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细菌人工染色体技术将串联的HIV-1 gp160、gag和protease基因以及表达元件插入1型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HSV-1)内部反向重复序列区,以获得携带HIV-1抗原的单纯疱疹病毒载体疫苗。首先将HIV-1 gp160(B型和C型)、gag和protease基因串联克隆入pc DNA3获得重组质粒pc DNA/g Bgp和pc DNA/g Cgp,重组质粒转染293FT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HIV抗原表达。继而将pc DNA/g Bgp和pc DNA/g Cgp中包括HIV-1抗原基因和表达元件的表达框克隆入p KO5/BN获得重组穿梭质粒p KO5/BN/g Bgp和p KO5/BN/g Cgp,穿梭质粒电转含BAC-HSV的大肠杆菌,筛选重组菌,提取重组DNA并转染Vero细胞,挑取病毒蚀斑纯化重组病毒,Southern blotting鉴定重组病毒DNA,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病毒感染细胞中HIV抗原表达,并分析病毒的增殖特性。结果表明,Western blotting在pc DNA/g Bgp和pc DNA/g Cgp转染的293FT细胞中检测到表达的gp160和gag蛋白。p KO5/BN/g Bgp和p KO5/BN/g Cgp分别电转获得重组菌,并从重组DNA转染的Vero细胞中纯化获得重组HSV,Southern blotting检测表明重组HSV基因组发生特异性重组,重组病毒感染细胞中检测到gp120和gp41,且重组HSV保留了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复制能力。本研究获得携载HIV-1 gp160、gag和protease基因的重组HSV,并保留了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可作为HIV-1复制型病毒载体疫苗。  相似文献   
2.
李泽  赵晓飞  沈翔  张国庆  郭景康  王健 《生物信息学》2010,8(4):347-349,355
利用Java AWT和JAI技术绘制生物图像的方法可以使在实验室中得到的生物实验数据自动转化为需要的图谱,并且图像的精确度高。绘制成的图像既可以保存在本地硬盘中,也可以在浏览器中以网页的形式展示出来供研究人员分析使用。该方法目前已在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开发的可视化工具MapViewer和主题数据库H2H,SRA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3.
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作为溶瘤病毒和病毒载体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 本研究利用细菌人工染色体技术建立了一种HSV-1载体系统. 首先,将HSV-1内部反向重复序列(internal inverted repeat sequences, IR)两侧的片段克隆入pKO5获得穿梭质粒pKO5/BN,其电转含pHSV-BAC的大肠杆菌后筛选获得删除IR区重组DNA的 pHSVΔIR-BAC. pHSVΔIR-BAC转染Vero细胞获得删除IR区的重组病毒HSVΔIR(MH1001).上述pKO5/BN和含pHSVΔIR BAC的大肠杆菌构成了HSV-1载体系统. 利用该系统获得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病毒HSVΔIR/EGFP(MH1002).MH1001和MH1002在感染的Vero细胞中增殖水平略低于野生型HSV-1,但无显著差异|Western印迹检测表明,重组病毒早期蛋白质ICP0、ICP4、ICP8、ICP22、ICP27在感染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下降|免疫荧光及激光共聚焦检测表明,重组病毒与野生型病毒均存在于细胞质中.以上结果表明,删除IR区的重组HSV-1保留了复制能力,能够携载并表达外源基因,建立的HSV-1载体系统可用于构建携载外源基因的复制型重组HSV-1.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电穿孔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的最优条件,将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克隆至启动子p CMV前,获得的重组质粒在不同电压、质粒浓度和电击次数条件下电穿孔转染293T细胞,继而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细胞,根据EGFP表达情况评价转染效率。结果表明400 V电压、45 mg质粒电穿孔转染293T细胞2次时转染效率达到44%,与脂质体转染效率(51%)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5.
东北红豆杉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论述了东北红豆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野生资源的分布现状,蕴藏量及开发前景,人工繁殖现状和技术,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黏细菌抗凝溶栓双功能蛋白MF-1的纯化及其酶学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黏细菌Angiococcus sp.的抗凝溶栓双活性蛋白MF-1进行纯化、鉴定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采用丙酮分级沉淀法、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50分子筛层析对发酵液进行纯化,用SDS-PAGE和等电点聚焦电泳对其进行鉴定,并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和水解酪蛋白法对其酶学性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经过一系列的纯化步骤分离得到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2×10^4,等电点为8.5,酶的比活力为30761.57U/mg,活性回收率为13.9%;溶栓活性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最适反应pH为8.0;抗凝时间大于10min,且酶活性十分稳定,在35℃下保温72h后仍有89%活性。首次从黏细菌中分离得到具有较高抗凝和溶栓双活性的MF-1蛋白,且稳定不易失活,具有开发成为创新溶栓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