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9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以普通狗牙根[Cynodon dacylon(L.)Pers.cv.'Suncitv']颖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外加浓度在2.0~6.0mg/L的2,4-D,能高频率地诱导出高质量的胚性愈伤组织,其中以4.0 mg/L为最佳.胚性愈伤组织最佳继代及分化的培养方法为:用MS 2,4-D 4.0mg/L继代1~2次,然后转入1/2 MS 2,4-D 2.0 mg/L中继代1~2次,再在无激素的1/2MS中光照培养10 d,最后在MS 6-BA 3.0 mg/L中诱导分化,分化成苗率达31.7%.经电镜观察发现,胚性愈伤组织结构紧密,细胞较小,内容物丰富,而非胚性愈伤组织结构疏松,细胞巨大,内含一大液泡,几无细胞器.  相似文献   
2.
盆栽非洲菊基因枪介导法转化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非洲菊盆栽品种为材料,研究了BA和NAA不同浓度组合对不定芽诱导增殖的影响;基因枪介导法转化的不同轰击距离对转化率影响。结果表明:1.5mg/LBA的培养基上增殖倍数最高,高达8.96倍;9cm的目标轰击距离转化效率最高,达到10.9%。建立了非洲菊盆栽品种的再生和转基因体系,为非洲菊基因工程育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南湖菱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湖菱(Trapa acornis Nakano)种子为外植体,在1/2 MS和NItsch液体培养基上均可萌发成无菌苗;无菌苗带芽茎段在Nitsch+6-BA 0.5mg/L+NAA 0.2mg/L+0.5%活性炭的增殖培养基上,增殖倍数可迭3.4;壮苗后转入1/2 MS+NAA 0.2mg/L+1.5%活性炭的生根培养基,生根率80%以上。  相似文献   
4.
温郁金内生拮抗细菌B-11的分离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植物内生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具有巨大的潜在开发与应用价值。【目的】对温郁金内生细菌进行分离鉴定,并从中筛选出具有生防潜能的菌株。【方法】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温郁金根茎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并利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初步鉴定;采用平板对峙法以铁皮石斛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供试菌株对温郁金内生细菌进行拮抗菌的筛选;通过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拮抗菌株B-11的分类地位;以6个不同属的植物病原真菌为供试菌株对拮抗菌株B-11的抑菌谱进行测定,并研究其对病原菌菌丝的影响;利用特异性平板和MALDI-TOF-MS检测技术对拮抗菌株B-11产生的抑菌物质进行检测;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研究拮抗菌株B-11对铁皮石斛炭疽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从温郁金根茎中分离得到25株内生细菌菌株,这些细菌菌株分属于12个属,其中芽孢杆菌属为优势菌属,占分离菌株的28%;通过初筛获得8株对C.gloeosporioides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其中菌株B-11的抑菌活性最强,经鉴定该菌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lliusvelezensis);抑菌谱测定发现菌株B-11能够对供试的属于不同属的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显微观察发现经对峙培养6 d后这6种病原菌的菌丝体出现畸形膨大、分枝增多等现象;特异性平板检测结果表明拮抗菌株B-11能够产生蛋白酶、β-葡聚糖酶和嗜铁素,但不产生几丁质酶;MALDI-TOF-MS检测结果表明拮抗菌株B-11能够产生伊枯草素、丰源素和表面活性素3种脂肽类抗生素,其中伊枯草素的产量最高;离体叶片接种实验表明,拮抗菌B-11的离心去菌发酵液对铁皮石斛炭疽病的防治效率可达64%。【结论】温郁金根茎含有丰富的内生细菌资源,其内生细菌菌株B-11有潜力作为开发抗真菌代谢物和新药物的重要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5.
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氰丙氨酸合酶的活性变化与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秀水11)种子在吸涨3d后氰丙氨酸合酶(CAS)活性才开始出现,其根、叶和胚乳中的CAS活性在萌发过程中均呈不断上升趋势,根中的CAS活性始终明显高于叶和胚乳,而萌发前期叶片CAS活性明显高于胚乳,但后期二者几乎相当。电泳结果显示其叶片、根和胚乳中均含有两种CAS同工酶,根和胚乳中CAS1(迁移率较小者)的活性明显高于CAS2(迁移率较大者),而叶片中二者的活性相差不大。叶片细胞质中上述两种CAS同工酶都有,而线粒体中只有CAS1,叶绿体中两种CAS都没有。  相似文献   
6.
烟草叶片中氰丙氨酸合成酶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氰丙氨酸合成酶(CAS)活性的测定方法,KCN预处理可诱导烟草叶片中的CAS活性。  相似文献   
7.
转化双价防卫基因获得抗纹枯病水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将水稻几丁质酶基因(RCHIO)和苜蓿β-1,3-葡聚糖酶基因(AGLU)串联构建于一个表达质粒pZ100,经农杆茵介导法转化粳稻台北309,获得15个阳性独立转化子。T1代植株经Southern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了水稻基因组;经Northern检测,表明外源基因在RNA水平表达,在株系间有差异,2个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类似。T1代植株经纹枯病病茵接种鉴定,表明各株系对纹枯病具有不同的抗性,且抗病能力与2个外源基因的RNA表达水平有剂量关系,并获得了2个酶基因高表达且对纹枯病具有较高抗性的T1株系,可作为进一步进行分子育种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采用 3个试验研究转几丁质酶和苜蓿 1,3- β -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水稻对土壤弹尾目昆虫和环节动物线蚓的影响。①平皿实验 :观察弹尾目与转基因水稻组织间的营养关系及其在无土壤情况下对弹尾目昆虫繁殖率的短期影响 ;②土壤 -植物残留物单物种微宇宙试验 :观察土壤中不同转基因水稻组织含量对土壤动物繁殖率的短期影响 ;③土壤 -植物残留物多物种微宇宙试验 :模拟大田状况 ,观察多物种共存较长时间后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动物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Folsomiacandida取食新鲜转基因水稻叶片和根组织 2 1d后 ,繁殖率比野生型水稻组分别降低 4 5 1% (F1,8=9 9,P <0 0 5 )和 30 5 % (F1,8=5 8,P <0 0 5 ) ;在掺有转基因水稻组织 (30g/kg)的土壤中 ,F .candida 2 1d后的繁殖率比野生型水稻组下降 19 3% (F3 ,16=3 6 ,P <0 0 5 ) ;在掺有转基因水稻组织土壤 (30g/kg)的多物种实验中 ,转基因水稻组中的F .candida、Enchytraeuscrypticus16周后的密度比野生型水稻组分别降低 19 4 % (F1,48=6 8,P <0 0 5 )和 38 0 % (F1,48=6 4 2 ,P <0 0 0 1) ,而Sinellacurviseta的密度升高 84 8% (F1,48=6 4 2 ,P <0 0 0 1)。因此 ,转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双价基因水稻对土壤弹尾目和线蚓都是有影响的 ,对某些种类表现  相似文献   
9.
综述近年来生物技术在凤梨科植物中的应用进展,重点介绍凤梨科植物组织培养研究及其常见问题,概述了凤梨科植物遗传转化的研究现状,并对一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