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20-24个核苷酸组成的小的非编码RNA,通常通过序列互补降解或抑制其靶标基因转录后的翻译过程,从而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基因的表达。miRNA在植物基因组中普遍存在,作为一类重要的调节因子参与到植物的生长发育与逆境响应中。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高温除了诱导植物编码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之外,一些非编码RNA的表达也发生了显著改变,其中miRNA作为重要的非编码RNA,参与了植物的高温胁迫响应。对植物miRNA的合成途径,作用机制以及主要功能进行了扼要阐述,重点阐述了高温胁迫下植物miRNA的作用机制,旨在为mi RNA在植物抵抗高温胁迫中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细胞)是指将一些特定的转录因子转入已分化的成体细胞,使其重编程为形态及功能上类似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的一类细胞。因此,i PS细胞技术避免了传统ES细胞在临床应用方面的道德伦理问题,使其在再生医学、疾病建模、新药筛选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近年来,i PS细胞技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及应用取得较大突破,包括体外诱导生成造血干/祖细胞、疾病模型的建立及耐药机制的研究、基因治疗单基因遗传病等。该文对i PS细胞诱导重编程技术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确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 (HAPO)对骨髓抑制小鼠的造血重建作用。方法 研究HAPO、G-CSF对骨髓抑制小鼠的促造血作用,以700 cGy 137Csγ射线全身照射的Balb/c小鼠为模型,观察照射后小鼠的生存率;检查血常规;计数内源性脾结节;计数骨髓细胞数;采用半固体培养基进行集落培养检测骨髓细胞的高增殖潜能;取小鼠骨髓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分别在照射前或照射后加HAPO、G-CSF培养72hr,MTT方法测定活细胞数;取小鼠骨髓细胞,分别在照射后加HAPO,培养3周后观察各组小鼠骨髓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 HAPO、G-CSF均可明显提高放射后的小鼠的生存率;使内源性的脾集落增加。照射后的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变化较为明显,HAPO组白细胞恢复快于PBS组,也可高于G-CSF组。各组小鼠骨髓细胞数虽然14天时G-CSF组最为明显,但32天时HAPO组骨髓细胞数超过G-CSF组,至42天时基本恢复正常;而G-CSF组在32天、42天时骨髓细胞数仍低于正常值。在7天、14天、32天时取各组小鼠骨髓细胞高增殖潜能检测试验,HAPO组生成的GEMM-CFU数均最多。在照射前与HAPO、G-CSF孵育的骨髓细胞,HAPO组活细胞数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高,而G-CSF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骨髓细胞被照射后培养72hr时,MTT测定显示不同剂量HAPO、G-CSF均能促进放射后骨髓细胞的增殖。骨髓细胞被照射后继续培养3周,HAPO组均有造血岛生成,细胞sca-1、CD31呈阳性,周围CD31阳性的内皮细胞增多。而PBS组则未出现造血岛,基质细胞中极少有CD31阳性细胞的内皮细胞,未发现sca-1阳性细胞。结论 体内、外实验表明,人促血液血管细胞生成素HAPO对放射损伤的Balb/c小鼠有明显的促造血重建作用,提高小鼠的生存率,促进其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生长。  相似文献   
4.
通过同种基因型小鼠构建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将预处理的全骨髓单个核细胞或c-Kit+造血干细胞移植至致死剂量照射的受体小鼠体内,动态监测移植2~16周后受体小鼠体内供体来源细胞造血重建以及嵌合情况,以期揭示不同群体的供体细胞以及预处理等因素对小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造血重建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移植后早期(2周)全骨髓单个核细胞组髓系比例要高于c-Kit+细胞移植组,但全骨髓移植组受体小鼠呈现出较大的移植后不良反应,出现脱毛、食欲不振以及体重减轻的症状。c-Kit+细胞移植组在淋系重建上要早于全骨髓移植组,供体细胞的嵌合植入也早于全骨髓移植组,但两组实验组最终均能完成造血重建过程。实验结果表明c-Kit+细胞移植组在移植后能够较快地实现供体细胞植入,进而开始造血重建,且c-Kit+ 细胞移植组的不良反应要低于全骨髓移植组。结果说明在整体造血重建效果上c-Kit+细胞移植组要优于全骨髓移植组。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在实验用哺乳动物——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和家兔等的取血时,经验告诉我们,常常感到很大的困难。有时由于取血的不成功,会遭致实验的失败。以往在这些动物所采用的各种取血方法,都不能令人满意;如家兔的心脏穿刺,技术上既不简单,某一限度血液量的获得,亦无把握,而且对动物有其一定的危险性,造成死亡的后果。又身体表面静脉的穿刺,同样地有技术上的困难,常常得不到所需要的血量。小白鼠、大白鼠的尾巴,经  相似文献   
6.
