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0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粘虫有远距离迁飞的习性。据研究,它的迁飞方向和高空气流运行的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在预测中常根据虫情调查及迁出期高空天气图气流的走向,来判断其降落地区,从而估计其发生程度趋势。为了推动病虫测报工作向数学模式化发展,更好地方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建立“最优”回归方程为目的,对二代粘虫发生程度与一代幼虫发生程度以及一代成虫迁出期的高空风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方法,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算,建立二代粘虫发生程度的预测模式,得到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赵圣菊 《生态学报》1981,1(4):315-326
我国位于盛行的东亚季风区域内,季节变化明显。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远距离北迁南回,与东亚地区低层大气环流季节性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根据诱蛾资料和气象观测记录,着重对我国粘虫的迁飞方向、迁飞高度、迁飞界限、起飞降落条件以及虫源基地等问题进行分析,绘制我国粘虫迁飞路径图,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低层大气垂直运动对粘虫起飞、降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赵圣菊  卞林根 《生态学报》1981,1(2):136-146
本文根据昆虫生态学及运动学原理,初步探讨了粘虫迁飞的运动方程,进一步说明空气的垂直运动和粘虫起飞、降落的关系。因此我们运用大气运动的连续方程,对我国粘虫发生区低层大气的垂直运动,进行了大量的计算,再次证明上升气流对起飞有利,下沉气流对起飞不利,它的起飞不仅是由于内在的某种生物学原因主动升空,而且也还要借助于上升气流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动病虫测报工作向数学模式化发展,本文以建立“最优”回归方程为目的,用逐步回归方法,通过电子计算机,组建了二代粘虫发生区一代成虫迁入量的中长期及短期预测模式。方法和结果如下: 1.以我国东北地区一代成虫迁入量为预报对象。 2.在一代区除对徐州等3站的一代幼虫发生程度进行相关普查外,还在一代区选取上海、南京等8站以及一代成虫向北迁飞过境地区的济南等3站,对上述11个站一代成虫迁出期的高空风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由于至今尚未能在空中捕获粘虫,对它的迁飞高度尚有不同看法。因此,本文对上述11站1,500、1,000、500米3个高度的风向资料,按15个风向方位统计一代成虫迁出期出现某风向方位的次数,将相关超过0.05显著水平的作为待选因子。 3.分别建立了3个不同高度的中长期预测及短期预测模式,都得到较好的结果。这说明用虫情因子及高空风建立预测式是可行的和非常有意义的。还可以看出:一代成虫迁入量与一代幼虫发生程度呈正相关;与迁出期南风、偏南风呈正相关;与北风、偏北风呈反相关。模式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可为粘虫预测增添一条新的模拟研制途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小麦白粉病发生地域分布的气候分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根据全国120个气象站点小麦拔节一成熟期间的多年平均(1971—1998)旬≥0.1mm雨日出现机率、旬降雨量、旬平均相对湿度、旬平均温度、旬日照时效和白杨病病害资料,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将中国小麦白杨病发生地域分布划分为发生气候带(1)和不发生气候带(l)。I又分为常发气候亚带(1A)、易发气候亚带(1B)、次易发气候亚带(1C)、偶发气候亚带(1D)。IA分为冬小麦白杨病西南常发气候区(1A1)、冬小麦白杨病长江流域常发气候区(1A2)、冬小麦白杨病淮河流域常发气候区(1A3)共3个区5IB为冬小麦白杨病黄河流域易发气候区(1B区)1个区5IC分为南方冬小麦白杨病次易发气候区(1C1)、北方春小麦白杨病次易发气候区(1C2)、北疆春小麦白杨病次易发气候区(1C3)、西藏南部冬春小麦白杨病次易发气候区(1C4)共4个区5ID分为南方冬小麦白杨病偶发气候区(1D1)、北方春小麦白杨病偶发气候区(1D2)共2个区。评述了不同气候区小麦白杨病发生流行的气候生态特征。该分区结果客观揭示了小麦白杨病的发生地域分布规律,是针对不同气候条件下进行小麦白杨病分区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6.
赵圣菊 《生态学报》1983,3(4):377-382
粘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我国江淮及黄淮流域是一代粘虫发生区,粘虫全年发生四(或五)个世代,以第一代发生数量最多,春季4、5月间为害小麦。该区在根治我国粘虫危害上具有战略地位。决定一代粘虫发生程度的主导因素,是越冬代蛾量迁入的多少。因此组建该区越冬代蛾最及迁入期的预测模式,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国内,关于粘虫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测,多属中、短期,且以短期预测为主。据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