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凉螈繁殖生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龚宇舟  王刚  黄蜂  何流洋  束潇潇  谢锋 《生态学报》2019,39(9):3144-3152
大凉螈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有尾两栖动物,其种群数量目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然而涉及该物种保护的繁殖生态学研究仍十分匮乏。通过融合围栏陷阱及标志重捕的样方调查法,对大凉螈石棉栗子坪种群繁殖个体和变态登陆幼体的迁徙、繁殖群体种群大小、繁殖场内雌雄有效性比变化等进行了研究。运用Jolly-Seber法估测了繁殖种群大小,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了不同时期进入繁殖场的雄性大凉螈头体长及体重,运用t检验或者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了雌雄性间形态上的差异,运用t检验、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了野外抱对雄性与非抱对雄性间的体征差别,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了雌性产卵量与其身体形态的关系,同时观察了卵的孵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凉螈的繁殖季为每年的4月下旬到7月下旬,幼体最早于8月上旬变态登陆。估测调查地繁殖场内雄性大凉螈繁殖种群大小约为391尾,雄螈较雌螈更早进入繁殖场且在场内停留时间更长,体重较轻的雄螈较晚迁入繁殖场。有效性比明显偏雄(雌/雄:0.03—0.10)。雌雄间具明显性二型性,雌性个体的头体长、体重及肥满度均大于雄性,而雄性的尾高和尾长占全长的比例则大于雌性。对比自然抱对雄性和非抱对雄性个体发现,抱对个体在头体长、体重和尾高等体征方面显著大于非抱对个体,暗示这些形态特征可能在雄性竞争配偶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雌螈在室内条件下平均产卵数为176枚,产卵历时2—4 d,产卵量与雌性肥满度正相关,卵的平均孵化期为15.7 d,孵出幼体平均全长为9.74 mm。  相似文献   
2.
龚宇舟  谢锋 《动物学杂志》2016,51(6):985-992
潮汕蝾螈(Cynops orphicus)是我国特有的濒危有尾两栖类,繁殖季节始于5月中旬。对其求偶行为观察发现,该螈求偶模式表现出与东方蝾螈(C.orientalis)相似的特点,但雄性扇尾和潜行时间(25~37 s)较东方蝾螈(10~20 s)更长;雄性在一次求偶中多次排精,雌性亦可多次纳精,精子囊形态与东方蝾螈类同;雌性纳精后,雄性反转咬住其腹部,被咬雌性呈现植物态。纳精过后,雌性出现暂时的冷漠或恐惧,不再接受雄性求偶。该螈成功纳精在累次求偶行为中占比不高(2.7%),但较东方蝾螈(1.1%)成功率高。雄性之间存在求偶过程中的竞争和干扰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雌性瑶山肥螈的泄殖腔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发现雌性瑶山肥螈泄殖腔具有和其它有尾两栖类相似的皮肤形态。虽然不同部位皮肤组织的厚度存在一定差异,但都具有表皮和真皮等相同的基本结构。雌性瑶山肥螈的泄殖腔还具有和精子储藏相关的特殊腺体结构,即储精管腺和腹腺等腺体,以及与这些腺体结构相关的泄殖腔管。这表明该物种雌性个体的泄殖腔具备了精子储藏功能的形态结构,为其进行多次交配,分批产卵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