说法,阿拉善不同的沙漠颜色是不同的,巴丹吉林沙漠是青黄色,乌兰布和沙漠是红黄色,腾格里沙漠是深黄色。地质学家的解释很简单:那是因为形成沙子的基岩不同。而有人说那是与沙丘大小、形状和走向不同而对阳光的反射不同造成的。在不熟悉沙漠的人的眼里,根本看不出它们细微的颜色差别,这些说法自然增加了沙漠的神秘感。  相似文献   
6.
在20世纪前半叶,有一批瑞典地质古生物和地理学家,活跃在我国的学术界,他们的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地质学家安特生以他倡导的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发掘和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发现在学术界广为人知;而斯文赫定更是以自己罗布泊探险和发现楼兰遗址而蜚声中外。比较而言,人们对古生物学家布林的贡献却所知甚少。  相似文献   
7.
潘云唐 《化石》2011,(1):58-60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顾知微先生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矿产勘查学家、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科普作家。他光辉的人生有着传奇般的色彩。他于1918年5月10日生于江苏南京市江宁县。他虽出身世代官宦的名门望族,但却家道中落,三岁丧母,十三岁丧父。依靠亲戚抚养,凭借个人艰苦奋斗、成绩优异而就读于江苏省立南京中学,1938年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42年毕业。早年在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1948年曾获中国地质学会的第四届“许德佑先生纪念奖金”。他不但才智过人,而且思想进步,  相似文献   
8.
经过地质学家多年的努力,现今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的、能够在找矿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指示植物主要有以下几类。在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北部森林覆盖区内,普遍分布着一种白桦树。白桦树的树皮(包括内、外  相似文献   
9.
潘云唐 《化石》2003,(3):34-36
原长春地质学院院长喻德渊先生 ,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他 190 3年生于江西萍乡县 ,今年是他的百年诞辰。他自幼家境贫塞 ,却刻苦钻研 ,成绩优异。他 192 3年毕业于萍乡县立中学 ,考入北京大学理科预科。192 5年转入地质系本科。 192 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并从事革命活动。 192 7年遭军阀迫害辍学流浪。 192 8年入李四光领导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理员。192 9年回北京大学地质系复学 ,跟上了原班 ,同年毕业。回中研院地质所任助理研究员。1931年晋升副研究员。 1937年晋升专任研究员。抗日战争爆发后 ,借调到经济部资源委员会…  相似文献   
10.
张洪钢 《化石》2016,(3):41-42
正为庆祝第40个"国际博物馆日",结合2016我国传统"猴"年的到来,由辽宁古生物博物馆、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沈阳师范大学等联合主办的"从猿到人"化石特展于5月21日起在沈阳举行。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廷栋院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院士等地质古生物学界和博物馆界的专家学者,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及化石保护管理部门领导以及沈阳师范大学的师生代表等150余人出席了21日在辽宁古生物博物馆举行的特展开幕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