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贵州紫云晚二迭世瓣鳃纲化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上二迭统在贵州紫云地区几乎全为海相石灰岩沉积,总厚达475米,仅在中下部夹有45米厚的砂岩、页岩层。1959年王钰、盛金章等根据(竹蜒)、珊瑚、腕足类化石的研究,划分本区上二迭统为四个地层单位:  相似文献   
2.
我国华南湘赣等省下部中生界的艮口群、门口山组(?林山组)等沉积地层,长期被人据植物化石,视作印支构造旋回以后的陆相下侏罗统或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顾知微等于1963年前,为区域地层等工作所作初步化石鉴定中,所定的费尔干蚌Fergano-concha,西伯利亚蚌Sibireconcha,假铰蚌Pseudocardinia(=Acyrena),和偏顶蛤Modiolus(=Volsella)等名称,不久,已被他自己发觉为鉴定错误,这些地层因产瓦根股蛤和江西蛤  相似文献   
3.
西藏三叠纪双壳类的分布和区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藏自治区的三叠系十分发育,分别属于浅水碎屑岩相、浅水碳酸盐岩相和深水放射虫硅质岩相;产双壳类十分丰富,据近年研究结果(文世宣等,1976;张作铭等,1979;陈楚震,1982),已知有100个属和亚属,约329个种和亚种(包括比较种等),以晚三叠世的种类最多,约占三分之二强。最常见和重要的,是Pectinacea,Pteriacea,Limacea,Myophoriidae,Trigoniidae,  相似文献   
4.
川西甘孜地区海燕蛤(Halobia)化石羣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海燕蛤是三迭系中、上统常见的瓣鳃纲化石。当前的研究是与作者1959年的一篇未发表的论文“四川西部‘西康系’的时代问题”相伴的,本文着重化石部分的描述和讨论。全部记述的材料是1959年6月至8月四川省地质局普查队的同志们在川西甘孜藏族自  相似文献   
5.
1976年出版的《云南中生代瓣鳃类化石》一文,记载了云南上三叠统一种双壳类,命名为疑问翼蛤?Pteria?problematica J.Chen(马其鸿等1976,287页,图版28,图1—9,11)。当时,因壳体内外有关部位构造了解不全,作者在讨论这一种的比较时曾作如下说明:“已知材料表明,当前的标本很可能为Pteriidae 科内一个未被描述的新属,因未见内部构造,暂被置于  相似文献   
6.
缅甸蛤(Burmesia)在四川西北部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57年,某地质队在四川西北部江油一带的黑色页岩钻心中,发现了一些瓣鳃类化石,寄送我所请顾知微教授鉴定。最近,顾教授将上述标本交由作者研究,鉴定结果,包括有BurmesialirataHealey及Posidoniasp.indet.(sp.nov.?)两个种。上述化石的地面地层层位尚不清楚,现仅将某队在江油官渡地区所作的野外地层剖面列在下面,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无脊椎古生物学作为古生物学的一个分科,在我国有悠久的研究历史。在1979年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及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曾经作过“中国古无脊椎动物学研究三十年”的报告,当时曾指出:“从全局和大多数门类来看,我国古无脊椎动物的研究,目前基本上还处于资料积累阶段,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新技术的装备和应用很差”,这是我国古生物工作的差距。为了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