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东方蝾螈Synops orientalis的肝脏进行了组织学观察.结果 如下:东方蝾螈肝脏分为5叶,每叶由许多肝小叶组成.中央静脉位于小叶中央,肝细胞排列成肝细胞索(肝板),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周围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索或肝细胞团之间的间隙为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肝血窦,窦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间有枯否氏细胞,其核为细长状,有数目不等突起.肝细胞间有狄氏间隙,肝细胞呈多边形,胞核为圆形或卵圆形.肝实质内有大量色素沉着.并将东方蝾螈肝脏和其他动物肝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目的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以持续性肠道非特异性炎症为特征,通常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临床上仍无特效性的治疗手段。IBD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涉及免疫、环境及遗传等因素,这些因素共同诱导肠道炎症、黏膜损伤和修复。肠道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宿主基因易感性及肠道黏膜免疫三方面共同参与了IBD的发病机制。本文从消化道微生态角度出发,对目前IBD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研究现状、宿主-微生物间免疫应答及益生菌治疗等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的肠道内栖息着数量巨大的微生物,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细菌,其在维持内环境稳态、调节能量代谢等方面发挥着复杂的作用。婴幼儿肠道细菌的定植起始于子宫内阶段,在围产期及出生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其组成结构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孕周、分娩方式、母乳的喂养等。现总结近期关于婴幼儿肠道菌群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探讨其在婴幼儿肠道的定植过程及影响其演替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4.
消化道微生态参与人体多种生理及病理过程,是消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消化道微生态可能与急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等胰腺疾病关系密切,但学术界很少关注。慢性胰腺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结构失衡,并易伴发小肠细菌过度生长。肠道菌群可能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等IgG4相关性疾病关系密切。急性胰腺炎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结构变化,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和细菌移位在急性胰腺炎疾病进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同类型和疾病程度的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特征仍不清楚。牙周疾病和口腔微生态失衡会增加罹患胰腺癌的风险,但胰腺癌时肠道菌群的具体变化及作用仍不明确。本文就各类胰腺疾病背景下的消化道微生态研究现状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粪微生态制品体外保存方法,为粪微生态制品的保存及运输提供依据。方法将新鲜粪微生态制品按照加入甘油、蔗糖保护剂的不同以及制备冻干粉的方法分为6组,用10倍稀释法稀释粪菌液,微量点样法将各浓度的粪菌液涂于Wilkins-Chalgren培养基,30℃恒温箱中培养并计数。在保存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时复苏部分微生态制品,用同样的方法培养并计数。结果粪微生态制品活菌数随时间递减,在2周内下降速度最快,递减105~107数量级。结论甘油、蔗糖这两种保护剂以及冻干粉的制备对粪微生态制品的保存差异不大,新鲜粪微生态制品仍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地震后消防救援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及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方法:选用创伤后应激评定量表(PCL-C)和中文版事件影响量表(IES-R),对灾后三个月内消防员310人进行评估。结果:灾后三个月内PTSD症状的总发生率为35.3%;地震救援组和基层消防组IES-R得分显著高于一般院校组,但地震救援组和基层消防组得分无显著差异,PCL-C得分结果与之类似;恐惧、创伤经历和救援失败等是PTSD症状的影响因素。结论:消防员是职业心理创伤的高危人群,地震后消防救援人员PTSD症状发生率较高,应给予及时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儿与健康儿童的肠道菌群利用不同碳水化合物产生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的差异。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10月解放军总医院儿科门诊的15例ASD患儿为研究对象,并匹配15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粪便,稀释成10%悬浊液,然后分别接种到以乳果糖(LAU)、乳糖(LAT)、棉籽糖(RAF)、低聚半乳糖(GOS)、低聚异麦芽糖(IMO)和低聚甘露糖(MOS)为单碳源的肠道微生态小型模拟发酵系统中批量发酵24 h,检测SCFAs浓度、底物降解率和产气气压。结果 ASD组患儿粪便SCFAs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YCFA(无碳源对照培养基,蛋白发酵为主)培养基发酵后总SCFAs、乙酸和丙酸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09、-2.509、-3.007,P=0.011、0.011、0.002);在添加LAT、RAF、GOS、IMO和MOS的培养基发酵后总SCFAs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85、2.344、2.675、2.344、2.302,P=0.016、0.019、0.007、0.019、0.021),而含LAU的培养基发酵后,两组研究对象总SCFAs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SD患儿肠道菌群利用蛋白发酵产SCFAs能力显著低于健康对照,利用碳水化合物产SCFAs能力显著高于健康对照。6种发酵底物中,乳果糖是最适合ASD患儿的碳水化合物,有改善ASD患儿肠道菌群产SCFAs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电脑游戏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休闲方式,随之而来的是对于游戏成瘾的担忧.但目前对于游戏成瘾的诊断标准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本文总结了以往关于游戏成痣的诊断标准以及研究游戏成瘾的样本采集方式,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目的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发病机制不明,患病率逐渐增多,缺乏客观诊断指标,常规治疗主要依靠教育和行为训练,但效果十分有限。本研究通过胃肠镜粪微生态制品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治疗儿童孤独症1例,探索其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参照本课题组报道的方法,收集通过严格筛选的供体粪便,体外制备粪微生态制品。孤独症患儿,男性,8岁,确诊孤独症5年余,合并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静脉麻醉下,分别经胃镜、肠镜行粪微生态制品大肠和小肠注入。以临床评价、患儿的生活行为观察(来自患儿主要照顾者),孤独症行为评定检查表(autism behaviorchecklist,ABC),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进行治疗前后评估和对比。结果治疗前患儿ABC量表评分为112分,CARS量表积分为38分;治疗后8周,ABC量表评分降低至76分,CARS量表积分降低至32分,积分改善非常显著。语言、沟通、感觉、运动、自我照顾的各项能力整体提高,同时患儿在睡眠障碍、胃肠道症状、情绪方面有明显改善,尤其是胃肠道症状(呃逆)显著缓解。结论粪微生态制品移植对该例孤独症患儿的治疗,疗效明显,未见明显副反应,提示粪微生态制品移植对孤独症患儿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新疗法,但其长期疗效、不良反应有待多样本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