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建立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抗溴氰菊酯的蚊虫品系,对比白纹伊蚊敏感株和抗性株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差异。【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溴氰菊酯对白纹伊蚊幼虫的半数致死浓度(LC_(50));再以LC_(50)水平的溴氰菊酯对白纹伊蚊幼虫进行群体筛选至第11代,并通过接触筒法检测各代成蚊抗性。以白纹伊蚊敏感株和获得的抗性株(第9代)雌蚊吸食含2型登革病毒(DENV-2)的血餐,于感染后0,4,7和10 d解剖蚊虫,收集中肠、卵巢和唾液腺,通过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各组织的DENV-2病毒感染率和感染量。【结果】白纹伊蚊经溴氰菊酯筛选至第9代后抗性趋于稳定。第9代抗性株幼虫的LC_(50)为0.053 mg/L,抗性倍数为10.58,成蚊生测的蚊虫死亡率为80%,已达到中度抗性。感染后0 d,所有蚊虫的中肠均可测得DENV-2,而且抗性株的平均病毒感染量高于敏感株;后续时间点敏感株与抗性株蚊虫中肠均保持92.75%~97.18%的病毒感染率,且二株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后4 d,两株蚊虫的卵巢中均可检测到DENV-2,感染后7 d和10 d的卵巢病毒感染率均显著高于4 d时(P0.05),但在7 d和10 d两个时间点,敏感株和抗性株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抗性株平均病毒感染量在每一个时间点都显著高于敏感株(P0.05)。蚊虫唾液腺于感染后7 d检测到DENV-2,10 d时唾液腺的病毒感染率无明显升高且两株蚊虫之间病毒感染率和感染量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溴氰菊酯的筛选使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抗性水平逐渐升高,建立了白纹伊蚊抗溴氰菊酯的实验室品系。DENV-2对白纹伊蚊抗性株和敏感株各个组织的感染率相近,但感染量有所不同,说明对溴氰菊酯有中度抗性的白蚊伊蚊对登革病毒的易感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2.
植物通过多种信号途径感知外界环境变化,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信号级联反应,其中磷脂信号途径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从藜盐胁迫差减文库中获得了一个EST05序列,利用RT-PCR检测了其在非生物胁迫下表达趋势,显示EST05序列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有升高。随后利用RACE技术获得其全长编码序列,测序结果显示其与蓖麻(Ricinus communis) 的磷酸肌醇5-磷酸酶基因(P5P)的同源性达56%,遂将其命名为CaP5P。最后过量表达CaP5P在拟南芥中初步验证了功能,转基因植株表现对盐胁迫耐受性降低的趋势,呈现负调控的特征。本研究对磷酸肌醇5-磷酸酶基因功能的初步研究为磷脂信号途径中负调控组分的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克隆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基因片段(114~281氨基酸残基)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方法:取健康人外周血提取总RNA,设计合成引物并引入EcoR I和Xho I酶切位点,RT-PCR扩增TRAIL基因的胞外区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经双酶切、PCR及测序鉴定阳性克隆。结果:从外周血cDNA中扩增出501 bp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证实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GEX-6P-1/TRAIL。结论:成功构建TRAIL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TRAIL,为肿瘤细胞的凋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直接提取法从武汉地区乙型肝炎病人患者阳性血清中提取HBV基因组,以此作为模板,用引物PCR方法获得全长preS基因,该片段的DNA大小1203bp-克隆到pUCm-T载体中,应用M13通用引物进行序列测定,与中国HBV标准株序列比较,证实基因型为Adr亚型。有24个核苷酸不同,preS基因包含3个起始密码ATG分别为preS1,preS2,和S的翻译起点。然后将preS基因克隆到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K中,将Sal Ⅰ线性化的pPIC9K—preS质粒用电击法导入巴斯德一毕赤酵母GS115His中。通过MD—G418平板筛选和5‘‘‘‘‘‘‘‘AOXI和3’AOXI引物PCR鉴定获得稳定重组HBV全长严preS基因的His^ Mut^ 酵母工程菌株。此酵母菌株在合适的培养条件和甲醇诱导下高效表达产生全长preS蛋白并可分泌到培养液中,SDS—PAGE显示培养液中含有分子量约为48kDa的带;微孔ELISIA法证实表达并分泌到培养液中的preS蛋白能够与HBV抗体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以三种储藏时间不同的笔架茶1#、2#和3#茶为原料,用热回流法和有机溶剂萃取法联用的方法提取其生物碱,分析了热回流时间(A)和料液比(B)对三种茶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用M arqu is等五种试剂对提取的生物碱进行鉴定分析,并用HPLC分析生物碱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笔架茶中生物碱的含量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A和B对储藏时间不同的三种笔架茶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各不相同。沉淀及显色反应鉴定显示提取生物碱的主要成分为咖啡因,HPLC定量分析表明3#新茶生物碱中咖啡因含量最高(94.33%),1#陈茶咖啡因含量最低(75.76%)。  相似文献   
6.
