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濡永  陈桂清 《菌物学报》1991,10(Z1):45-58
由石家庄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皮肤科李成龙大夫提供的一株人体皮肤病菌经我们研究鉴定为毛霉目(Mucorales)毛霉科(Mucoraceae)根毛霉属(Rhizomucor)的一个种,并定名为多变根毛霉新种(Rhizomucor variabilis Zheng & G.-q.Chen sp. nov.)。据李大夫介绍,这株菌是从一名居住在江苏农村到该医院看病的女病人的手上病部分离的。这个病人没有一般真菌病病人所患有的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等等。她也没有患有其他毛霉病,因此她的皮肤毛霉病是原发性的而不是继发性的。我们查阅文献结果,国内由根毛霉属真菌引致的毛霉病过去仅有过一次肺部感染的报道;国外则有过较多次数的由根毛霉引致的人体毛霉病,主要为肺部疾病并可引致继发性的皮肤病,尚未见有由根毛霉属引起的原发性皮肤毛霉病的报道。无论国内、外引起人体毛霉病的根毛霉均为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Lindt) Schipper,包括Mucor pusillus Lindt,Mucor parasiticus Lucet & Costanin等异名]一种。因此,本病例为我国第二例由根毛霉弓l起的人体毛霉病及第一例由根毛霉引起的人体皮肤毛霉病,同时又是全世界第一例由根毛霉属除微小根毛霉以外的另外一个种引起的人体毛霉病,很可能还是全世界第一例由根毛霉引起的人体原发性皮肤毛霉病。多变根毛霉与根毛霉属内所有过去已报道过的种都有显著差异。它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30℃,最低9℃,最高38℃;其他种均为高温真菌,它们的最高生长温度可达55℃或更高。形态方面,多变根毛霉也与属内其他已知种明显不同。它的菌落高达4-8 mm并呈鲜明的浅黄色;其他已知种菌落低矮,除奈尼塔尔根毛霉(Rhizomucor nainitalensis Joshi)外全部为深暗灰色,奈尼塔尔根毛霉菌落色泽虽然较浅,但为浅灰或灰黄色,与多变根毛霉的鲜明黄色不同。它的假根异常发达并可从菌体的各个部位如菌丝、匍匐丝、孢子枝、孢子囊、囊轴上长出;其他已知种的假根一般都不发达且从未见有从孢子枝、孢子囊、囊轴等处长出的描述。它的孢子枝的分枝常常长于主枝;其他已知种则分枝长度一般不超过主枝。它的囊轴形状多变:球形、近球形、扁球形、卵形、椭圆形、梨形等等,两边对称或不对称,溢缩或不绕缩,纵向深裂或不作纵向深裂;其他已知种的囊轴形状通常为倒卵形至梨形的规则形状。它的囊领明显;其他已知种的囊领均很不明显至缺如。它的孢囊孢子形状和大小变化都较大,卵形、椭圆形、矩圆形、近球形、近三角形或其他各种不规则形状,长度范围2.5-16.5 μm;其他已知种除上面已经提到过的奈尼塔尔根毛霉外,它们的孢囊孢子形状仅限于卵形、椭圆形、近球形等较规则的形状,长度范围总是在3-6 μm范围内,奈尼塔尔根毛霉的孢囊孢子形状虽然多变,但其决度亦在3-6 μm的范围内。此外,多变根毛霉的孢子囊、囊轴、孢囊孢子等各种构造均较大;其他已知种则较小,其中肿梗根毛霉[Rhizomucor tauricus (Milko & Schkurenko) Schipper]虽亦较大,但除此之外与多变根毛霉迥异。多变根毛霉未见有接合孢子,将我们保存的全部微小根毛霉菌株与它分别配对时,或将我们的几对别的属的(+)(-)测试菌株与它分别配对时,均未见形成接合孢子或有任何反应。  相似文献   
2.
