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胚后发育各时期胃肠道中5-羟色胺(5-HT)细胞的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林蛙胃中的5-羟色胺阳性细胞最早在第38期被检测到,小肠和大肠最早出现在第41期。从41期开始,5-羟色胺细胞分布于胃、小肠和大肠中,在同一发育时期中,胃部分布密度最大。同一部位在不同发育时期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密度不同,其中胃内5-羟色胺细胞在38期和43期分布最多,分布密度分别为1.8±0.62和1.8±0.89,45期分布数量最少,分布密度为1.1±0.31;小肠中5-羟色胺细胞在41期和43期分布最多,分布密度均为1.2±0.41,在44期和45期分布最少,分布密度分别为0.7±0.49和0.7±0.47;大肠中5-羟色胺细胞在第42期分布最多,分布密度为1.2±0.41,在44期分布最少,分布密度为0.7±0.47。5-羟色胺细胞最早分布在上皮细胞之间,随着胃肠道发育的日渐完善,在上皮基部或腺泡上皮之间也有分布。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有圆形、椭圆形、锥体形、长梭形和三角形。推测5-羟色胺阳性细胞的出现时间、形态以及分布型是与黑龙江林蛙的个体生长发育需要、胃肠道各段的功能以及食性转变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酶标技术ABC( 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法,对水鼩鼱(Neomys fodiens)消化道内5-羟色胺(5-HT)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5-羟色胺阳性细胞仅在肠内分布,食管和胃处没有分布.细胞分布密度曲线呈抛物线型,空肠部分布密度最高,十二指肠部次之...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血液生理和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测定结果进行了t检验。结果显示,中华蟾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中白蛋白(ALB)、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葡萄糖(Glu)、血清钙(Ca)、血清氯(Cl)、血清磷(P)、血清镁(Mg)、尿素(Urea)、血清钠(Na)雌雄问均差异不显著(P〉0.05);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钾(K)两项指标雌雄之间差异显著(P〈0.05);肌酐(Cre)在雌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从测定结果可看出中华蟾蜍雌雄间血液生理生化值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刘林  李淑兰 《植物学通报》2003,20(5):585-588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非洲狼尾草珠心组织中细胞核穿壁运动。一个细胞核向相邻细胞转移时,可以进入一个或多个孔道:孔道直径0.33~0.68μm。处于穿壁状态的细胞核染色质不正常地浓缩,电子密度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瑞氏七鳃鳗五种不同组织(骨骼肌、心、肾、肠、鳃)中LDH同工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DH同工酶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骨骼肌中含有五种LDH同。酶,即LDH1、LDH2、LDH3、LDH4、LDH5,鳃含有LDH1和LDH4而肾和心只含有LDH1,肠只含有LDH4。  相似文献   
6.
风疹病毒(RV)引起儿童出疹性疾病,更严重的是致胎儿畸型。自从报道风疹病毒分离成功之后,各家相继建立了许多风疹病毒株,并对其生物学性状作过许多报道。近几年国内也有分离病毒成功的报道,但是国内尚未见到对风疹病毒株生物学性状研究的报告。我们采用原代兔肾细胞分离长春地区风疹病毒数株,并对其中的RV-814株生物学性状进行了部分比较实验观察,以便为今后制备减毒风疹活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十三碳二元羧酸发酵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一株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 SP1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反复诱变获取一株难以同化烷烃的突变株SPUV56,摇瓶培养5d平均产酸量达72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25倍,并利用突变株SPUV56在137L自控罐上扩试,补加醋酸盐发酵,144h产酸量达153g/L,比不加醋酸盐发酵提高了29.7%。采用提 高搅拌混合效果和低溶解氧发酵过程控制方法,可有效地提高菌体的产酸能力,在20m3发酵罐中发酵生产十三碳二元羧酸,总培养时间144h,产酸量可达172g/L,放罐体积15.0m3,产量为2.25t。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5-HT抗血清研究40周HBK-SPF鸭胃肠道内的5-HT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并探讨其分布型的成因及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果5-HT细胞主要分布于十二指肠及其以下部位,腺胃偶见,分布密度近似呈波浪形,其中以直肠分布密度最高,小肠呈U形分布。5-HT细胞的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等,主要分布于胃肠粘膜上皮之间、上皮基部、固有膜以及腺泡上皮之间等。结论40周HBK—SPF鸭5-HT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有关;根据其形态,我们认为40周HBK—SPF鸭胃肠道内5-HT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消化道嗜银细胞胚后发生的形态学特征及分布规律,采用Grimelius银染法,对30~46期的极北鲵幼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嗜银细胞在食管、胃、小肠各部分的发生时间不同。胃中的嗜银细胞在第41期出现,小肠中的在第42期出现,食管中的在第43期出现。嗜银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椭圆形、梭形和锥体形,大多分布在消化道黏膜上皮之间。根据嗜银细胞的形态判定其可能具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重功能。极北鲵胚后发育消化道各部位嗜银细胞出现顺序的不同可能与其消化生理活动及个体生理活动的变化相适应。  相似文献   
10.
人为干扰对城市地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人为干扰导致植物多样性下降是当前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尤其在城市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植物多样性降低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稳定性。本文以太原地区为例 ,着重分析了人为干扰对城市地区植物生境、物种多样性和生长发育等的影响 ,找出了城市地区植物多样性与人为干扰强度之间的关系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地区植物多样性保护 ,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 ,为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城市地区植物多样性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