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In order to determine genetic diversity of Oryza meyeriana (Zoll. et Mor. ex Steud. ) Baill., 12 enzyme systems encoded by 17 loci were electrophoretically analyzed in 164 individuals of seven populations from Simao Prefecture, Yunnan Province, China. In comparison with those seed plants with the same life history and breeding systems, as well as the other species in the genus Oryza, the species shows rather low levels of genetic diversity (A = 1.1, P = 8.0%, Ho = 0.004 and He = 0. 015) within populations and high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populations. FST was up to 0. 649, suggesting that 64. 9% of total genetic variability exists among populations. Considering high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populations from a limited geographic region, most of the populations of the species are worth being protected, and therefore, great natural protection regions should theoretically be established in which a great deal of populations should be involved for developing in situ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Meanwhile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可用于亚洲栽培稻的重要野生近缘物种颗粒野生稻群体遗传结构研究的有效SNPs标记,本研究共选取Osgstf3、OsNAC6、BADH、XCP2、EMF2和ERCC4 6个重要水稻功能基因,检测了来自中国云南和海南12份颗粒野生稻代表样品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发现Osgstf3、OsNAC6、BADH和XCP2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接近于零,但在EMF2和ERCC4内含子区中检测到较低的核苷酸变异。利用EMF2和ERCC4片段对来自云南的3个天然群体和来自海南的2个天然群体共52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学研究,发现该物种具有高水平的遗传分化和低水平的遗传变异的独特群体遗传结构;这种剧烈的遗传分化不仅来自云南和海南两个地区之间,而且还来自地区内居群间,说明该野生稻生长的热带、亚热带森林生境的破坏导致了碎裂的居群间基因流强烈受阻。  相似文献   
3.
中国野生稻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中国有三种野生稻。野生稻是栽培水稻的野生近缘种,已被列为濒危植物[7],它们分布于中国南方8个省(区)的热带、亚热带湿热生境中。 近年来人为的干扰和生境的破坏已导致它们的居群大量绝灭,其中濒危程度最高的是普通野生稻。本文阐述了它们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了它们的群落学特征,初步报道了它们的濒危状况,探讨了致濒原因。  相似文献   
4.
三七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因其在抗血栓、抗高血压、保肝、活血化瘀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而闻名中外,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生物资源,具有十分广阔的产业化前景。本文从三七的植物化学与药理学、基因组学研究和遗传改良等方面综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三七生物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浅谈了未来的研究与利用展望。  相似文献   
5.
对云南地区栽培的大叶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assamica)9个居群和大理茶(C.taliensis)3个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遗传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94条叶绿体DNA RPL32-TRNL序列的核苷酸序列变异进行分析,共发现了7个单倍型。研究结果表明,大叶茶(h=0.728,π=0.00469)比大理茶(h=0.610,π=0.00225)拥有更为丰富的遗传变异,但其居群遗传分化水平(Gst=0.580,FST=0.612)却低于大理茶(Gst=0.696,FST=0.773)。AMOVA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它们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间,且大叶茶(61.21%)低于大理茶(77.34%)。相对于大理茶,遗传多样性水平在本研究所取的大叶茶居群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单倍型多态性水平变化范围为0~0.809,核苷酸多态性水平变化范围为0~0.00487。最后,讨论并提出了科学有效地保护我国古茶园茶种资源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云南疣粒野生稻的居群遗传结构及其在原位保护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 1 2种酶系统 1 7个等位酶位点对采自云南思茅地区疣粒野生稻Oryzameyeriana(Zoll.etMerr.exSteud .)Baill.7个居群的 1 6 4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相对于以前报道过的具有相同生活史特性和繁育系统的种子植物和稻属中的其他种类 ,疣粒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极低 (A =1 .1 ,P =8.0 % ,Ho=0 .0 0 4和He=0 .0 1 5 ) ,但居群间的遗传分化较大 .FST高达 0 .6 4 9,表明在遗传变异总量中的6 4 .9%存在于居群间 .对这样在较小的地理区域内居群间就呈现出剧烈遗传分化的物种来说 ,大多居群均有保护的价值 .因此 ,进行原位保护时原则上应建立较大的自然保护区 ,涉及较多数目的居群 .同时 ,提出了在云南进行原位保护时应优先考虑的地点 .  相似文献   
7.
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的SSR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SSR标记对分布在我国7个省的17个居群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的种质资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7个居群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有着显著的差异,从UPGMA聚类结果可以看出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与其生态地理分布有显著的相关性,遗传多样性指数高的地区极有可能是栽培稻的起源中心;用筛选出的7对SSR引物对336份:DNA样品进行扩增,得到60条特异条带,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明普通野生稻的起源为两广地区;本研究也表明SSR是进行遗传资源多样性研究的一种切实有效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
转座子在各类真核生物基因组中都占有很高的比例,它们对宿主基因组特别是关联的基因在结构、功能和进化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本研究选择了水稻基因组中2个被转座子插入的宿主基因,通过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获得了转座子在稻属16个代表物种94份材料中的插入式样。结果表明,这2个转座子在稻属中的分布式样与插入时间不同,基因三DG-&02926349中的转座子在AA-基因组的物种中全部存在,基因LOC-Os02945130中的转座子则插入稻属AA-基因组的部分物种中,与AA-基因组的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相吻合。转座子在宿主基因组中不同的分布与保留式样以及插入后已经固定在不同地理来源的群体中,暗示了它们在物种进化过程中对宿主基因可能存在适应性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