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亚洲特有的小型野生猫科动物, 当华北豹(Panthera pardus japonensis)等大型食肉类绝迹后, 成为北京地区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捕食者, 是衡量其所在生态网络完整性的底线。本研究自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在北京西部一段环绕北京城区的马蹄形山地(定名为“京西半月湾”), 沿百望山-香山-西山-鹫峰-阳台山-妙峰山-凤凰岭-白虎涧一线共计开展16次徒步调查, 总路线覆盖180 km, 通过粪便样品的非损伤性采样和DNA分子遗传学物种鉴定, 获得258个豹猫分布位点, 确定了距离北京城区最近的浅山地区豹猫种群的广泛存在。本研究基于豹猫分布位点和选取的8个环境变量, 构建了豹猫物种分布的集合模型。结果显示, 在栖息地完整的情况下, 豹猫的分布主要受人为干扰因素影响, 其中到道路、不透水层等人类设施的距离对豹猫分布的解释率最高, 为42.71%; 其次是徒步强度, 解释率为20.12%。人类设施作为一种较强程度的人为干扰, 到此类生境的距离与豹猫的分布概率呈正相关, 豹猫的适宜栖息地与城市环境中的人类设施保持1,000 m以上的缓冲距离。徒步强度作为相对温和的人为干扰与豹猫的分布呈负相关, 但总体影响有限, 豹猫对于适度的人类活动表现出一定的生态可塑性和耐受能力。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确保栖息地连续和食物链完整的前提下, 将人类干扰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华北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以豹猫为代表的捕食者野生动物, 即便在毗邻北京城区的近郊浅山地区也有续存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香鼬(Mustela altaica Pallas,1811)属食肉目(Carnivora)鼬科(Mustelidae)鼬属(Mustela),是分布于东亚和中亚的一种小型食肉动物,主要以小型啮齿动物为食,其典型栖息地为海拔1 500~4 000 m的森林、森林草原、高山草甸及灌丛或多岩石的山地等环境(高耀亭等,198...  相似文献   
3.
荒漠猫(Felis bieti)是中国特有的野生猫科动物, 也是世界上最鲜为人知的猫科动物之一, 在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列为易危(Vulnerable, VU), 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文对荒漠猫的野外分布现状、分类学地位、遗传多样性、演化史以及致危因素等近期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和展望, 以期为荒漠猫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荒漠猫定名于1892年, 其分类学地位长期存在争议。形态学证据支持其独立物种的划分, 但分子遗传学研究则表明荒漠猫与亚洲野猫(Felis silvestris ornata)等野猫亚种之间的演化距离相当, 建议将其归为野猫亚种(F. s. bieti)。然而研究也表明包括荒漠猫在内的各野猫支系之间的分歧时间已有100万年以上, 因此解决野猫类群分类学争议的另一种可能是将所有野猫亚种提升为物种水平, 从而维持荒漠猫的独立物种地位, 不过这需要对所有野猫类群在全基因组层面深入全面地分析。最新的基因组学研究揭示荒漠猫与亚洲野猫(F. s. ornata)存在着古老的基因交流, 与青藏高原同域家猫之间存在近期且广泛的基因渗透。该遗传杂交信号以荒漠猫到家猫为主并局限于荒漠猫分布区, 时间尺度对应于20世纪中叶, 可能与藏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家猫种群在当地的增长有关。该发现也意味着青藏高原增长的家猫种群对于同域分布的野猫产生的遗传影响将是亟需关注的问题。IUCN最新评估结果显示, 荒漠猫明确分布区域仅限于青藏高原东部, 包括青海东部、四川西北部、甘肃西南部以及紧邻青海的西藏东南部局部区域。荒漠猫当前面临着包括鼠药施用造成的二次毒害、毛皮贸易、开发建设造成的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路撞以及与同域家猫杂交等在内的直接或潜在威胁。对荒漠猫开展更全面的调查和深入的研究以及评估并制定有效的保护管理措施, 是保护我国唯一的特有猫科动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