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纤维素类物质厌氧发酵产氢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预处理后的农作物水稻秸秆作为原料,进行厌氧发酵产氢,对产氢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起始pH值和反应温度对厌氧发酵产氢结果均有显著影响。在起始pH值为7,温度37℃时,可获得最大累计产氢量为122.1ml/g,在以玉米浆作为有机氮源的情况下,最大累计产氢量为141.2ml/g。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能够同时检测常见呼吸道病毒的Array-ELISA方法。方法:未经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在96孔板的微孔中点制成阵列,生物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与待检病毒反应后,利用电化学发光法放大反应信号,通过CCD传感器读取反应结果。结果:经过优化后,使用的抗体组合能够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副流感病毒3型,其最低检测限分别为3.1×102、1.3×103、5×103、2.5×103和1.5×104TCID50/m L,各病毒之间未见交叉反应。结论:建立的Array-ELISA方法可用于检测以上5种病毒,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较强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颖花发育的形态学和生理学角度,综述了水稻穗分化期至抽穗开花期非生物胁迫导致颖花不育的机理,旨在揭示非生物胁迫导致水稻颖花败育的关键过程及其内在联系.颖花是否可育主要与绒毡层细胞行为、花药开裂与散粉、花粉萌发、受精4个关键过程有关,胁迫通过影响这些关键过程,导致颖花不育.花药发育早期异常变化影响生殖细胞发育与授粉作用.可以通过喷施外源物质或增施硅肥等方法减缓非生物胁迫对颖花育性的伤害.今后需要加强交叉胁迫对颖花育性的影响、不同胁迫对花器官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不同水稻品种对胁迫的响应差异,以及胁迫影响花器官发育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β-胡萝卜素(β-carotene)的不确定度评定数学模型,计算β-胡萝卜素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胡萝卜和菠菜中β-胡萝卜素的扩展不确定分别为0.684和0.444 mg/100g,k=2,P=95%。影响β-胡萝卜素HPLC法测定的不确定度来源主要是样品均匀性、前处理过程及HPLC仪器定量重复性,不确定度评定有利于完善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辛香料油树脂抑菌活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辛香料油树脂对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细菌和以酵母菌为代表的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花椒、辣椒、大蒜、生姜4种辛香料油树脂提取物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4种提取物对酵母菌的抑制能力优于大肠杆菌。对受试菌的M IC范围均在3.0~4.0 g.L-1之间。其中生姜油树脂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大蒜油树脂对酵母菌的抑制效果最好,并且它们的抑菌活性均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刺激Schaffer侧支,记录大鼠海马脑片CA_1区的突触前排放(presynaptic volley,PV)和突触后群锋电位(population spikes,PS),观察缺氧后PS和PV的变化及复氧30min后脑片PS的恢复,缺氧持续到PV消失1,2,3或4min,复氧后脑片恢复率分别为100%,11.5%,0%,0%。可见,缺氧后 PV 消失2min为损伤的关键时刻。提前1min终止缺氧,全部脑片的PS可以恢复,延迟1min终止缺氧,则全部脑片的PS不能恢复。这种方法是根据每个脑片的电反应确定其总的缺氧时间,故每个脑片的缺氧时间略有变动。与每次采用相同缺氧时间的传统方法相比,此方法脑片恢复率的稳定性与重复性均较好。用此方法发现美西律10和100μmol/L能增加复氧后PS恢复率,对突触功能的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NIR)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小麦粉常规营养成分蛋白质、水分和脂肪的含量预测模型,并选择最佳模型。方法:收集117份小麦粉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化学法测定蛋白质、水分和脂肪的含量,利用主成分分析(PCA)随机分组,81份样品用于构建模型、36份样品用作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探讨波长范围和光谱预处理方法对所建模型预测能力的影响。结果:3个营养成分预测能力最好的模型分别是:对于蛋白质,预处理采用矢量归一化(SNV),波长选取7 505.9~5 446.2 cm-1和4 605.4~4 242.8 cm-1,预测模型的RPD值是7.02;对于水分,无预处理,波长选择全谱12 800~3 960 cm-1,模型的RPD值是6.83;对于脂肪,无预处理,波长在9 000~4 000 cm-1,模型的RPD值是5.06。结论: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实现对小麦粉常规营养成分的快速预测,通过选择波长范围和光谱预处理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2种全麦食品生物标志物烷基间苯二酚(ARs)的方法。方法:血浆加入内标,经丙酮提取,离心取上清液过滤,滤液吹干异丙醇定容,使用实心核色谱柱(2.1mm×100mm,1.6μm)为分离柱,以异丙醇∶乙腈=30∶7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用内标法定量。结果:2种ARs在2~200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8 0。方法检出限为0.1ng/mL,定量限为0.3ng/mL,加标回收率为88.2%~110%,相对标准偏差为2.48%~13.2%(n=6)。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前处理简单,能够有效测定血浆中2种ARs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茶多酚改性产物对DPPH自由基抑制率为参数,结合单因素实验,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茶多酚乙酰化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模型,优化了茶多酚乙酰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茶多酚乙酰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8.31,催化剂吡啶用量为0.32 g,在61.5℃下回流反应2.03 h,所得改性茶多酚DPPH自由基抑制率为0.9318,与模型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0.64%,为未改性茶多酚的7.64倍。此条件下产物透光率为0.926,与未改性产品相比,脂溶性提高了4.12倍。改性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优于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与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这两种常见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0.
棉花叶片氮含量的空间分布与光合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雪松  申双和  宋洁 《生态学报》2009,29(4):1893-1898
在棉花生长旺季,将冠层按高度分多层测定了田间叶片含氮量和叶片净光合速率对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的响应(光响应曲线,Pn-PPFD response curve)及相应的生物指标.结果表明,各层叶片氮含量与光合作用关系密切,各层平均值大小依次为上层>中层>下层,对应层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暗呼吸速率Rd、光补偿点LCP及光饱和点LSP均从上到下依次递减,与氮含量分布一致,而表观光合量子效率AQY则略有不同;氮含量的指数衰减系数 kn =0.762(R2=0.593),根据观测结果,棉田叶片氮含量(N)空间分布可以用相对累积叶面积指数(Lc/Lt)为自变量的指数方程来模拟,从而为建立光合作用机理模型与进行生产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