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 30 %~ 6 0 % (NH4 ) 2 SO4 分级沉淀、DEAE_SepharoseCL_6B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S_2 0 0凝胶过滤层析和WatersAP_1离子交换层析 ,从萌发的绿豆 (Vignarabiata (L .)Wilczek)种子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可降解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 (STI)的蛋白酶。SDS_PAGE测定该酶的分子量为 2 9.8kD。该酶催化降解STI的Km 值为 76 9.2BAEE/mL ,Vmax为 115 .3BAEE·mL-1·min-1。该酶在 5 0℃、pH 8.0、相对酶活力 5 0 0 0BAEE/mL和 4h的反应时间时可将脱脂大豆粉中的STI活性钝化 90 .91%。该酶在温度低于 5 0℃及pH 6 .5~ 8.5时能保持其活性。  相似文献   
2.
大豆是豆类植物中最早发现存在蛋白酶抑制子的 ,由于其存在影响了豆类的利用价值 ,因此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着解决办法。采用加热处理方法不能彻底钝化豆类蛋白的蛋白酶抑制子活性 ,且豆类蛋白的含硫氨基酸主要存在于各类蛋白酶抑制子中 ,从豆类蛋白中除去抑制子蛋白将大大降低其营养效价。本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寻找一种可在常温下降解豆类胰蛋白酶抑制子的蛋白酶 ,从而钝化豆类的胰蛋白酶抑制活性。在前期工作中 ,我们发现枯草杆菌蛋白酶 (Sub tilisin)可在在常温下降解花生及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1] ,近期我们的研究表明 ,Alca…  相似文献   
3.
藻胆蛋白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藻胆蛋白是大量出现于红藻 (Rhodophy ta)、蓝绿藻 (Cyanophyta)和隐藻 (Cryptophyta)中的捕光色素蛋白 ,主要包括藻红蛋白、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三种。藻胆蛋白把捕获的光能高效地传递给叶绿素 ,从而使海藻的光合作用得以发生[1] 。细菌、藻类和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很多“天线分子” ,这些“天线分子”吸收光能并通过非放射性过程将激发能传递到含有叶绿素的“反应中心” ,在红藻、蓝绿藻和隐藻中 ,藻胆蛋白就充当这种“天线分子”的角色。因此 ,最初的藻胆蛋白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其光合作…  相似文献   
4.
荔枝壳主要黄烷醇类物质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采用乙醇溶液提取荔枝壳中的黄酮,并利用不同有机溶剂进行分级。通过反相液相色谱对主要单体成分P1,P2和P3分离纯化。经紫外可见光扫描分析表明为黄烷醇类物质。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质谱分析证明P1,P2和P3分别为表儿茶素,原花青素B2和原花青素B4。  相似文献   
5.
荔枝壳多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糖是荔枝壳的重要活性成分,本研究采用阴离子交换柱和凝胶过滤柱对荔枝壳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其分子量为14000 Dal。通过气相色谱测定其单糖组成为甘露糖、半乳糖和少量的阿拉伯糖,分子链由1,2键、1,3键和1,6键组成,不含1,4键。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甘露糖以β-D-甘露糖形式存在,不含羧基基团。  相似文献   
6.
少动鞘脂单胞菌S1胞外多糖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摇瓶培养条件下少动鞘脂单胞菌引的胞外多糖的发酵工艺。S1菌的发酵产胶可采用二步发酵法:第一阶段,培养基成分为:蔗糖10g,NHNO 0.5g,KHOP 0.5g,MnSO 0.3g,MgSO 0.1g,吐温80 0.02g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0mL,pH7.2±0.1,温度33℃~35℃,高溶氧。第二阶段,发酵 10~12h后,补加蔗糖40g/L,温度  相似文献   
7.
荔枝核淀粉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荔枝核淀粉颗粒呈椭圆或多边形。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荔枝核淀粉的热力学特性表明,其起始温度、峰温度、终止温度和吸热焓值分别为69.04℃、78.79℃、87.08℃和7.5J/g。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荔枝核淀粉呈C型结晶。Brabender粘度分析表明荔枝核淀粉糊化温度为85.3℃,淀粉糊高温稳定。  相似文献   
8.
以仙人掌为原料提取多糖产品,通过超滤浓缩和不同浓度乙醇分级沉淀,分别得到55%乙醇沉淀的多糖(OPMC I),进一步乙醇浓度增至80%沉淀的多糖(OPMCⅡ),以及一次性80%乙醇沉淀的多糖(OPMCⅢ)。比较了三种多糖对蛋白质非酶糖基化反应的终端产物(AGEs)和醛糖还原酶(AR)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对AGEs形成的抑制过程中,第四周时OPMC II的抑制作用较强,且强于同剂量的氨基胍;在对AR活性的抑制作用中,OPMC II在三种多糖样品中抑制作用最强,但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物依帕司他。  相似文献   
9.
余甘子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产地余甘子的总多酚、黄酮和多糖含量,同时测定了各产地余甘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广东野生品种鲜果的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和水溶性多糖含量最高,它们在每克干果中的含量分别为(204.15±6.85)mg没食子酸当量、(81.11±8.67)mg芦丁当量和(19.78±1.22)mg葡萄糖当量。广东野生品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高,其还原力为1.344±0.14,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力分别为91.50%±3.53%,92.31%±1.30%。广东栽培种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力最高,达到92.09%±1.5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