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5 毫秒
1.
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的建立及其胚状体的发生。已继代培养三年零六个月共30多代的鳞芽愈伤组织,目前仍有分化能力。通过愈伤组织形态细胞学的观察,发现伊贝母体细胞无性系形成小鳞茎的途径有二:一是由特化了的愈伤组织表皮细胞。经多次分裂发育成不定芽而形成小鳞茎;二是由愈伤组织表层或内层特化了的胚性细胞,经多次分裂发育成胚状体而形成小鳞茎。不定芽和胚状体的形态发生是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2.
伊贝母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过程中的染色体变异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通过解聚-聚合循环过程纯化鸡脑蛋白,免疫家兔得到抗血清。采用免疫酶标技术显示出伊贝母愈伤组织细胞内的微管网络。用1%T ritonX-100洗去细胞内其它成分,用8%NaN3消除内源过氧化物酶活性。实验结果提出了一种显示植物细胞内微管网络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伊贝母(F.pallidiflora Schrenk)胚性愈伤组织接种于NAA 1.0mg/L+6-BA2.0 mg/L的MS培养基上,在培养10天前可产生大量单细胞到多细胞胚性细胞团,培养10至15天,逐渐形成大量球形胚。利用这样一个实验体系,在培养0、1、2、3和4天后加入放线菌素D(AMD,20μg/ml)和环己亚胺(CHM,20μg/ml),继续培养至第6天,分析大分子代谢动态和观察胚性细胞团的形成情况;培养6和10天后加入同样浓度的AMD和CHM。继续培养至第15天,分析大分子代谢动态及观察球形胚形成情况。结果表明:(1)培养0、1、2、3和4天加入AMD的分别抑制胚性细胞团的100%、63%和45%,加入CHM的抑制100%、85%和75%,培养6和10天后加入CHM抑制球形胚的100%和75%;(2)DNA、RNA和蛋白质在胚性细胞团和球形胚形成时出现两个峰值,其中RNA变化剧烈,最早出现峰值。AMD和CHM分别抑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3)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在胚性细胞团和球形胚形成过程中顺序表达,AMD和CHM分别在转录和转译水平上对其进行规律性抑制。根据以上结果,本文对伊贝母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5.
关于伊贝母微体繁殖植株再生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用组织培养方法,分别以伊贝母种胚切段、鳞瓣切块、幼茎切段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鳞茎和胚状体诱导,并通过三种途径即①器官发生型途径;②器官型途径;③类胚体途径得到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6.
7.
伊贝母组织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组织培养和细胞液印迹直接荧光观察法相结合,建立了伊贝母组织培养生物合成高含量贝母碱的技术,并通过薄层层析和薄层扫描对贝母生物碱的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组织培养物还是栽培贝母中都含有母碱的主要成分-西贝素。但根中贝母碱的成分要比其它组织或器官中更为复杂,含量和活性也较高。继代培养8代的不定芽和不定根中贝母碱的含量分别高于栽培5年贝母根的0.01%和0.02%。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伊贝母药材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伊贝母药材水溶性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科学评价和有效控制其质量提供可靠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DAD方法,以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和水,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25℃,检测波长:260 nm。采用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软件,对29批野生与栽培伊贝母药材进行指纹图谱分析。结果:29批伊贝母药材中有14个共有特征峰,建立了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各批次伊贝母药材相似度都在0.714以上,29批野生与栽培伊贝母药材可通过系统聚类分成5类,不同产地野生与栽培药材组成质量相似性较好,并定量测定了样品中的β-胸苷和腺苷。结论: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及定量分析均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可用于伊贝母药材的质量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条件下,伊贝母的组织器官每年都进行一次体面的营养更新。研究其生长发育和形态结构,认为它属于具有发达鳞茎器官的多年生短生物类型,它的更新芽的形成和生长,分别在3个生长季中进行。在人工条件下,生长发育过程可以加快进行。切除主芽能引起侧芽和不定芽的大量发生,并在两上生长季发育成苗。在组织培养试验中,1年内可磊量试管苗。  相似文献   
10.
伊贝母组织培养中体细胞胚的形成及细胞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