刺孢小克银汉霉[Cunninghamella echinulata(Thaxt.) Thaxt. ex Blakeslce]是小克银汉霉属的模式种,多年来因不同作者是否将贝尼尔小克银汉霉(C. bainieri Naum.)包含在内而对此种持广义(sensu lato)或狭义(scnsu stricto)的不同理解。我们在国内分离到51株刺孢小克银汉霉(广义)菌种,经与获自css的7株菌(包括刺孢小克银汉霉的模式菌种在内)和IMI的1株菌(原定名称均为刺孢小克银汉霉)一起研究后,根据它们的无性型形态特征有明显不同但在配合试验中又可互相配合形成可育的接合孢子的结果,认为将它们处理为同一个种的两个不同变种较为合理.其中,13株中国的菌和3株CBS及IMI的菌被鉴定为刺孢小克银汉霉原变种(C. echinulata var. echinulata);其余的38株中国的菌和5株CBS的菌被鉴定为轮生刺孢小克银汉霉变种(新组合)[C. echinulata var. verticillata (F. S. Paine.) comb. nov.j.以‘轮生(verticillata)’作为新组合变种的加词是根据与贝尼尔小克银汉霉同物异名的‘轮生布拉小克银汉霉(C. blakesleeana var. verticillata (F. S. Paine) Baijal & B. S. Mchrotra)’而来的.在前人的工作中,对刺孢小克银汉霉持狭义理解的作者往往根据孢子枝的分枝方式、巨型暗色孢子的有无、以及40℃能否生长来区分这两个分类群.对刺孢小克银汉霉持广义理解的作者则认为这些特性毫无意义.我们同意后面两个特性意义不大,因为二者的许多菌系都能形成巨型暗色袍子并在40℃生长,但认为孢子枝分枝方式确实是区别这两个分类群的重要依据.此外,根据产孢构造的种类、孢子枝主枝的直径、孢子枝第一次分枝的数目、分枝长度、孢子枝主枝的顶生泡囊形状以及其直径等性状综合考虑,这两个分类群是不难明确区分的,对12株刺孢小克银汉霉原变种和13株轮生刺孢小克银汉霉相互之间所进行的配合试验结果表明,在具一定性亲和力的(+)、(一)菌系同时存在时,两个变种内和变种之间均可形成可育的接合孢子。对上述三种配合的各六对菌所形成的有性型形态的研究结果则表明,除轮生刺孢小克银汉霉变种内形成的接合孢子的壁往往较厚外,各种配合形成的有性型形态基本上是一致的.我们研究组的其他成员最近曾对小克银汉霉的22株菌进行了rDNA的ITS区的PCR产物长度测定,其中包括了刺孢小克银汉霉原变种和轮生刺孢小克银汉霉变种的各3株菌,它们的平均长度(bp)分别为890±7.5和915±7.6.这个结果也支持了我们在这两个分类群可以互相配合的情况下仍将它们作为两个不同变种的处理.这两个分类群虽然已被发表多次,但它们的描述和绘图均过于简单而未能充分显示出它们的区别性特征,因此我们在本文中再次作了描述并再次提供了详尽的线条图和显微照相.  相似文献   
3.
一年多以前,我们报道了一种引致人类原发性皮肤毛霉病的病原真菌Rm6并定名为多变根毛霉((Rhizomucor variabilis Zheng & G.-q. Chen)。最近我们又发现了它的另外一个变种Rm7。它是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王端礼教授分离的,原编菌号4873。Rm7的病人和Rm6的情况很相近。她也是一个女病人,来自农村,患的同样是原发性皮肤病而没有患有其他的毛霉病或其他疾病,她的病也没有传染给她的家人。不同的是,她来自我国北部的河北省而不是南部的江苏省;她的病史更长,达16年之久;她的病部在脸上而不是在手上,并造成进食困难。Rm7和Rm6的培养物相似,也是亮黄色,但比较低矮。它与Rm6一样是非高温真菌,最适、最高、最低温度同样分别是24-30, 38,和9℃形态上的亲缘性也是显而易见的:两者都有匍匐菌丝和较发达的假根;孢子枝也是假轴分枝;孢子囊壁也是缓慢消解;有很不规则形状的囊轴;有明显的囊领;都有大量厚垣孢子。Rm7与Rm6的主要区别在于:(1)假根只从匍匐菌丝和气生菌丝上长出而不从孢子枝、孢子囊或囊轴等各处长出;(2)孢子枝可连续分枝达7次之多;(3)孢子枝在分枝处往往有一个隔膜;(4)往往在10天以上的培养物中才出现不规则形状的囊轴;(5)从未见有囊托;(6)孢囊孢子形状较规则,较短而不超过11 μm;(7)孢子囊和囊轴均较小,直径相应不超过70及30 μm.因此,我们将Rm7鉴定为Rm6的一个变种,并定名为较规则多变根毛霉新变种(Rhizomucor variabilis var. regularior Zheng & G.-q. Chen var.nov.)。这样,在根毛霉属内可以承认的共计5种6分类群。  相似文献   
4.
