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寡核苷酸探针(CAC)5/(GTG) 5指纹的非放射性标记和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DNA指纹分析中,通常采用的是同位素32P标记DNA分子探针,可检测到微微克(pg)靶序列。但32P半衰期很短(仅有14天),使用和运输均不方便,32P还放出硬射线,对实验者身体造成损害,需要一定的防护措施,并且容易污染环境。因此,科学家们研制出了...  相似文献   
2.
2014年3月~4月,在西藏自治区察隅县记录到成小群活动的白领凤鹛,经过确认为西藏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3.
基于野外15个群落样方物种调查,对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密叶红豆杉(Taxus contorta Griffith)所在群落的结构、物种多样性、区系地理成分及密叶红豆杉的年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调查样地内共有维管植物53科116属154种,以蔷薇科、毛茛科、菊科、百合科等占优势;在科、属级区系分析中,热带成分分别占46.2%、18.0%,温带成分分别占53.8%、82.0%。(2)密叶红豆杉所在群落的建群种分别为乔松(Pinus wallichiana A.B.Jackson)、云南铁杉(Tsuga dumosa(D.Don)Eichler)和喜马拉雅冷杉(Abies spectabilis(D.Don)Spach),密叶红豆杉为下层乔木的重要伴生成分或优势成分。(3)从各群落内部比较来看,草本层的Margalef指数和Simpson指数在3个群落中都最高,说明群落的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最丰富,数量也最多;从群落间比较来看,乔松林灌木层和草本层的Margalef指数最高,乔木层的最低。(4)在3种群落中密叶红豆杉数量都呈增长趋势,且幼苗库较充足,在云南铁杉林和喜马拉雅冷杉林中,密叶红豆杉从幼苗到幼树的生长过程经历了较强的环境筛选。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月6日,在西藏自治区乃东县泽当镇羌哉村(29°16′29.634″N,95°49′44.202″E,海拔3 557 m)观察到2只雁,该雁全身以灰褐色为主,尾下覆羽为白色,脚为橙黄色,喙黑色、喙端有黄斑,嘴甲和鼻孔间有白色斑点,两胁具灰褐色黄斑。经鉴定为豆雁(Anser fabalis)(约翰·马敬能等2000,Mark 2009,曲利明2014)。查阅相关文献(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1983,赵正阶2001,郑光美2011,刘迺发等2013),确认  相似文献   
5.
西藏墨脱县发现长尾阔嘴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2015年10月21日,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德兴乡(29°20′9.97″N,95°19′13.20″E,海拔780 m)观察到阔嘴鸟2只,该鸟体长约25 cm,顶冠及颈背黑色,头顶具蓝色小点斑,喙呈黄绿色,脸及喉部呈黄色,眼后有一黄色点斑,体呈绿色且两翼有蓝斑,尾呈楔形(图1),经鉴定为长尾阔嘴鸟(Psarisomus dalhousiae)。MacK innon等(2000)认为该鸟种分布于西藏东南部,而Bruce(2003)在《世界鸟类手册》中引用了前者的描述。然而,因缺乏实际观察记录,之后我国鸟类学者的著作中均未将长尾阔嘴鸟列为在西藏有分布的鸟类(郑光美2011)。虽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0月至11月在岗日噶布山脉南翼山脉(即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境内),观察记录到猛隼(Falco severus)和白胸翡翠(Halcyon smyrnensis),经查阅以往文献,这两种鸟应为西藏自治区鸟类新纪录。10月31日至11月4日,在墨脱县德兴乡德兴大桥(29°19'23.21″N,95°17'29.23″E,海拔722 m)观察到猛隼2只,分别为黑色和栗红色,体型小于其他隼类,翅膀较长,尾较短;胸腹部为栗红色,区别于其他隼属鸟类(图1a)。11月2日对猛隼的捕食行为进行了观察。其休息时停于德兴大桥旁的枯树上,捕食时飞至空中,然后迅速  相似文献   
7.
兀鹫(Gyps fulvus)隶属于隼形目(Falconiformes)鹰科(Accipitridae),被列入CITES附录Ⅱ,在国内几乎没有相应的研究。作者于2013年6月5日在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33°6′52.2″N,85°39′9.18″E,海拔5 021 m)发现1只兀鹫。结合国内其他研究者的记录,此次发现增加了我们对兀鹫分布区的认识,表明了兀鹫在西藏的分布区可能被低估。根据以前研究者对兀鹫种群数量的估计值(100~300只)和平均群体大小(3只或4只或单只),以及本次的发现,我们认为兀鹫在新疆、西藏仍有未被发现的分布区,且在新疆、西藏的邻近省份可能存在其潜在分布区;此前兀鹫在西藏地区未有确切的观察记录或照片,本次记录可为西藏珍稀物种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