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采自广西金秀县的绞股蓝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其休眠原因、休眠类型及其破眠方法进行了研究,为绞股蓝种子繁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1)绞股蓝新采收成熟种子的生活力达91%,在10℃~35℃恒温和15℃/25℃变温中的发芽率均低于10%,新种子的生活力极显著大于发芽率,具有显著的休眠现象。(2)绞股蓝种皮不限制吸水,胚分化发育完全,离体胚发芽率为(78.0±4.8)%,且能够长成正常幼苗,说明绞股蓝种子的胚在离体条件下无休眠现象。(3)绞股蓝完整种子及其粉碎种子的水提液对白菜种子的萌发率、苗高及根长均有抑制作用,随水提液浓度增加抑制作用均显著增强,且粉碎种子的抑制作用较强;当粉碎种子的水提液浓度为5%时白菜种子萌发率、苗高、根长分别为18.0%、0.1cm、0.1cm,分别显著低于对照77.1%、97.3%、95.8%,说明绞股蓝种子的种皮和胚乳中存在水溶性萌发抑制物质,是绞股蓝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4)GA3和6-BA不能促进绞股蓝种子萌发,低温层积对绞股蓝种子休眠的解除具有促进作用;绞股蓝种子的休眠属于生理休眠类型,休眠水平属于中间型。(5)低温干藏能够打破绞股蓝种子休眠,是绞股蓝种子破除休眠及种子保存较为理想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葫芦科厚叶棒锤瓜[Neoalsomitra sarcophylla(Wall.)Hutch.]在中国的分布新记录。该物种形态上与N.balansae(Gagnep.)Hutch.近似,但蒴果长3~4cm;种子长6~7mm,宽3~4mm,两端呈短角状。本研究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该物种进行测序,获得matK、rbcL、psbA-trnH 3个基因序列。应用Blast法为该物种的分类处理提供佐证。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药用植物园标本馆(GXMG)。  相似文献   
3.
蔓性千斤拔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植物名称蔓性千斤拔[1](Flemingia philippinensis Merr.et Rolfe). 2材料类别茎段和顶芽. 3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1)无菌苗获得培养基:MS 6-BA 0.5 m·L-1(单位下同) NAA 0.2 3%蔗糖;(2)继代培养基:MS 6-BA 1.0 NAA 0.1 3%蔗糖;(3)生根培养基:1/2MS NAA 1.0 2%蔗糖.以上各培养基均加0.7%琼脂,pH 5.8.培养温度25℃左右,日光灯光照明,光照时间10h·d-1,光照度1 000~1 500 lx.  相似文献   
4.
菱叶唇柱苣苔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菱叶唇柱苣苔(Chirita subrhomboidea W.T.Wang)。 2材料类别幼叶。 3培养条件(1)诱导不定芽分化培养基:MS+6-BA1.0mg·L-1(单位下同)+NAA0.1;(2)生根培养基:1/2MS+0.5%活性炭。上述培养基均加入3.0%蔗糖和0.6%琼脂,pH5.8。培养温度为(26±2)℃;  相似文献   
5.
以绞股蓝属植物的带芽茎段为材料,研究不同6-BA浓度与NAA 0.02mg·L-1组合对其诱导、分化和增殖的影响,并建立离体快繁体系。结果表明:MS+6-BA 2.0mg·L-1+NAA 0.02mg·L-1最适宜初代诱导,MS+6-BA 2.0mg·L-1+NAA 0.02mg·L-1最适合扁果绞股蓝的增殖培养,而MS+6-BA 1.5mg·L-1+NAA0.02mg·L-1是其它四种植物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在1/2MS+NAA 1.0mg·L-1上的生根率均达100%。1/2MS与蔗糖40g·L-1对五种植物的保存效果均最好;添加生长抑制剂能有效减缓生长速度,最佳生长抑制剂为ABA和CCC,浓度均为1.0mg·L-1,其中CCC能适合多个物种,连续保存360d的存活率均在94.5%以上;PP333不适合五种植物的保存。活力检测表明,各种质经保存后增殖、生根能力均未下降。  相似文献   
6.
三苞唇柱苣苔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植物名称三苞唇柱苣苔(Chirita tribracteata W.T.Wang)。2材料类别幼叶。3培养条件(1)诱导培养基:MS+6-BA0.5mg·L-1(单位下同)+NAA0.1;(2)增殖培养基:MS+6-BA0.1+NAA0.1;(3)生根培养基:1/2MS+NAA0.1。上述培养基均加入3.0%蔗糖和0.5%琼脂,pH5.8。  相似文献   
7.
罗河石斛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罗河石斛(Dendrobium lohohense Tanget Wang)。2材料类别带芽茎段。3培养条件(1)原球茎诱导培养基:MS+6-BA 1.0mg·L-(-1)(单位下同)+NAA 0.1+KT 0.5;(2)丛生芽增殖和分化培养基:MS+6-BA 2.0+NAA 0.1+5%香蕉提取物;(3)壮苗生根培养基:1/2MS+6-BA 0.1+IBA0.5+10%椰子汁。上述培养基中分别附加5 g·L-(-1)琼脂,pH 5.8~6.0。培养温度(25±1)℃;光照时间12 h·d-(-1),光照强度20~30μmol·m-(-2)·s-(-1)。  相似文献   
8.
对半蒴苣苔属( Hemiboea C. B. Clarke)植物半蒴苣苔( H. henryi C. B. Clarke)、贵州半蒴苣苔( H. cavaleriei H. Lév.)、疏脉半蒴苣苔( H. cavaleriei var. paucinervis W. T. Wang et Z. Y. Li ex Z. Y. Li)、华南半蒴苣苔( H. follicularis C. B. Clarke)和红苞半蒴苣苔( H. rubribracteata Z. Y. Li et Yan Liu)叶片的光合特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5种植物的光合参数及其日变化曲线、光响应参数〔(包括最大净光合速率( Pmax )、表观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CO2响应参数〔包括CO2饱和净光合速率(CSPn)、羧化效率(CE)、CO2补偿点( CCP)和CO2饱和点( CSP)〕均有较大差异。半蒴苣苔、疏脉半蒴苣苔和红苞半蒴苣苔的净光合速率( Pn)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型”,而贵州半蒴苣苔和华南半蒴苣苔的Pn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且“午休”现象明显;贵州半蒴苣苔和疏脉半蒴苣苔的气孔导度( Gs)和蒸腾速率( Tr)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型”,而其他3种植物的Gs和Tr日变化曲线均类似“双峰型”;5种植物的胞间CO2浓度( Ci)日变化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此外,5种植物的Pn与Gs均呈显著正相关、与Tr均呈正相关、与Ci均呈负相关。5种植物的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均有差异,但在光合有效辐射( PAR)低于200μmol·m-2·s-1或环境CO2浓度( Ce)低于800μmol·mol-1的条件下,它们的Pn均随PAR或Ce的升高急剧增加。5种植物中,贵州半蒴苣苔的Pmax最高,疏脉半蒴苣苔的CSPn最高;贵州半蒴苣苔的LCP最高(55.74μmol·m-2·s-1),其他4种的LCP均小于10μmol·m-2·s-1;5种植物的LSP均介于600~800μmol·m-2·s-1之间,CCP介于50~150μmol·mol-1之间,而CSP均在1000μmol·mol-1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供试5种植物均为阴生植物,但因产地生境及遗传特性差异使它们各自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因而,在引种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各种类的光合特性采取适当的遮阳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