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85篇 |
免费 | 49篇 |
国内免费 | 71篇 |
专业分类
605篇 |
出版年
2018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5篇 |
2011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7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31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97篇 |
1992年 | 93篇 |
1991年 | 54篇 |
1990年 | 23篇 |
1989年 | 41篇 |
1988年 | 42篇 |
1987年 | 35篇 |
1986年 | 27篇 |
1985年 | 42篇 |
1984年 | 21篇 |
1983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7年 | 8篇 |
1956年 | 15篇 |
1955年 | 10篇 |
195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红章 《Entomologia Sinica》1996,(4)
欧洲伪叶甲Lagria hirta L.野外种群季节变化特点鲜明:成虫仅发生于6月底至8月初,幼虫除6月份外全年可见。基于野外观察和测量幼虫头宽,发现这种甲虫的生殖季节很短,在6至8月份;卵孵化后幼虫生长发育,在越冬前可达第3、4或5龄(个别达6龄);幼虫越冬后,经过总共8—10龄,于6月份化蛹。冬季幼虫发育减慢但不完全停滞(非参数型中数检验,P<0.01)。这项研究改变了以前的观点,即认为该甲虫的幼虫发育只有4或5龄,同时也对这种甲虫的生命周期研究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靜脈注射腎上腺素對組織胺引起的貓胃分泌不論在急性或慢性實驗,通常是双相的,開頭抑制分泌,接着增加分泌,兩相大小相似,有時第二相還稍為大些。在一次注射0.02—0.1毫克腎上腺素之後,整個效應過程歷時約10—15分钟。若用較長的間隔如每10—30分鐘收集一次胃分泌,則此双相效應就會被掩蓋,因而得出腎上腺素對貓胃分泌無明顯效應或有增加分泌的效應的結論,如Baxter等人所得到的一樣。 (二)在急性實驗中,刺激大内臟神經對组織胺引起的貓胃分泌有顯著的抑制效應。与腎上腺素的效應不同,刺激大內臟神經的效應通常是單相的。我們在工作中经常得到馮德培所长的指导。谨致谢意. 相似文献
3.
SEIXIANGYUN LINGCHENGJIAN 《Cell research》1993,3(2):131-139
By using the techniques of partial digestion of cell wall and selective extraction,we examined the cytoskeleton of wheat yong leaf cells under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A 3-dimensional cytoskeletal system,showing some new features,was observed.The cortical network located beneath the cross wall was an anastomosing organization.The association of nucleus with the cell wall by some skeletal filaments was also found.It is notice able that there were cytoskeletal filaments,which passed through cell wall and connected together with cytoskeletal arrays of adjacent cells,Thus,it is possible that an integral skeletal network existed within the yong leaf tissue of wheat. 相似文献
4.
5.
中国下泥盆统脊椎动物化石组合层序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本文综合了滇、黔、川、桂等地的一些早泥盆世地层剖面中的脊椎动物化石的出露情况,粗略地描绘出了早期脊椎动物演化的一般特征,归纳成三个发展阶段。并以此为依据,讨论了下泥盆统的分层与对比。 相似文献
6.
Nieper(1969)依据澳大利亚 Queenslaad 西部 Nora 组(下奥陶统)的标本以 Trigonodus triangularius Nieper 1969 为模式种,建立了牙形刺新属 Trigonodus. Cooper(1981)将 Nieper 的形式属 Trigonodus 修正为器官属,包括 PM Sa Sb Sc Sd 分子,并将此属的模式种改为 Trigonodus larapintinensis (Crespin, 1943). Cooper 的观点被很多牙形刺专家接受, Trigonodus 属名也被广泛引用在牙形刺文献中 (Stauge, 1984;安泰庠、郑昭昌,1990), 相似文献
7.
松辽盆地阿尔必期微体浮游植物新属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该文描述了松辽盆地中白垩世阿尔必期泉头组三段的微体浮游植物化石1新属7新种,隶属于微咸水沟鞭藻类2属5新种(含4新亚种),淡水绿藻1属1种和疑源类1新属1新种。并对沟鞭藻 Ngktericysta Bint,1986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8.
9.
用触角电位法研究了大豆蚜、棉蚜和桃蚜对39种挥发性次生化合物的反应,结果如下:1)绿叶气味化合物及其异构体的去极化电压远强于萜烯类;具有6个碳原子的醇类和醛类是最有活性的化合物.2)大豆蚜和棉蚜对醛类和脂类的反应要比对相应的醇类强,这与桃蚜的实验结果刚好相反.3)蚜虫嗅觉系统所显示的活性与刺激化合物的结构有关,醇类和醛类刺激所引起的EAG饱和的要比不饱和的强.4)大豆春迁蚜对萜烯衍生物(醇、醛、脂)的触角电位反应高于棉蚜,而对萜烃化合物的反应刚好相反.5)各种化合物引起的EAG峰形不同;牛儿醇、癸醇和香茅醇刺激所引起的波形回复最慢,而在直链饱和醇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回复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 观察国产菊科蒿属2亚属7组30种代表植物成熟叶片的表皮细胞、气孔器、表皮毛的特征和气孔形状、气孔外拱盖及拱盖内缘、角质膜和蜡质纹饰。其中表皮细胞多角(边)形, 大小不等, 垂周壁平直、弓形, 或者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 大小不等, 垂周壁波浪状或波纹状。下表皮均有气孔器, 上表皮有或无气孔器, 气孔器类型有无规则型。无规则四细胞型、不等细胞型、十字型、横列型和平列型。大多数种类具多细胞单列毛。多细胞双列毛和腺毛仅发现在腺毛蒿组。这些微形态特征在组间存在着某些差异, 具有一定的分类学和生态学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