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端粒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酶在细胞中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其逆转录酶活性复制和延长端粒DNA来稳定染色体端粒DNA的长度。近年有关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表明,在肿瘤细胞中端粒酶还参与了对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基因组稳定的调控过程。与端粒酶的多重生物学活性相对应,肿瘤细胞中也存在复杂的端粒酶调控网络。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翻译后水平对端粒酶活性及功能进行调控,则是目前研究端粒酶调控机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基因启动子的克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确定人端粒酶催化亚基 h TERT基因的启动子结构特征 ,采用 Panhandle PCR技术 ,从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组 DNA中扩增 h TERT基因 5′端上游旁侧序列 ,结果获得了 h TERT基因翻译起始位点上游 2 0 90 bp的基因组 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 h TERT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缺少典型真核启动子的核心元件 ( TATA box和 CAAT box) ,但含有多个已知转录因子蛋白结合的核心序列 ,如 E box及 Sp1核心序列。提示 h TERT基因的表达可能受特殊的转录因子调控 ,这些转录因子的激活可能与癌变细胞中 h TERT重新组成型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1 前言差减克隆是一种极为有用的技术,可以用来有效地分离出两种细胞标本中存在差异的核酸成分(图1),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每样标本中存在的RNA种类的水平上,也可以反映在各自基因组DNA的具体组成上。这些差异包括从表达差异性上可以区分不同细胞类型,同一细胞不同生长阶段以及可以区分细胞正常和疾病状态的一些基因。另一种相关技术即"正向"筛选,也已被用来从不同基因型细胞的cDNA和基因组DNA中分离出有差异的核酸成份。在本篇综述中,我们首先讨论差减技术的原理和起源,其历史在克隆技术的出现前就已存在。然后再评述当前的差减克隆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克隆端粒、端粒酶结合因子hPinx1基因的启动子,分析并鉴定其活性调控元件。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人肝癌细胞系HepG2基因组中扩增出hPinx1启动子,构建到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确定所扩增的DNA序列,在HepG2细胞中检测其活性。结果:克隆了hPinx1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4661bp且序列正确;活性分析表明hPinx1启动子含有多个调控元件,其中核心序列位于530bp内,在1329-2174bp间存在正调控序列,在2174-4661 bp间存在负调控序列。结论:构建的hPinx1启动子具有活性,为hPinx1的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5.
鼠抗人纤维蛋白抗体单链Fv片断的三维结构模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Biosym公司开发的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系统模建了鼠抗人纤维蛋白抗体Fv片断的三维结构。Fv是由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两个结构域组成的具有抗原结合能力的最小抗体片断。先分别模建了Vh和Vl两个结构域,然后搭建出Fv片断的整体三维结构,并对模建的结构进行了分子力学和动力学优化。对结构的合理性验证显示模建结构是合理的。本研究为鼠抗人纤维蛋白抗体Fv片断的人源化的分子设计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端粒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保护染色体末端,避免核酸酶对染色体末端的降解,防止染色体之间发生融合和重排。大多数人类肿瘤细胞通常通过端粒酶活性的重新激活来延长端粒,从而稳定染色体端粒DNA的长度。端粒酶是由端粒酶逆转录酶和端粒酶RNA模板组成的具有特殊逆转录活性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抑制端粒酶阳性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会导致细胞凋亡或衰老。目前有多种以端粒和端粒酶为靶点来进行肿瘤治疗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筛选与人POT1(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hPOT1)相互作用的蛋白。方法:以hPOT1的300~634氨基酸片段为诱饵,在人乳腺cDNA文库中筛选能与hPOT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运用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和X-α-Gal实验排除假阳性,并对阳性克隆进行序列测定和比对。结果:经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发现7个与hPOT1相互作用的蛋白;选取NM23B与hPOT1通过GST-pull down和免疫共沉淀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证明它们确实存在相互作用。结论:hPOT1能与NM23B发生相互作用,在此实验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研究NM23B与hPOT1相互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靶向端粒酶的肿瘤治疗方案相关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皓  黄君健  张惟材 《生物技术通讯》2007,18(4):674-676,693
近年来,端粒作为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保护染色体免受核酸酶降解的特殊的DNA重复结构,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研究热点。端粒与基因表达调控、细胞生长、肿瘤发生、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端粒维持过程中有2类重要的蛋白,即端粒相关蛋白和端粒酶。端粒酶,特别是其催化亚基hTERT,在端粒延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细胞永生化和癌变密切相关。近年来,靶向端粒酶的肿瘤治疗在逆转录酶抑制剂尤其是反义核酸和免疫治疗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肿瘤干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将很有希望成为未来靶向端粒酶的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靶标。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体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多肽类因子统称为细胞因子。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RA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简要综述了细胞因子在RA发病中的促炎、抗炎作用,及细胞因子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端粒维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是现代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与肿瘤发生、基因表达调控、衰老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综述介绍当前对端粒维持机理研究的进展。在端粒维持过程中有两类重要的蛋白:端粒相关蛋白和端粒酶。端粒相关蛋白是直接或间接与端粒结合的蛋白 ,在维持端粒稳定性方面有重要作用。端粒酶,特别是其催化亚基hTERT,在端粒延长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细胞永生化和癌变密切相关。此外还介绍了在某些细胞中存在的不依赖端粒酶的端粒延长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