牦牛乳酸脱氢酶B基因突变体的克隆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证实牦牛(Bos grunniens)乳酸脱氢酶存在两种类型,根据LDH同工酶谱的特点推测牦牛LDH多态是由B基因变异所致,并由此将凝胶电泳中迁移率快的LDH同工酶谱带称为LDH-Bf类型,迁移率慢的称为LDH-Bs类型.为阐明牦牛LDH变异体的分子机制,实验从牦牛心脏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分别克隆了LDH-Bf和LDH-Bs两种类型的B基因cDNA全长序列;序列比对分析发现LDH-Bf和LDH-Bs基因存在4个碱基差异;依据cDNA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两个氨基酸差异;利用Deepview分子建模软件进行的牦牛H亚基及LDH1突变体的高级结构预测,发现突变的两个氨基酸都能产生新的H键,影响整个蛋白分子的H键网络,并进一步导致蛋白分子空间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SGTA基因及其蛋白的结构和特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研究SGTA与肿瘤形成和发展的相关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和软件对SGTA基因的结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SGTA基因与其他基因的相互作用网络、SGTA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蛋白结构域、蛋白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网络进行分析。[结果]人SGTA基因有5种可变剪接产物,编码区存在78个SNP位点,其中错义突变31个,无义突变1个。人SGTA蛋白由313个氨基酸组成,是稳定性不高的亲水蛋白,α-螺旋是其主要二级结构元件,属于TRP超家族,预测有3个磷酸化激酶修饰位点和数个潜在泛素化修饰位点。与SGTA存在相互作用的基因和蛋白多数与维持体内蛋白质稳定的分子伴侣功能相关。[结论]SGTA基因及其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实验研究其在肿瘤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及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患者知情同意基础上,实验组患者(42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38例)使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颅内压、GC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神经功能,同时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压、神经功能以及GCS评分无明显差异性(P0.05),而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上述指标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仅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其昏迷症状,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是一种雌激素类真菌毒素,可以与动物的雌激素受体竞争性结合,导致动物生殖系统内的激素紊乱。ZEN内酯水解酶(ZEN lactone hydrolase,ZHD)可以水解ZEN中的内酯键,进而使其转化为无雌激素毒性的产物。【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酶学性质探索,鉴定出一个具有新特性的ZEN内酯水解酶。【方法】构建pET28a-zhd11f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ZHD11F,利用Ni-NTA纯化得到ZHD11F,对其酶学性质进行分析,并通过结构模拟和分子动力学分析阐明ZHD11F低温活性的机制。【结果】ZHD11F以ZEN为底物,比酶活为40.04 U/mg,最适反应温度与pH值分别为35 °C和8.0,在pH 6.0–9.5的范围内具有超过60%的酶活力,在35 °C以下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能够耐受多种金属离子。ZHD11F在10 °C和20 °C时,其活性分别保持20%和40%。更多的loop区增加了结构的柔韧性是该酶稳定性较差、在低温活性比较高的主要原因。【结论】Phialophora attae是瓶霉属的一种真菌,目前此真菌来源的酶极少被鉴定。关于本研究将Phialophora attae来源的ZEN内酯水解酶ZHD11F,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可溶性表达并得到纯酶,表征分析显示该酶是目前报道的第一个低温ZEN内酯水解酶,为研究此类酶的耐冷机制、广温度范围提供了候选,同时拓展了Phialophora attae来源酶的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0.
饲料硒和维生素E对大鼠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克山病病区粮配成基础低硒饲料,补充硒和/或维生素E组成四种不同水平的饲料,饲喂雄性断乳大鼠,观察其对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评价指标是用抗坏血酸诱发的红细胞溶血率、被O~-_2(超氧阴离子)氧化的血红蛋白量和组织中的TBA值。动物饲养13周后,自尾静脉取血,测定溶血率和血红蛋白被氧化的百分率,和全血SeGSHPx(含硒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15周后将动物断头杀死,立即取出心脏和肝脏测定SeGSHPx活力和TBA值。结果表明在克山病病区粮的饲料中补充硒或维生素E,或者二者同时补充均明显提高组织中的SeGSHPx活力和降低组织中的TBA值。不论在硒缺乏时或硒充足时,饲料中补充维生素E显著降低抗坏血酸诱发的红细胞溶血率,对O~-_2氧化血红蛋白无保护作用。在维生素E缺乏时,仅补充硒对溶血无作用。不论饲料中维生素E缺乏或者充足,补充硒对O~-_1氧化血红蛋白均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