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3篇
  201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明确拟小食螨瓢虫的觅食特性,揭示其觅食行为机制,本研究针对拟小食螨瓢虫成虫对朱砂叶螨不同虫态的取食选择、日取食节律以及觅食行为活动特点等进行了观察和阐述。结果表明,拟小食螨瓢虫成虫对朱砂叶螨卵、幼螨、若螨和成螨的取食嗜好性有显著差异,取食量分别为23.2、15.8、10.5和8.0头;瓢虫对成螨的平均日取食量为14.7头,其中在白天其觅食行为较频繁,9∶00-12∶00为捕食高峰期,此时段的平均取食量为4.0头成螨,夜间基本不取食;其觅食行为过程主要分为7个部分:搜索、捕捉、嚼食、梳理、展翅、排泄和静止。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监测了不同生境下瓜实蝇雄成虫的数量动态,分析了气象因子与其数量变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儋州地区瓜实蝇雄成虫发生低谷为每年12月和1月;从2月开始,瓜实蝇雄成虫数量逐渐增加,4-8月达到高峰,从9月开始数量逐渐下降。生境显著影响了瓜实蝇的雄成虫数量,混合菜地、园林区以及混合果园诱集的瓜实蝇雄虫数量多于住宅区、农贸市场、苦瓜地诱集的雄成虫数量。气象因子也显著影响了瓜实蝇雄虫的数量。经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瓜实蝇雄虫数量变动受月降水量、月均最高气温、月均最小湿度综合影响,其中月均最高气温是影响瓜实蝇雄虫数量变动的最重要因素。因此,瓜实蝇防控应不仅局限在其寄主园区生境,还应根据其监测的数据对多生境的瓜实蝇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3.
拟小食螨瓢虫是热带地区香蕉、番木瓜、橡胶和木薯等作物上有害叶螨的重要天敌。在室内条件下,以皮氏叶螨Tetranychus piercei为食物,观察了不同温度(16℃,20℃,24℃,28℃,32℃)对拟小食螨瓢虫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小食螨瓢虫卵、幼虫和蛹的历期在32℃下最短,分别为2.38,4.26和3.04 d;16℃时最长,分别为12.48,25.10和16.12 d,雌成虫寿命在16℃时长达142.53 d,而在32℃时为95.46 d。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3.29℃和227.63日度。成虫产卵量在28℃最高,达595.49粒/雌,在16℃最低,为125.05粒/雌。内禀增长率(rm)在32℃达到最大(0.2063),而在16℃时最小(0.0342)。结果表明拟小食螨瓢虫有较好的高温耐受性,研究结果可为该瓢虫人工繁育的温度条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饥饿和未饥饿的拟小食螨瓢虫Stethorus parapauperculus成虫取食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前后的运动格局变化,为探明其搜索行为的生态学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基于Nakamuta装置原理,跟踪并绘制拟小食螨瓢虫成虫取食前后的运动轨迹,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对运动轨迹进行处理,获取其统计参数,对比分析该瓢虫在两种状态下取食前后的搜索距离、搜索速度、搜索角度变化等特征,并阐述其搜索行为特性。【结果】饥饿24 h和未饥饿瓢虫取食单头朱砂叶螨所需时间分别为(5.99±0.91)min和(2.25±0.58)min。饥饿24 h的瓢虫在取食前多呈直线或锐角行走,运动轨迹主要分布于试验区域近边缘处,且各停点间曲线距离、搜索速度均大于取食后;取食后掉头次数频繁,活动角度转换增大,运动轨迹主要在猎物附近区域进行搜索,且在取食后60~75 s的搜索距离、搜索速度与取食前均存在显著差异。未饥饿状态瓢虫取食前后运动轨迹角度波动较大,无明显规律,且各停点间的曲线长度、搜索速度经t检验无显著差异。【结论】拟小食螨瓢虫成虫对猎物的搜索行为受其饥饿状态的影响。饥饿状态下,取食前为广域型搜索,取食后一段时间内为地域集中型搜索;未饥饿状态下的瓢虫取食前后的搜索行为则无明显规律,其搜索类型兼有广域和地域集中型搜索特征,具有一定随机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