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采用插床育苗、薄膜覆盖的方法对泰顺杜鹃插穗进行不同剂型生根粉、不同浸泡时间、不同年龄、不同插穗长度和不同品种对比的扦插实验。结果表明:(1)生长调节剂GGR 6号相对于萘乙酸、清水生根率和不定根数较多;(2)按照高浓度速蘸低浓度浸泡原则,同激素的GGR 6号在同一浓度100 mg/L进行浸泡,以1.5 h~2h效果显著;(3)对于不同年龄生的插穗,一年生、两年生和三年生的虽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一年生插穗生根性状指标还是略高于其他;(4)对于不同规格的插穗,长度6~10 cm的生根率明显好于其他规格;(5)不同品种杜鹃生根状况存在差异,实验结果刺毛杜鹃整体性状优于泰顺杜鹃。  相似文献   
2.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该地区植物种类丰富,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34科、578属、1197种;根据地史资料和自然条件,通过对种子植物种类的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的分析,认为该区系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珍稀特有植物多,如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香果树、福建柏、榧树、闽楠、花榈木等大量古老树种,并且绝大多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区内578属可分为14个类型,热带和温带分布的属分别占48.6%和49.2%(不包括世界分布类型),具较明显的南北过渡的现象,与世界各地有广泛的联系。这些区系特征与本区古老的地质和优越的水热条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浙江乌岩岭自然保护区黄腹角雉适宜栖息地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栖息地的丧失和片段化是黄腹角雉(Tragopan caboti)主要的致危因素。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乌岩岭保护区不同林分(阔叶林、针改阔林、针叶林)利用红外相机监测,共拍摄到黄腹角雉个体独立照片497张,雌雄比为1∶1.78。结果表明:2015年阔叶林和针改阔林、针叶林黄腹角雉拍摄独立照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但针叶林和针改阔林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2016年阔叶林与针叶林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017年针改阔林和阔叶林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针叶林与阔叶林及针改阔林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随着年份增长,种植壳斗科和交让木科等树种的针改阔林,黄腹角雉拍摄独立照片数量接近阔叶林;在拍摄的497张照片中,春季(203张)和冬季(190张)占79.07%,春冬两季与夏秋两季存在显著差异(P0.05),春与冬,夏与秋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黄腹角雉冬季食物少在外觅食时间多,春季(3—5月)是黄腹角雉的繁殖季节,在外活动时间增加;黄腹角雉属于昼行性鸟类,存在7:00—8:00与15:00—17:00两个活动高峰期。  相似文献   
4.
对浙江雪胆各器官主要金属元素分布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雪胆原生土壤中Fe元素的含量最高,其次是K元素,Mn和Zn含量较低;2)植物的各器官中,均以K元素含量最高,其次是Ca和Mg,微量元素Fe、Mn和Zn含量均相对较低;3)Fe、Mn和Zn 3种微量元素均以根中含量为最高,Mg和Ca元素均以块茎中较高,K则以叶中最高;4)同一器官元素分布均呈正相关,而不同器官之间的元素分布整体上呈负相关;5)根中Mg、K和Ca均与土壤元素含量整体上呈负相关,块茎中元素均与土壤元素含量均呈正相关,叶中除Fe元素外,其他元素均与土壤元素含量均呈负相关;6)各器官大量元素的富集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5.
常绿阔叶林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 但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 目前仅有少量分布且主要以次生常绿阔叶林的形式存在。因此, 了解次生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共存机制对于保护森林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基于大型动态监测样地对森林的物种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研究, 是揭示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的重要手段。按照美国史密森研究院热带森林科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Tropical Forest Science, CTFS)大型森林动态样地建设标准, 于2011-2012年在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了1个9 ha森林动态监测样地。通过对样地内胸径≥ 1 cm木本植物的物种组成(如重要值)、群落结构(如区系组成和径级结构等)以及空间分布的分析发现: (1)样地有木本植物存活个体47科92属200种71,396株, 其中壳斗科、樟科、山茶科、冬青科、杜鹃花科和山矾科等占优势; (2)在区系组成上, 热带成分略多于温带成分; (3)群落径级结构接近倒“J”型, 表明群落更新良好, 其中优势种径级结构呈倒“J”型、偏常态型和波动型等各种形态, 且并未表现出种群衰退的趋势; (4)优势种表现出明显的生境偏好和聚集分布格局, 暗示生境异质性可能是影响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物种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浙江省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种凤尾藓属(Fissidens)植物,其中内卷凤尾藓济州岛变种(F.involutus Wilson ex Mitt.var.jejuensis Y.-J.Yoon,B.C.Tan&B.-Y.Sun)为中国首次报道,该变种此前只分布在日本和韩国,其特征是背翅基部明显下延,鞘部细胞的...  相似文献   
7.
叶附生苔类植物是一类主要生长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维管植物叶片表面的苔类植物, 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 是苔藓植物中最需要关注和保护的一个类群。但由于其个体细小、分类困难等原因, 此前针对我国叶附生苔类植物的采样可能存在低估其多样性的情况。为了解采样方式可能对叶附生苔类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本研究在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叶附生苔开展了系统的采样及比较研究。根据叶附生苔附主植物的叶片特性、分布位置等因素, 对保护区内的叶附生苔类植物及附主植物开展沿海拔梯度的系统调查和取样, 分析了叶附生苔类植物和附主植物的多样性及物种组成情况。结果显示, 该保护区共有叶附生苔类植物5科14属49种, 叶附生苔附主植物57科84属119种。与历史数据相比, 本研究区新增叶附生苔2科5属35种, 其中浙江省新记录苔类4种。叶附生苔物种丰富度表现出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型分布的模式, 在500-900 m海拔段的种数最多。基于叶片数的物种累积曲线及随机抽样分析表明, 该保护区叶附生苔在不同生境及同一附主植物不同叶片间表现出较大的种类组成差异。鉴于本研究采集方法获得的较高叶附生苔物种多样性, 建议在我国叶附生苔多样性其他分布中心开展类似的研究, 以进一步摸清我国叶附生苔类植物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