叶面喷施水杨酸对3种色系榉树秋季叶片呈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秋季转色期叶色表现为红色、黄色、绿色的3种色系榉树叶片为材料,通过不同浓度水杨酸叶面喷施处理,测定并分析其叶片的颜色参数及花青素、叶绿素等色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喷施0.5 mmol·L~(-1)水杨酸能促进红色系榉树叶片花青素的合成,加速其叶绿素的降解,加深叶片红色程度;喷施0.5 mmol·L~(-1)水杨酸延长黄色系榉树的绿色期,推迟变色期;喷施1.0 mmol·L~(-1)水杨酸能使黄色、绿色系榉树叶片变黄,提前变色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V-H标本和未孕家兔子宫,对麦角新碱外周拟交感作用特点,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资料表明,麦角新碱和去甲肾上腺素的作用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如增强输精管对电刺激下腹神经的反应,阿托品不能对抗它们的这一作用,而育亨宾和胍乙啶则能对抗之,两者引起的V-H标本的自发性收缩不会被胍乙啶对抗,以及它们兴奋家兔子宫的作用可被育亨宾所对抗等;唯一不同之处,就是在低温低氧情况下,麦角新碱能增强输精管对直接电刺激的效应,而去甲肾上腺素则能抑制这一效应,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此外,还证明V-H标本和家兔子宫对麦角新碱的敏感性,与组织中儿茶酚胺含量有密切关系,利用利血平排空组织中儿茶酚胺之后,可显著地增敏实验标本对麦角新碱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8.
单核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单核细胞数量发生改变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机体炎症或其他疾病状态。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单核细胞表面抗原进行检测,可了解单核细胞占比变化,有助于揭示单核细胞在疾病发生和转归中的作用。鉴于小鼠单核细胞特异性抗原CD115的稳定性较差,在流式检测过程中,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优化,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首先,探讨CD115抗原-抗体结合前后温度和放置时间对其影响及多聚甲醛(paraformalclehyde,PFA)固定对CD115稳定性的保持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组合流式抗体CD11c、 CD49b、 Ly6G、 Ter119、 CD3e 和 B220选定阴性细胞群,再用CD11b和CD115圈门得到双阳性的单核细胞,最后根据Ly6C表达强弱区分单细胞亚群。结果显示,温度和放置时间对小鼠单核细胞CD115的稳定性影响显著。将小鼠样本在冰上放置6 h时,CD11b和CD115双阳性细胞比例仍保持稳定,在室温放置1 h即明显下降,在37 ℃放置0.5 h则大部分消失。该结果在抗体结合前后趋势一致。PFA固定后,在4 ℃条件下避光保存, CD11b和CD115双阳性细胞比例可稳定保持3 d。在此优化条件下,应用组合抗体可较好地分析小鼠单核细胞及其亚群,为精准检测小鼠单核细胞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进一步研究单核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可以实现高速、逐一的细胞定量分析和分选,是研究和诊断血液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不同实验所用细胞和实验条件不同,经常存在抗原阴性细胞非特异染色等问题。利用抗体滴定法,可通过计算、比较染色指数,得到使抗原阳性细胞群和阴性细胞群达到最佳分离效果的实验条件。为了优化血液细胞流式细胞术中荧光抗体染色的实验条件,以小鼠骨髓细胞为被标记细胞,选择利用非串联荧光染料FITC标记的大鼠抗小鼠CD11b抗体(FITC Rat Anti-Mouse CD11b)和串联荧光染料APC-eFluor780标记的大鼠抗小鼠CD11b抗体(APC-eFluor780 Rat Anti-Mouse CD11b)进行标记。通过计算不同浓度抗体标记小鼠骨髓细胞的染色指数进行抗体滴定,确定合适的抗体浓度区间,进而分析细胞数量、染色时间及固定步骤对抗体染色指数的影响,探究影响血液细胞抗体染色的关键因素。结果显示,FITC Rat Anti-Mouse CD11b和APC-eFluor780 Rat Anti-Mouse CD11b的浓度分别在0.156~2.500 μg·mL-1和0.25~1.00 μg·mL-1范围内染色指数较高,但是超出这个范围的抗体浓度会使染色指数降低;抗体浓度、染色时间一定时,FITC Rat Anti-Mouse CD11b和APC-eFluor780 Rat Anti-Mouse CD11b分别在细胞数量为1.56×105~5.00×106 cells·管-1和1.56×105~3.12×105 cells·管-1范围内染色指数较高,但是超出这个范围的细胞数量会使染色指数降低;抗体浓度、细胞数量一定时,对于FITC Rat Anti-Mouse CD11b,随着染色时间的延长,染色指数降低,而APC-eFluor780 Rat Anti-Mouse CD11b与之相反;通过比较固定前后染色指数的高低发现,FITC Rat Anti-Mouse CD11b和APC-eFluor780 Rat Anti-Mouse CD11b在固定后染色指数均显著下降(P<0.01和P<0.05)。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通过抗体滴定优化流式分析血液细胞的方法,并指出在特定实验中根据抗体滴定结果选择合适的抗体浓度、细胞数量、染色时间和固定步骤对标记血液细胞进行流式检测的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