真菌是真核生物,在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原核阶段、真核单细胞阶段和真核多细胞阶段)中和动、植物同处于最高阶段。真菌在全世界约有二十五万种,我国估计在十万种以上,其中很多是用途广泛的益菌,也有一些是多方为害的害菌。无论从生物学意义来看,抑或从经  相似文献   
5.
6.
1953年夏天我自广州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毕业,统一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刚刚成立的真菌植物病理学研究室工作.真菌植病室的室主任由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戴芳澜教授兼任,本来戴先生是不愿意离开北农大和教学工作的,经不住当时中科院的党委书记张劲夫副院长多次登门邀请并同意把真菌植病室设在罗道庄北农大的校园内方便戴先生继续在北农大任教和为植病系研究生讲课,还答应了戴先生的三个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在五个科的寄主植物上的中国钩丝壳属(Uncinula Lev.)的六个新种和新变种:马桑科上的Uncinula coriarioe sp.nov.马桑钩丝壳,大戟科上的 Uncinula alchorneae sp.nov. var.Alchorneae 山麻杆钩丝壳和 Uncinula alchorneae var.Elliptispora var nov. 椭孢山麻杆钩丝壳,木犀科上的Uncinula chlonanfhl sp. Nov.留苏树钩丝壳,梧桐科上的Uncinula clintoniolmis sp.nov.拟上粗钩丝壳,以及椴树科上的Uncinula oleosa sp. Nov.含油钩丝壳。对上述六个新分类单位作了汉文和拉丁义描述,并讨论了每个新种或新变种与其同科或不同科的寄主上的近似种之间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两个寄生在忍冬科上的白粉菌属(Erystphe)的新分类单位:一个是采自四川省的Abelta属植物上的 Erysiphe abeliae sp. Nov., 另一个是采自西藏自治区的 Sambucus属植物上的Errsiphs.Cartwbuci Ahmad var. crassitunicata var.Nov.Erysiphe abcliae sp. Nov. 是一种很有意思的白粉菌。它的附属丝几乎全部典型地为Ery-siphe类型,但在大约500一1000根这样的附属丝中间却可以发现一根典型地为Oncinula类型的附属丝。这种现象说明此二属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认为这种菌的发现对于在白粉菌的系统发育方面主张Lrncinula属是从Erysipka属进化而来的观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新种和新变种有拉丁文和汉文描述,成立新分类单位的理由亦有讨论。  相似文献   
9.
柳生半内生钩丝壳(Pleochaeta salictcola sp. Nov.)是寄生在黄花柳(Salix caprea L.)和川鄂柳(Salix fargesii Burk.)上的一个白粉菌新种。虽未看到这个菌的无性阶段,但根据其有性阶段子囊壳较大、侧面看陀螺状,附属丝很多、近顶生、顶端钩状,子囊排列成层、数目较多、长形,子囊孢子数目较少等特征,仍然可以认为它是半内生钩丝壳(Pleochaeta)的一个种。切片检查还观察到内生菌丝体的痕迹。柳生半内生钩丝壳与半内生钩丝壳的另外2个已知种:多丝半内生钩丝壳[Pleochaeta polychaeta (Berk.Et Curt.) Kimbr.Et Korf]及三孢半内生钩丝壳[Pleochaeta shiraiana (P.Henn.) Kinnbr. Et Koff] 的主要区别在于柳生半内生钩丝壳寄生在杨柳科上,每个子囊的子囊孢子数目3—5(大多4)个,而多丝半内生钩丝壳和三孢半内生钩丝壳都寄生在榆科上,每个子囊的子囊孢子数目分别为2个或3个。柳生半内生钩丝壳有汉文及拉丁文描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采自北京香山的细子薄菜Rorippa catoniensis (Lour.) Ohwi (十字花科)上的一种新白粉菌Erysiphe rorippae Chen & Zheng sp. Nov。蔊菜属是白粉菌属的寄主新记录。在附属丝形态上,本新种因附属丝往往在顶部略膨大呈棍棒形而与唇形科上的华阴白粉菌Erysiphe huayinensis Zheng & Chen颇为近似。但因子囊壳直径较大,子囊孢子数目较少、体积较大且在两端钝尖而与该种很易区分。与十字花科上的另外两个已知种,即十字花科白粉菌 Erysiphe crucffcjuran (Opiz) Janell 和南芥白粉菌 Erysiphe arabidisheng&chcn相比则无论在什么方面都没有共同之处。这三个种可检索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